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提到曾国藩,有两种很极端的评价,一种说曾国藩是楷模,圣贤,一种说曾国藩是屠夫,是清朝的走狗。而曾国藩本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己不信书,只信运气。那么,曾国藩到底是怎样的呢?曾国藩的功业是如何成就的呢?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他家世代务农。而曾国藩的爷爷刚开始很放荡,后来努力务农,但是失学是他这一辈子的耻辱。于是让他的大儿子认真读书,可是没有天赋。于是他的大儿子又生儿子,名叫曾子诚,父子俩一起读书,一起考试,考了很多次。可是考试的结果却也不尽人意,曾子诚被考官当众嘲讽。

那么此时,曾子诚还要继续考试吗?其实他此时的遭遇跟洪秀全很像,都是考试落榜,不得志。但是这个人不同,他开始自我反省,发现自己从小跟在父亲身边只读八股文,导致文笔思路僵化,于是发愤图强,文理大进。在第七次参加考试时,终于得了秀才,进了好的书院,立下了要救世的远大抱负。虽然中间又经历了落第的经历,但是好在他一直发奋学习,最后在朝廷考试中中一等三,开始了他的做官之路,在此时他当上了庶吉士,在翰林院工作。改名曾国藩,要做国之栋梁。

那么曾国藩当上官之后,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呢?此时它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官场中打通人脉,因为此时他生逢盛世,所以考中进士已是人上人,只要打通人脉,就已经不愁富贵。第二种就是继续学习,找京中的大学是精通自己的学问。而在刚开始,因为他出身贫农,也确实在官场随流漂浮了40多天,但是他突然开始自省,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努力上进,天天用功。具体是早起练字,上午温习经书,下午学习此书和与朋友切磋,晚上读圣人之学。

因为他学习非常用功,所以升迁极其快速。1840年散馆考试,取得二等29名。后来又两次大考,直接升到了从二品官员。

在1849年,38岁的他兼两个正二品的官员,此时已经非常不容易,因为清朝的官场中得权的汉人极少,所以此时他前途无量。但是从表面上来看,虽然他前途无量。可是当时清朝大局败坏,政治风气萎靡,官场中基本没有正直的官员,个个都很圆滑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没做什么大事。这也使他很苦恼。

此时恰逢皇帝更换,咸丰当上了皇帝,咸丰皇帝想要问大臣一些改进的意见和求贤士。此时正是一个像皇帝禁言发展自己抱负的好机会, 曾国藩该怎么做呢?现在他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直言不讳,告诉皇上正确的,但是这样对个人可能会不好。第二种就是什么都不说,任由这个朝廷的风气乱下去。而曾国藩选择的是第一种,因为他是想要救世的人。于是给皇帝上书,说的很委婉,点出了皇上需要放手把小的权利交给官员,不要陷于小事之中。第二是要好读古代的经典。第三是要三思而后行。本来皇帝很生气曾国藩这样指点他,但是因为他确实是为国考虑,于是接见了曾国藩。可是咸丰并非圣君,最终没有听曾国藩的建议。而在此时,刚好曾国藩的母亲死了。

那么,曾国藩应该怎么办呢?此时它有两种出路,一种是回家为母亲奔丧,彻底结束官员生涯。第二种则是暂时回去。而曾国藩最后选了第一种,因为此时再在朝廷里待下去也没办法施展抱负,甚至会被皇帝疏远。不如此时回家。

可是还没在家里待多久,清朝却有了灾难。有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清军抵抗不了。无奈,咸丰皇帝召集已经回家的官员为团练臣,来维持局面。那么此时,曾国藩要去吗?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他的坏处,首先,团练就是带着一群农民来打连朝廷都搞不定的起义军,这个结果必然不好,其次,曾国藩自己是儒生,不太会打仗。而且很多人都因为打仗失败所以被杀。从生命和朝廷的角度来考虑,都不应该去当团练大臣。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首先,太平天国对老百姓不好,四处抢劫,而儒家的人是应该救世的。而且因为太平天国跟儒生势不两立,所以如果太平天国真的造反成功,那么先不说曾国藩,儒家在这里可能也会彻底断掉。于是为了这些,曾国藩最终决定舍生取义去当团练大臣。

