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5《历史经典阅读案例》

这门课是作为历史入门的通识而设计的,我的目标是非文史专业的同学,我的目的重点是在于借由历史的教育启发各位的思维,而不是要各位去记忆大量专业的历史知识。请各位务必弄清楚这件事情,这和你们过去上的很多历史课都不一样,具体的课程目标就只有两点,第一有趣,我希望各位重新发现学习历史的乐趣,第二个是有用,我希望各位重新发现学习历史的乐趣。

我希望各位重新认识有趣跟有用两个东西。虽然我有趣摆在前面,你不有趣怎么会有人来上课?那没有人来上课再怎么有用也是没有用。那可是再有趣跟有用,我坦白说有用比有趣更重要。以各位的聪明才智,只要是对各位真正有用的东西,想必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有趣。可如果只是有趣的东西,那未必是有用,所以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有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各位同学会问我:老师你讲的东西好像还是空话吧?你讲了很多历史教育应该这样,应该那样,那有没有实际的例子呢?当然有,第一讲会给各位一个实际的例子,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是不讲空话的,孔子说得好,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历史就是要从形式的深切著明,来跟各位印证我们所过去教育的道理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这才是历史教育的本质。因此我的历史教育也不讲空话,我们都从真实出发。接下来我就跟各位用一个具体的。其实来讲我们的课是怎么上的,我怎么教导各位怎么样学习历史上的案例?来,各位请看这一页,这是我们的经典阅读示例。各位先看这个图,社会知道这个图是什么故事吗?相信各位如果对中国典籍熟知的看到这个图,一个年轻人帮一个老人穿鞋子,你们就应该知道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桥下拾履的故事。那么各位都很熟知这个故事,大部分的中国人从小就知道这样的故事,但是我要问你们这个故事到底在说什么?

中国这个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张良是汉高祖时候智慧的代表,黄石公是他的老师,也是智慧的代表。这两个人的相遇是一个智慧的故事,它既然是一个智慧的故事,它背面必然的隐藏。藏着某些能够延续两千多年,都被聪明才智之士所喜欢的道理。我讲这些在讲什么呢?就是告诉你张良的故事绝对不是告诉你对老人家要有礼貌,约会不要迟到。如果张良的故事的目的只是为了告诉你这两点,那我严格来说,这样的故事含的意义未免太浅薄了,中国的智慧没有这么浅薄,我带你们就这个故事来认识什么叫做历史中的智慧,什么叫中国人的智慧。先来看这一段是出自史记的留侯世家,第一句,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张良曾经在有空闲的时候,从容漫步游览,在下邳的圯上,圯上就是桥上的意思,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吗?你为什么要讲得这么详细呢?这句话当然是有意义的,历史上任何东西都不能脱离时空脉络,不能脱离一个人的人生经历。

我们读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必然要追问,张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点,什么样的环境下?你们要注意,在张良从容步游下邳圯上之前,他刚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秦始皇是当时。天下的皇帝,是人类已知文明世界的最高统治者,而张良为什么要去刺杀秦始皇?张良那一年才二十出头啊,跟各位修这门课在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一样的岁数,张良为什么要去刺杀秦始皇呢?这可能张良的家庭背景开始讲起。

张良家是韩国的宰相家,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做过五代韩王的宰相。各位可以想想看,在那个时代,你家曾经父子两代做过五代韩王的宰相,那你家能够有钱到什么地步?张良是典型的官二代跟富二代,按照他原本的人生轨迹,他应该能够安享荣华富贵,继续接着富足的事业下去。可是在他年轻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从来没有想过的变局?韩国亡国啦,韩国被秦国灭亡了。秦国灭亡了韩国并没有没收张良家的财产,张良还是可以靠着祖先累积下的财富,他吃十辈子都行。可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在他国家灭亡的那一刻,他立下了一个心愿,他要灭亡秦国,为韩报仇。各位去想一想,张良如果不这么做,他一样可以安享荣华富贵终身。他为什么要去这么做?因为他觉得他对这个国家有责任感,他家的富贵都从韩国而来,韩国灭亡了,别人可以无动于衷,张良不能无动于衷,如果连世受国恩的他家在国家灭亡了都装作没事人一样,那他怎么对得起韩国对他的恩惠?因此张良当下就决定,他要散尽家财,求取刺客,要杀掉秦始皇,为韩报仇。于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当然各位都很熟知,这个刺杀行动是失败的,张良的力士刺杀丢出去的大铁锥误中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秦始皇在博浪沙被刺杀以后,非常愤怒,下令天下通缉刺客,结果张良逃过一劫,逃到了下邳来。张良为什么会逃过一劫呢?我们从历史背景来推测,我相信有一个因素是很有关系的,跟张良的长相有关。跟他的长相有什么关系呢?按照太史公说他曾经看过张良的话。发现张良的长相有如父人好女,张良长得像个女的这不稀奇,张良长得像个美女、这个就很稀奇了。一个男人长得像一个美女,你就可以想象出他娇弱的神态。所以我猜想,当时的官兵大概一百个人里面抓了九十九个,就觉得这个年轻人绝不可能。因此张良逃过一劫,逃到了下邳这个地方。一个人在做完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天下都在通缉他的时候,我们来看看,按照一般的常态,他应该惊恐不安,应该草木皆兵,应该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结果在这一刻,您看看他的神态,他从容步游,他从容不步游做什么呢?

