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37-你希望他好,他真的会好吗?|20190712

室内弥漫着咖啡豆烘烤过的香味,环境虽然嘈杂但是却让人很舒服,这时候你旁边坐下了一个女生,一个女生,让我来告诉你,你接下来要做什么,首先看她点了什么咖啡(当然多数你也看不到),然后默默的观察她,给她一个评价。

我们在社会体系中总是会第一次遇到很多人,但是又需要打交道,这时候快速判断评价就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们的社会信念和判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和行为,并以此影响它们实现自己成为现实,当观念引导我们已证实自己的方式行动时,这就成为了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Merton)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信念能够导向现实,多么强大的能力,比如大萧条时银行出现挤兑现金的情况中,人们去参与挤兑那时因为人们都相信银行会倒闭,实际上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银行会倒闭,这就出现了大家都去银行兑换现金,最终加速银行现金外流,最终加重了经济危机。

市场中可用的现金不够就会导致市场出现“钱荒”的现象,流动性降低会倒逼银行缩紧放贷,这时候本来就现金流吃紧的中小企业就会没地方找钱,下一步就是没钱的公司只能选择倒逼,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没有工作,从而使得社会变的更不安定,失业人口增多。

这时候如果央行介入市场,为市场注入资金,表明上看起来是比如为市场注入了8000亿,但实际上整个市场需要的前远不止如此,但是这8000亿其实是给民众释放的信号——“国家不会放任不管大家”,之后,原本不流动的现金也会参与到市场之中,是的缺钱的市场被激活。

罗森塔尔在他的《实验者偏见》的研究中发现,实验参与者会按照他们认为主试者想要的答案。

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判断照片中出现的不同人的成功(研究者给所有被试者阅读相同的指导语,并给他们看相同的照片。)。

同样的条件,但是期望被试作出更高要求的受试者给出的评价更高。

实验研究发现,如果老师真心希望一个学生成绩好,那这个学生的成绩真的会得到提高吗?

要想判断老师的评价是否真的是学生行为的原因而不仅仅是结果呢?威廉·卡拉诺和菲利斯·梅隆对4300名英国学龄儿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并不仅仅是良好的表现会伴随老师的更高评价,反之亦然。

同样,这对老师也适用,如果在上一门课程之前,大家对某位老师的评价是“施塔克老师非常幽默”,那实际上这名老师的表现也会更幽默。

但是,研究这发现“自我实验的预言”、“他人的期望实现”这些暗示并不总是能实现,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工作中、法庭上。

同样,相信你也想知道,自我实现的预言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是否有影响呢?

结果是肯定的,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会获得人际关系中我们的预期,

我们的信念在很多时候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对别人的信念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但是对研究者偏见和教师期望的研究显示,认为某些人的能力超常(或不足)的错误信念会引导老师或研究者给予这些人特别的关注,这可能会引发这些人做出更出色的表现,并且因此看起来似乎会确认一个实际上错误的假定。

「罗森塔尔(Rosenthal)回忆起当年他拿那篇描述了关于实验者偏见早期实验的文章,向一个杂志投稿,同时,他还将文章投到了美国科学进步委员会的一个大奖评选。几周后的某一天,他同时收到了那个杂志的退稿信和来自委员会的获奖通知,他的文章被评为年度优秀社会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一样,一些人会欣赏的东西另一些人却不会,这就是我们总是需要尝试,在遭到拒绝的时候,要再试一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37-你希望他好,他真的会好吗?|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