我认为,从这里我们看出曾国藩其实是一个很合格的儒生。他抱有着远大的志向想要救国,甚至不惜舍生取义。从此时来讲,他或许确实可以算一个圣贤人物。

那么既然他有了决定,要面对现实。有两点很残酷,第一是军队只是临时拼凑,军粮耗费极多,却没有能力。第二就是这些军队疏于训练,兵将互不相知,确是互相嫉妒。

那么,中国该怎样做出可用之军呢?最重要的就是团结才是力量。首先让诸将一心,以有志向的读书人为主,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心。而想让兵团结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大的领导选小的领导,小的领导选更小的兵,这样他们都会互相听从。第3点就是要选淳朴的老百姓,这样才会更好管理。于是曾国藩动用自己的多重关系招募出了一支军队,称为湘勇。

在刚开始,他的军队遭受到了各方面的制约和嘲笑。而且受到清军的为难,还被政府排挤。没办法的曾国藩只好带着兵走出长沙,努力练兵,刚开始好几次都差点儿全军覆没,甚至自己也死亡。使得曾国藩恨不得一死了之,想要跳河,但是被人救下了。还好,最后局势有所好转。

1854年10月,曾国藩攻克武昌,打了胜仗,让太平军缺少了一个军事重地。咸丰看到了复兴的希望,想要给曾国藩升官。但是一个官员拦住了咸丰,说曾国藩仅仅是作为一个没有正式官职的人,都能招揽出这么大的军队,可见他有很大的威信,实在是很危险。于是咸丰就害怕了,开始限制曾国藩的权利,这让他的军队打仗打的很难受,缺少粮食和资源,在夹缝中生存。且中间还被俘虏了很多次,差点就死了。而此时出现了一个机会,他的父亲刚好死了。

那么此时的曾国藩该怎么办?是回家为父亲守孝,还继续在这里练兵呢?分析两个方面,第一 如果回家守孝那么他前面的所有工业将功亏一篑,他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是如果此时依旧留在这儿,那么还是没法儿打胜仗,反而依旧只能在这里苦苦坚持,可能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那有没有好的结果呢?好的结果就是皇帝愿意重新放权给他,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达到这个结果呢?曾国藩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决定以退为进,展露锋芒,威胁皇帝如果不给他权利,他就不帮助清朝打太平天国,要回家守孝。可是此时的他非常不幸运,刚好赶上太平天国内乱,实力最弱的时候,所以咸丰觉得自己也可以打败,又怕汉人掌权,此时就顺水推舟的让曾国藩回家了。

于是曾国藩开始自省,觉得是自己不够洒脱。才导致了最后的后果。他真正拥有的状态是让他带兵就去带兵,一心效力。而如果皇帝不能用他,也要独善其身,不要太过渴求皇帝让他拥有权利。

我觉得由此我们能看出曾国藩其实在修身的方面做的很好。他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反省的就是自己。不管是在前面的科举还是此时的回家,他都开始反省自己,而不是怪别人怎样。这就是很好的地方,所以结合前面来讲,他此时应该算得上是立己达人。

不过,老天又重新给了曾国藩机会。此时在太平天国中,石达开带兵,非常的厉害,咸丰管不住,于是在一年多后又召回了曾国藩,而曾国藩此时想明白了,什么都没有说,也不提要求,直接回去任职。

1958年,此时曾国藩的军队和太平军已经打了六年了。很多的战争使得战士们都没有士气,而且此时的打仗已经远离家乡,并没有刚开始保护家乡的感觉。所以很多人都无心打仗,而且朝廷偏向满人,使很多残酷的战争都让曾国藩的军队来打。而因为咸丰的权利限制,这导致国藩的军队没钱,没粮食,还没有士气。

那么此时,他该如何应对呢?这件事情基本上是很难做的,因为本来就已经不保卫家乡,那么就使得大家没有打仗的愿望。而且此时也没有吃的,在物质上也打不下去。而曾国藩组织起来的其实都是一群乡亲,或许保卫国家的理想 也无法让他们真正的有激情。于是曾国藩让他们回归本能的欲望,曾国藩本人仍约束自己的欲望,但是他默许自己的军队在长江中下游抢劫,这使得长江中下游一片生灵涂炭,多人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曾国藩会得名曾屠夫的原因,因为他害死了太多人。那么在这里,曾国藩是否就是坏人了呢?我想我们也不能仅仅凭着一面之词,且到后面再谈。