我们从历史前后背景那一刻的张扬。第一点,从容步游,他的胆气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其实这个是很简单的道理,没有胆的人怎么敢去刺杀秦始皇呢?可是我们注意他,看他除了看他处变不惊的胆气之外,最重要的是这一刻他一定在思索,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已经失败了,他的家财已经散尽了,他现在没有钱,也没有能力了,可他不愿意放弃他的自愿,他还想再为他报仇。那下一步他该怎么办?我要你们做的就是这件事,读一本书。记不记得刚才告诉你的吕祖谦怎么读书?左宗棠怎么读书?在这一刻把书盖起来,想象你就是张良,你该怎么办?好,我们现在想过了之后,我们先把书打开来。不用担心你们刚才想的事情都没有应验,因为接下来张良要遇到他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他将会遇到他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每一个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命运的转折和机会,人跟人的成就就在于你能不能把握住那样的机会。有人抓住了,从此一飞冲天,有人没抓住,从此就只好自怨怀才不遇、蹉跎一生。而张良会如何决定?我们看看遇到了谁。

有一老父,有一个老人家,衣褐。衣褐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什么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穿什么材料的衣服是一定规定的,这个老父的出身并不高,大致上就是平民,而且恐怕是底层平民阶级这样的一个人,像这样的一个人一般人是看不上眼的。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你们这三个字至良所来推断,老父是不是故意有目的而来的?至少在太史公的认知中,老父是有意而来。而从前后文后面的发生的事情来印证它也确实是有意而来。为什么呢?他直堕其履圯下,让他自己鞋子掉到桥下以后,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回头跟张良说:小子,下去帮我把鞋子捡上来。注意啊,这一刻如果你是张良,你碰到这样的事情,一个老父穿着很不高级,故意到你这边当着你面把鞋子掉下桥下去,然后回头叫你去帮他捡鞋子。想清楚怎么办,我们先把书打开看看张良下面这六个字绝对出乎各位意料,良鄂然,欲殴之,张良当场觉得很惊愕,很想揍他一顿。这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年轻人的想法,年轻人血气方刚,应该有的表现,从这个表现来看,张良在那一刻其实还没有脱离年轻人的范畴,可以看出他很难忍耐自己的血性,这样的人才会去刺杀秦始皇嘛,对吧?可是张良有没有打他呢?没有打。人跟人之间就在于你是用感情控制你的理智,还是你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这后面我们会花很多时间讲,这一点不要急,但是人跟人的成就和这一点是很有关系的。

张良为其老,强忍,看到没有?因为这个老头子实在太老了,你怕你一拳打下去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你现在还是天下通缉的状态,能不惹麻烦就不要惹麻烦。张良忍了没有?忍下来。可是你看这史书上写的,他是强忍,他不是自然而然忍下来,是强行忍下来的,忍下来之后,下去下去帮老父把鞋子捡上来。老夫的反应是什么呢?是谢谢吗?不是,老夫接下来做的是“履我”,帮我把鞋子穿上。你看,讲得多不客气。张良怎么反应?你们注意看啊,这一步才显示出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之处。“良业为取履”,因为已经帮老父捡起来的鞋子,注意下面五个字,因长跪履之,穿上还不够,还要跪着给他穿,张良透过这件事,他终于明白了他人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什么事情?

苏轼的留侯论曾经写过这一段,在这个故事里面,我将会告诉各位两个道理。而苏轼留侯论讲出了第一个道理,忍,苏轼讲的还不够,张良不止是忍,告诉你就是你要就不要忍,既然已经忍了,就一忍到底,长跪履之就是讲一忍到底。这件事情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让人看出你是强忍,你的忍半点架子都没有,为什么后面会讲父以足受,笑而去,老父直接用脚就让他把鞋子穿上了,笑而去。我们来看看张良的反应。良殊大惊,随目之,是什么意思呢?人跟人之间,特别是高手跟高手之间的交手,往往是不必行于语言文字的,行于语言文字靠长篇大论讲道理,在中国传统思想来看,那都是低层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间交手,往往三言两语,往往一个眼神,往往一个动作,双方就知道对方的高下。

