24 培养自尊

为人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所以不管是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我相信,我们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成为更幸福,更有能力,更成功的人。这一份发心,毋庸置疑。

最终能否实现,取决于孩子是否被培养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否具备七项感知力和技能。

①对个人能力的感知——“我能行”。

②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③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④内省能力,能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⑤人际沟通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⑥整体把握能力,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⑦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长久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学习具备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生活技能,培养出责任感,孩子才能具备以上七项重要感知和技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与议题。

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当中,头两项就是能力感和价值感,而这两项是自尊的核心,也是衡量自尊水平的两个维度。

结合《恰如其分的自尊》与《正面管教》两本书,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拥有恰当水平的自尊。

《恰如其分的自尊》作者 Christophe Andre把自尊分为四类:


(1) 稳定的高自尊:受外界影响小、平静、坚定

①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波动小

�② 很少花费力气吹嘘自我

③ 处于少数劣势、面对批评或失败时很少为自己辩解

④ 理性倾听批评

(2) 不稳定的高自尊:易受刺激、反应激烈

①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波动较大

② 花费很大力气吹嘘自我

�③ 处于少数劣势、面对批评或失败时极力为自己辩护

④ 情绪化地对待批评

(3) 稳定的低自尊:逆来顺受、不愿主动表达观点、消极

① 日常情况下自尊水平很少波动

② 往往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状态

③ 面对外界反应会有情绪变化,但行为很少受影响

④ 坚信自己无法达到个人目标

(4)不稳定的低自尊:取得成功后自尊阶段性提升、谨慎、小心、努力塑造更好形象

① 日常情况下,遇到成功,自尊水平可能上升

② 处于积极与消极参半的情绪状态

�③ 面对外界反应会有情绪变化,行为相应作出调整

④ 渴望社会赞许,导致偏离其个人兴趣

以上就是四类不同自尊水平者的表现。我们不妨对照表格,进行自我分析,目前我们属于哪个自尊水平呢?

了解完四类自尊水平,我们需要进一步理解,自尊是怎么来的?

自尊的起源与自我意识的起源有关,一般儿童在8岁左右开始具有一种整体的自我意识。来自父母的爱、肯定和鼓励,来自同辈的认可与欢迎,来自社会的认同与称赞(包括但不限于老师、亲戚等)以及来自亲密朋友的评价都是构成一个人自尊的力量源泉。

那么,影响孩子自尊的因素有哪些呢?

习得父母的自尊类型,父母是什么类型的自尊,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

别人的评判眼光(父母、老师、同辈等),别人如何评价他,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

特别是10岁以后,朋友同伴的影响非常大,老师的话语影响是短暂的,最主要还是同伴与朋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社交圈直接影响他的自尊水平

③ �出生次序,一般长子的自尊水平较高,幼子的自尊水平较稳定。

学校的教育环境,竞争性的学校体制会提升高自尊孩子的自尊,而破坏非高自尊孩子的自尊。

高自尊水平的孩子非常自信,他们喜欢并且完全接受公开排名等高竞争性的形式,所以对于高自尊的孩子来说,这类的学校非常适合他们学习。但是,对于低自尊的孩子来说,这样高竞争性的环境会很大程度破坏他们的自尊。选择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学校非常重要。

父母是否平衡好孩子的“安全感”与“规则”,是否给予适度的爱(无条件的支持)和教育(有条件的支持与要求)。

我们之所以说爱是无条件的,是因为我们并不以爱孩子来换取任何的代价。而教育是有代价的,投入了时间精力金钱,我们期望产出相对应的结果。所以,爱是价值千金却又轻松可得的,希望我们都不吝啬自己的爱,随时告诉孩子,不管怎样,我们都爱他们。

正面管教中强调:尊重自己,尊重孩子,尊重情形。

这三个尊重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基础。

特备是尊重孩子这一点,尤其强调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阿德勒的基本理念是正面管教实施的基础:

1、孩子是社会人

人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及行事风格,是以他们怎样看待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们认为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为基础的。

2、行为以目的为导向

人们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包括孩子。但是,他们对此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孩子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所以,他们认定的达成目的方式可能也是错误的。

