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低调,爆发时就有多高调。多年前,他还只是一个熬夜成瘾的屌丝程序员。
隐秘多年后,带着中国互联网过去五年来唯一一款世界级爆品归来。此后,他每一次露面,都会丢出一颗重磅炸弹。他就是“微信之父”,在江湖已成传说的张小龙。
1、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
张小龙,1969年出生在湖南,和一江之隔的湖北人雷军同龄,巧的是,张小龙所读的华中科技大学和雷军所读的武汉大学也仅一湖之隔。但就是一江、一湖的间隔,造就出两个不同的人生轨迹。
与雷军的商人气息有别,张小龙,曾被评价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除了网球、音乐和烟瘾,没有什么别的嗜好,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
1994年,刚满24岁的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得到一个进电信机关工作的机会。但他只望了一眼机关大楼,便立刻放弃了这令人羡慕的“铁饭碗”,理由竟然是嫌那栋破楼看着压抑。
铁饭碗没了,日子自然也就过得清汤寡水。但怀揣着产品情怀的张小龙,倒是乐得开心,跑到广州当“码农”,一台电脑几包烟,一个程序琢磨嗨了,他能整宿不睡觉。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一个人做出了Foxmail邮箱,这款国内唯一能抗衡微软Outlook邮箱的产品,一经推出用户数就涨到400万,当年腾讯只有区区10万用户。
虽然Foxmail很厉害,可它是免费软件,不但没给张小龙赚来一分钱,还因为要花大量时间维护,害他丢了工作。
当时,连《人民日报》都替他着急,2000 年3 月26 日,一篇《免费软件饿着肚子挥洒冲动》的文章火了,作者认为张小龙只是个“悲情”的角色。有趣的是,发文后不到一月,Foxmail 以1200 万元被博大国际互联网公司收购,张小龙还被任命为博大公司的首席技术官。
然而,在被博大收购后的5年,他又一次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守着邮箱,他周围的互联网神话前赴后继地树立,他却依旧还是一个程序员。
2、瓶颈期:6年,尴尬的腾讯时光
创意配图:腾讯,腾讯网
2005 年,成功错过第一波互联网高潮的张小龙,和Foxmail一起,被打包出售给了腾讯。
在腾讯开始的三年,张小龙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虽不再是怀才不遇的惆怅程序员,却变成了陷入瓶颈的产品经理。他被分去负责QQ 邮箱,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卷。
因为一味的模仿MSN和Gmail,再加上从前做电脑客户端的思维没有转换过来,张小龙做的QQ 邮箱犹如拖拉机,笨重无比、速度超慢,被网友骂“又烂又差”。
这是张小龙做产品开发第一次遭遇失败。有整整两年时间,他都无法突破自己,而QQ 邮箱沦为腾讯最边缘的产品。直到马化腾开始介入,与张小龙的团队来往了1300 多份邮件后,他们推出了精简版QQ 邮箱,用户量才慢慢上涨。
找到感觉的张小龙顺水推舟,推出超大附件功能抢占空白市场,又在漂流瓶功能的试验中,抓住大众“孤独”的软肋,获得意外成功。QQ邮箱终于崛起,慢慢赶上了网易,这让张小龙稍稍得到慰藉。
但与公司其他部门相比,QQ 邮箱仍然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张小龙在腾讯还是处于很尴尬的位置,最大的名气是一次公司内部网球比赛的冠军,和那个最爱吸kent 牌香烟的男人。
3、大器晚成的技术天才
直到2010 年,41 岁的张小龙从一款叫kik的产品中看到做微信的可能性,他马上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建议腾讯做一个移动社交软件。还没睡觉的马化腾立马回了他四个字:马上就做。
于是,张小龙率领着当初跟他一起做QQ邮箱的广研部小伙伴们投入到微信的开发中。当时,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在做这个,一个是张小龙,另外两个是无线事业部的手机QQ团队和Q信团队,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刘成敏。
和张小龙比,刘成敏是腾讯的元老,有着丰富的人脉和工作履历。所以,软件开发前,没有多少人看好以技术见长的张小龙,但谁都没想到最后不被看好的张小龙却做出了一个伟大的产品。
2011年,微信1.0版本上线,像一根被压抑许久的弹簧弹开一样,短短3个月横扫400万用户,上线433天用户突破1亿。也正是在这一年,张小龙被任命为腾讯副总裁。这位少年得志、大器晚成的技术天才,用6年时间爬到了腾讯高层。
4、被改变的张小龙
创意配图:微信
直到今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9.38亿,用户遍布世界,带动着腾讯的股价在过去的5年里增加近5倍,跻身全球前十,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当然,微信在成就腾讯的同时,也给张小龙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改变。2012年7月,张小龙在腾讯做了场8个半小时的演讲,178页PPT,他几乎一气呵成,举止间流露着自信,没有留下提问和打断的机会。这与几年之前做QQ邮箱时,他总是处于犹疑的状态,有着天壤之别。
演讲结束后的第30个月,微信朋友圈出现第一条商业广告。这成为腾讯的一项持续收入来源,据统计,腾讯在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为69.2亿元,同比增长63%,主要来自微信及其他移动端应用的广告收入增长。
至此可以断定的是,张小龙不用再面对Foxmail和QQ邮箱的商业化尴尬了。而那个曾经怒怼周鸿祎,“为什么非要盈利?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的文艺程序员,已经慢慢向商业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