我们举这个实际来说,老父要张良帮他捡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见了面我先要惊你,让你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物。张良的反应是什么呢?张良不惊,张良长跪,为老父下取履,因长跪履之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不惊。一般出人意料的行动,因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做惊,而老父不惊,结果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我们看张良反应什么?良殊大惊。所以你看谁赢谁输了。双方就这样三言两语,几个动作交手。最后老父大获全胜,老父不惊,而张良大惊,张良就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所以你看张良的反应,随目之,眼睛跟着老父的身影走,父去里所,复还,老父离开了一段距离以后,一段长对决又回来了,曰:“孺子可教矣。历史书我不能太拘泥文字,中国有很多东西都在字里行间里面显示出来,所以才叫从无字处读书嘛。你要懂得字里行间里没有讲出来的意思,用这个简单的范例,我问你们,老夫已经离开良所了,复还曰:孺子可教。请问张良还在不在原地?张良当然还在原地,不然老子是跟空气说话,他是神经病吗?当然不会,张良还在原地。你从张良还在原地这件事情就知道张良确定老父一定会回来,他当然预料到老父一定回来,不然他难道是因为老夫掉了五十块钱不愿意离开吗?当然不可能呢。那老父会回来,他是不是也是知道张良会在原地等着他?你就从双方的这个动作就知道,双方已经明白了对方是什么等级的人物,双方等级相同,注意在历史上才能够成佳话。如果双方等级差了太多,只要有一个人老父没回来或张良没在原地等他,这个故事就会变成笑话,他就不会是佳话了。

一个佳话的形成,什么叫历史与人物?一个历史佳话的形成必须参与这个重要人物的等级都相同,他才有办法够上佳话。好,老父回来了以后,老父说什么呢?曰:孺子可教。就从刚才那个动作他就明白了。张良懂了,他懂了什么?懂得老夫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老父教他了吗?这能叫做教吗?这当然叫做教。各位,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做的这种一字一句讲解长篇大论,才叫教育。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严格来说只有儒家才讲这种组织的教育。道家讲的是点化,老父是道家门,他讲的是点化。你的水准够,我们的素质够,他在肯定你孺子可教,他只要三言两语把最重要的东西点给你就够了。所以道家永远只能在上层最精英的人之间传递,跟儒家不一样,儒家是什么人都可以的,反正教好教坏再说,我们逐字逐句讲,这是儒家跟道家最大的不同,你们不能把中国的文化就只看成儒家,中国有特别在上古有非常磅礴深厚的文化累积,不是只有儒家哦,这个老父就是个道家了。注意看老父怎么说,曰:孺子可教也,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在这个地方注意张良的反应。良因怪之,怪是什么意思呢?他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注意他的反应,既然知道这是高等级的人物,张良跪曰:“诺。秦汉的人讲话文雅,当事人答应了,你不会说是,他会说喏,这是我们古人讲话的方法。

五日平明以后,张良去了没有呢?张良去了,结果天已经亮的时候,这就是各位所熟知的张良跟老父相会的故事。先不要急,我现在问个我把这一段念一遍,我要跟各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这段话各位同学都很熟悉了,我念了一遍是什么意思呢?我要问各位同学一个重要的问题哦,读一本书读一篇书你读懂了没?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能不能在这一篇文字中找出它最关键的概念是什么?在我刚才念的这一段短文之中,最关键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才叫真读懂,如果你还是不明白,那就没读懂。