后来,因为太平天国中李秀成太过厉害,所以咸丰最终给了曾国藩权利,使他变成了有权利的诸侯。而且这是因为这个,在一次大战中,虽然非常凶险,但是曾国藩的军队最终成功了,灭了太平天国。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来之不易的成功,使得湘军拼命发泄,在南京城中四处抢劫烧杀,使得南京城彻底毁了。

此时于曾国藩本人而言,愿望成功,保住了儒家。但是朝廷对他起了猜忌,开始使各方军队对湘军合围,还暗自支持湘军中有权利的左宗棠从内部分裂。但是,朝廷这样猜忌也是有原因的。曾国藩私人部队有12万,国内并没有能抗衡他的,而且朝廷中很多官员都出自湘军。

那么面对这样的猜忌,曾国藩要不要干脆起兵造反呢?虽然这对他有很大的诱惑,但是曾国藩自己为的不是利益,而是为了老百姓和儒家。那么此时起兵就是不仁不义。有缺憾才是人生的常态,而且此时湘军已经让很多地方生灵涂炭,现在这样,会有更多的人死。于是他最终决定解散军队,为国做奉献。支持洋务,为中国对外做出努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不能一味的评判曾国藩放纵他的军队就是坏人,他最终还是为了儒家跟百姓能更好,为了中国能更好。

那么此时,曾国藩本来已经坦荡的躲过了朝廷的猜忌,应该安稳的过一生了。可是发生的天津教案,又把他推向了矛盾的顶端。

在天津,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大量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建起了很多教堂。但是民众却本就对教堂的神秘充满不解,有抵抗的意思。而有一次一个19岁的人贩子说是法国人指使他拐卖儿童的,这更激起了民众和外国传教士的矛盾,于是民众包围教堂,开始抗议,甚至还开枪打向传教士,而传教士也开枪打向民众。使得两国人都死伤不少。而此事,刚好落到曾国藩的头上去解决。

而此事发生后,列强觉得中国有很大的问题,于是一面与清国抗议,另一面则调军去海上,来处理此事。

而此时中间最大的冲突就是洋人与清朝的冲突,洋人认为这是清朝的问题,是清朝百姓不明所以的开枪。而清朝的士大夫和百姓都认为是法国人不讲理,损害中国的利益,还向中国开枪。而本来朝廷也是持中立态度,但是为了讨好人民,态度也逐渐硬了起来。

所以曾国藩必须要对两股势力做考虑,做出取舍。分别是洋人和和清朝的人。

那么此时曾国藩应该如何取舍呢?理性的角度来分析,此时中国国力很弱,根本打不了仗,再说这中间中方也有很大的问题,是因为对西方的隔阂太深,所以才会乱信谣言。如果此时向外国开战,虽然会成为舆论中的英雄,但是中国会出现承担不了的后果。并且此时的当务之急就是洋务运动,所以一定要与西方搞好关系,于是他最终选择和谈,写了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并且如约赔偿。

这使得舆论中很多的恶意都导向他,说他是叛国贼。这使得曾国藩非常的郁闷,在61岁的时候,在家中死了。

那么,回顾曾国藩的这一生,曾国藩到底有什么工业呢?他到底是否称得上是圣贤呢?其实我认为,算起来曾国藩的功业还是很多的,首先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讲,他学的儒家,并且做到了较好的修身,他学会自我反省,也并没有在官场中迷失了方向,在最后舍弃了自己的权利,还是保持着当初的梦想,这很不容易。他打败了太平天国,使得老百姓们可以在以后活的更好。并且最后并没有选择起兵造反,伤害更多人。而是选择为了中国的洋务运动而努力,而且在最后天津教案中,宁愿让自己背负恶语,也不愿让中国再受更大的损失。这证明,他从始至终或许是想让中国变得更好的。

但是,我却认为曾国藩也称不上圣贤。他确实是一心为国,也是想要做到达人。但是他为了能让战争胜利,为了能打败太平天国,依旧是放纵自己的军队,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生灵涂炭,这是一个不可抹去的污点,哪怕他的心是朝向的,却依然害了很多无辜的人死,这是我认为没有办法原谅的,所以我愿称他为一个儒家学问学的很好的人,他有位儒家传承的心,也有想让国家更好的志向和行动,但是,不管是在时局逼迫下,还是在种种不得已的原因中,他却依然害了很多人。所以我仍然没有办法把他称为圣贤。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