案 例

2岁的阿黛尔,在妈妈生下弟弟后,发觉妈妈给了小宝宝很多关注。她将此解释为,因为小宝宝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吸引了妈妈更多关注,妈妈爱小宝宝胜过爱她。她错误地认为,当自己也表现得像个小宝宝,爱哭,需要奶瓶,尿裤子,妈妈就会像关注小宝宝一样地爱自己。结果自然适得其反,妈妈对此沮丧、厌烦,而非充满爱意。阿黛尔的解释并非事实,但她的看法比事实更重要,因为她的行为将取决于她所相信的事实。

3、孩子首要的目的就是获取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孩子的不当行为,建立对怎样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之上,孩子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4、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在试图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或自我价值,而且我对如何得到它们抱有错误的想法。”孩子行为令人讨厌时,其实就在向你传递一个密码,希望你能破译它的真正含义。

5、社会责任感或集体感

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一些孩子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特别地照顾,理应享受特别地服侍,这种不良心态就是因为父母做得太多,剥夺了孩子发展对自己能力自信的机会。

6、平等

很少人否认人人平等的正当性。但当它变成孩子和父母平等时,很多人就会提出反对意见:孩子们没有与我们一样的经验、知识或责任感,他们怎么能和我们平等呢?其实,平等并不意味着“完全相同”,阿德勒所说的平等,是指所有人对“尊严”和“尊重”有同等的要求。这也是正面管教坚决摒弃羞辱孩子的原因之一。

7、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可是,除非不进行任何尝试,否则错误绝不可能100%避免。大人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错误其实是学习的好机会。孩子的绝大部分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训练、鼓励他们,而错误给了我们弥补改正的机会。

运用3R方法矫正自己曾经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错误。

①承认(Recognize)——“我犯了一个错误!”

②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③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看成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否则,我们将倾向于认为自己无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

8、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一定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了,不要想当然,必要时候核实孩子的感受。

从了解和理解孩子角度来看,我们眼中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也有了答案和解决方法

一、不良行为的四种类型

【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的目的:寻求过度关注。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心烦;恼怒;着急;愧疚。

想采取的行动:提醒;哄劝;替孩子做他已经会做的事。

孩子的回应:暂停片刻,很快回到老样子,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为。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把孩子引向建设性行为。给孩子一个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给一个秒表,帮打电话的你计时。做孩子意想不到的事。一个大大的拥抱常常有效。设置特别时光,定期陪孩子。约定一些无言信号。避免给孩子特别服侍。给孩子安慰,表达你对他的信任。不管孩子的行为,关切地把手放在他肩膀上。彼此愉快时,花时间训练孩子。闭上嘴,采取行动。停止哄劝,站起来,拉住孩子的手,带她去洗漱间刷牙,挠挠她的咯吱窝。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寻求权力】

孩子的目的:寻求权力。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被激怒;受到挑战;受到威胁;被击败。

想采取的行动:应战;投降;希望自己正确。

孩子的回应:变本加厉;屈从而内心不服;觉得自己赢了;消极对抗。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时,我才有归属感。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然后再按照下面的一项或几项去做。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并请孩子帮助你一起找到对彼此都有用的解决方案。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随后开个一对一的解决问题的小会。引导孩子建设性地使用他们的权力。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孩子做什么。(等大家都准备好以后,我会继续讲课。)设定特别时光。让孩子参与建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让孩子把他们的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报复】

孩子的目的:报复。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伤害;失望;难以置信;憎恶。

想采取的行动:反击;以牙还牙;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孩子的回应:反击;伤害别人;毁坏东西;以牙还牙;行为升级,或换另一种武器。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得不到归属,但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不要还击,要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孩子冷静下来。猜测孩子因为什么受伤,表达同情和理解。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反射式倾听,启发式提问。“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如果你造成了伤害,用矫正错误的3R。

【自暴自弃】

孩子的目的:自暴自弃。

家长或老师的反应:绝望;无望;无助;无能无力。

想采取的行动:放弃;替孩子做;过度帮助。

孩子的回应:更加退避;消极;毫无改进;毫无响应。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不要放弃我,请给我一点鼓励、肯定。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花时间训练孩子,把事情细分到能体验成功的简单步骤。向孩子演示他可以照做的小步骤。安排一些小成功。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无论多么微小。放弃你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放弃。

