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第五章|曾国藩的士大夫精神

其实前天晚上就读完了《曾国藩传》第五章。感觉脑子里的东西太多,一下子理不清楚。昨天白天读完第六章,感觉更是如此。作者以曾国藩这个人物为线索,为我们打开了那个时代的大门。我仿佛感受到了曾国藩的气息,同时也窥见了历史的恢弘。

我的文字能力太差,对于历史的学习和积淀也还太少。若是对这两章的历史事件侃侃而谈,怕是会贻笑大方。而我的文字暂时也撑不起曾国藩心中的家国天下,也表达不出我敬仰之心的十之一二。我只能从我自身出发,谈谈我读完之后的收获吧。


如题,我看到了曾国藩的士大夫精神。具体而言,我从每一章的内容都可以看到他身上的士大夫精神。就像是已经将“士大夫”的精神灵魂融入骨血,只要是曾国藩行事,就有如此特点。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就在曾公还在准备科考的那些年,他虽然没有想过太长远的发展,仅仅只是以“榜上有名”为目标,但是看到他连续参加科考那么多年,每天读书死磕那么多年我们也能知道,他学习那么久的儒家经典,克己复礼那一套早已成为他的行为准则。

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下定决心学做圣人,便每天反省自己,时时刻刻以圣人为目标,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行为,增加自己的学识、才干。在没有能力的时候,他做的就是修身、齐家。

到了后来,他晋升得十分顺利,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赏识,手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心中的抱负终于有一个足够大的平台施展。此时的他做的就是治国、平天下。

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少事情,曾公向来都是个务实的人。不会好高骛远,有能力就做,没有能力就好好修炼自己。

士大夫,该当如此。


2、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曾国藩因对朝廷失望透顶之后,离开京城,回到湖南老家。皇帝被太平军搅扰得焦头烂额,此时想起了曾国藩,让他帮助湖南地方官员训练一小支军队,以用来抵御太平军。

他本是不想再替皇帝卖命的。而这正是国家存亡之际,内忧外患。所谓乱世出英雄,他可以趁此混乱之时,用自己的方式挽救国家,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官场腐败之风气。

原本准备辞官还乡的他重出江湖,以雷霆之势剿办土匪,又用严刑峻法打击地方黑恶势力。按道理,如此成绩应该是让人拍手称快的。但是地方官员无一人感激,甚至对他更加厌恶了。因为他动了别人的奶酪。

结果可想而知,就像在京城做官一样,他再一次被同僚排挤,甚至是被人整蛊。他堂堂一个“副部级”干部,到了地方被欺负到差点丧命,还无处说理。

他此时心中的委屈愤怒是我一个旁观者看了都要爆炸的,何况是当事人呢?可是尽管如此,他仍然要做。就算这些都重来一遍,他还是如此行事。

他看到官场腐败、政治黑暗,所有人都不知不觉的同流合污之后,还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已实属不易。可他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一己之力挑战官场潜规则,想要“补疮痍之万一,扶正气于将歇”。

将天下放在心里,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士大夫,该当如此。


曾国藩是读书人,学的是儒家文化,读的是理学经典。士大夫讲究“文以载道”,而这个“道”,就是孔孟之道。这个“道”,就是他寒窗苦读多年之时就已经深入骨髓的信仰,也是他所有言行举止的根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士大夫,该当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曾国藩传》第五章|曾国藩的士大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