十几岁孩子不良行为的错误目的,不同于以上常规归纳,有着更多因素。其中,同龄人压力对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此时,同龄人的认可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且研究表明,此时,大脑的额叶前部可能有迅速地发育,十几岁的孩子常常把周围其他人的身体语言误解为挑衅行为。因此,养育十几岁的孩子时,必须格外注意表达清晰,而且不要妄加猜测,很多家长们发现这个年龄段孩子不愿意跟大人交流,可能就是因为大人没有做好倾听,对孩子的处境妄加推测做简单总结,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愿意对大人说了,更有甚者,当孩子跟大人说完了,有些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大人插手去帮孩子做了。所以,赢得他们的最好方式,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我观察到,我身边的朋友,有从低自尊水平慢慢成长为高自尊的,也有从高自尊逐渐走向低自尊的方向的,所以,可以看出来,自尊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

所以,我们成年人也要注意影响自尊水平的以下因素:

① 伴侣关系

伴侣关系和谐,被崇拜、被理解,成年人的自尊会得到提升;反之,失恋或觉得自己没有吸引力则自尊水平下降。

家庭中男性和女性角色分配清晰,既然对应的任务给到对方,就要给对方可以拍板的权力。并且相互鼓励。

② 孩子

孩子是否出色,会影响父母的自尊水平。

③ 朋友

朋友之间的相似、互相理解可提升自尊水平,自吹自擂(高自尊者)或整天怨声载道(低自尊者)则会让朋友远离你。

④ 工作

工作是影响成年人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它在整体自尊中占比过重,则令人过于依赖工作。工作成就会提升自尊,工作中的人际往来,也会影响自尊,失业则令未来变得不确定,自尊会受到较大打击。

⑤ 外貌

外貌或自我形象对自尊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⑥ 权势

大权在握的人有这样四个特征:他们相信自己的命运、高瞻远瞩、他们接受失败并且永远愿意付诸行动,这都指向高自尊的倾向。所以,手握权力也易使人的自尊水平向高处靠拢,得到巩固与提升。

同时,自尊需要定期投资,才能不贬值。且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并且初始资本越大,越容易决定冒险。按照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看起来如此不公平:一般高自尊者对人生的态度比较主动,他们更愿意冒险、积极出手、所以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自尊水平得到巩固与提高,自尊进入高位循环。而低自尊者,因为自尊水平低而谨小慎微,不愿意冒险,只有在有保障或迫不得已时才出手,这使得他们少了许多提升自尊的机会。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眼见的现实。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理论下,我们得记住,任何资本都会日渐消耗,需要主动投入,如果没有持续主动的投入,我们的自尊终将变得脆弱而稀薄。

高低自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我仔细琢磨为什么书名不叫《培养高自尊》而是《恰如其分的自尊》,高自尊和低自尊分别有其优点,不能绝对地评判哪个更好。实际上,社会阶层才是决定性因素:也许最重要的是拥有与你身边的人价值观相符的自尊水平。

我不止一次表达对处女座的人的欣赏,我有几位处女座的朋友,他们做事都非常得利索妥当。按道理说他们应该对自己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幸福指数也必然比较高。我想起来一位朋友,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导致了,即使完成了高难度的任务,大家都为他欢呼鼓掌的时候,他仍然没有觉得很开心,所以,时常能够看到他焦虑得样子。前两年,我就开始好奇他的状态,直到看到这个公式,我找到了答案。

自尊=成功/自我要求

这是由现代科学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研究自尊议题的先驱威廉·詹姆斯(Willian James)提出的自尊方程式,根据自尊公式可以发现,在自我要求恒定的情况下,获得的成功越大,那么自尊越强。

前提是自我要求不能过高,否则自尊水平将变得很低且难以改变。

说到这里,同样我也建议,跟我沟通过孩子容易焦虑,常常对自己不满意的家长,也可以参考这个公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希望我们都能更多得收获幸福,感知幸福。


参考书籍《恰如其分的自尊》、《正面管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24 培养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