当然聪明的同学就会发现了,那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先跟后。先跟后重要在哪里呢?这两个字太重要了,老父要教张良什么的,你们看后文,老父告诉他,他给了张良一篇书,张良旦目视其书。乃太公兵法,老父教给张良的事,兵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先跟后两个字,孙子兵法不是讲得很清楚了吗?先发制人,后发而受之于人。制人跟受制于人那相去是天壤之别啊。你怎么样能够抢注先发?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东西。老父就是借由跟张良约会这个事来点化他。你们听我说先跟后,以为我就是要教张良先。那我问你什么是先,比人家早?说的没有错,但是那是相对的先,比人家早,人家不能比你早嘛。你怎么样才能确定你一定能比人家早呢?一定能比人家早才叫做绝对的先呢?如果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那不过就是相对的先罢了。张良跟老父约会,你看这段文字里面,天已经亮,他去。老父与先在。穆曰:与老人其后何也?为什么呢?说后日早会,没有指定时刻,五天以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去。都市的孩子大概不太清楚。如果你是农村的孩子,你听过知道鸡叫的时候其实天还没有亮,天还是黑的状态。那么张良天还没亮就去了,老父又现在又生气一次,说后,何也。看这两次都是老父比张良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把书盖上。如果你是张良,你已经跟人约会两次了,人家都给你找来,你要怎么样才能在第三次交手之中站住那个绝对的先,张良怎么做?我们打开书看啊,五日良夜未半往,注意这是前半段的夜半是什么意思?我跟你约五天以后,我在第四天的晚上十二点以前就到了。好,那我是不是已经在上面站住了一个绝对的先了?这是第一步。能够确保我一定比老父先,对不对?可是我因为五天还没有来临之前,我就先到了,所以老夫就不能说我迟到了,因为我跟他约的是五天以后啊,我五天不到就进来了,我怎么样也不能算起到我可能比老夫更晚来,可是老夫已经不能够指责我不如约了,这就是绝对的先吗?不,这充其量只能叫做不后。我们不能算这是先?我还是有可能比老父更晚来的,只是老父已经没有理由再指责我了,这叫做不后。什么叫做不后?兵法里面要不后,就是你自己先得要有万全的准备,把一切能准备能计算的事情都准备到不能再准备,计算到不能再计算。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这是兵法第一步,你自己准备不了怎么能抢先呢?但这还不够,不后不代表先。什么叫绝对的先?有顷,父亦来,你从句话就看得出,老父有没有意料到张良夜未半之前会来?没有,他没有意料到张良这一次会做到这么绝。你们看着张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就证明老父是接近夜半的时候才来,也就是五天一开始就来了。他出乎意料是张良比他还早来,张良根本第五天没到他就来了。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叫绝对的先,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各位做个参考,出乎对方意料之外就叫绝对的先。

你怎么样能够把自己能准备的准备好,你准备人家也准备。你计算,人家也计算啊。我们以前读孙子兵法,因为这节课讲兵法。当然有同学问我:我需要学兵法嘛?我这个和平的时代需要啊,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了欲望就要争,只要有争就是战场。所以我们从小都会告诉你们,考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对吧?样样都是战场,有战场就得用兵法,用兵法不只是在军队跟之间战争,人跟人的竞逐就要兵法。当然你们会有同学会说,我你说有所求就要用兵法,我别无所求啊。如果你真的一无所求,那恭喜你成佛了,你基本上不用来听这门课,我这门课是给人类讲的。那好,你要用兵法怎么样才能站住绝对的先。你要出乎对方意料之外。我研读孙子兵法的时候,最有趣的就是读有一句话,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各位熟知的例子吗?孙子说:敌军半渡而击之,敌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攻击他。注意这句话啊,读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要马上想什么叫做思辨?你读这句话就要想,除非敌军是死人。你读这兵法,人家也读孙子兵法,为什么敌人会笨到半渡来给你打呢?他也熟知孙子兵法,这句话是我们的秘密,人人都读啊,敌军人到半渡来给你打,必然是因为你设下了一个环境,让他以为他半渡不会被攻击,而你出乎意料去攻击他。如何设计这样的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奇正之用。你要先用阵来准备,准备到不能再准备,计算到不能再计算,接下来就要出奇,出奇才能怎么样?制胜,兵法必须这么用。老父要告诉张良的就是这一点,而张良明白了这一点啊,我要出乎对方的意料之外。但你说我要怎么样才能出乎对方的意料之外呢?如果我们接下来有这样的问题,那恭喜你,我这门课你开始入门了。我这门课跟别的不一样,就是我会不断地发问题,要你不断地去思考,你不能够只是背完了出乎敌人意料之外就觉得你学会了。不是,你现在就问,那我要如何出乎对方意料之外呢?就是要告诉你,老父教张良两个最重要的道理是互相运用的。孙子兵法说得好,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古人相信没有出嫁的女孩子是最文静的,你安静的像一个柔弱的、文静的女子对谁都没有威胁,敌人才能放心的把门打开,可是在那一刻,你动如脱兔,在敌人还来不及把门关上的时候,就像飞奔出去的脱兔一样,敌人就来不及拒绝你,来不及抵御你了。很简单,这就是所谓的忍跟先的道理。第一,忍才能让对方失去防备,失去防备你才能出乎对方意料之外,才能出奇制胜。兵法到最后讲的最重要两个道理,就是这个老父为什么要跟张良讲这个,张良能刺杀秦始皇,胆气是够,那绝对没有问题。张良的聪明才智没有问题,张良的教育绝对是当时一流的。在刘邦的班底里头,教育程度能胜过张良的没有几个好。可是张良不明白忍跟先的道理,我为什么要忍,忍是为了等待时机,花开有时谢有时。历史就是讲时跟变的学问,万事都有时机,你必须要在最适合的时机做最适合的事情。时机不到,你只能忍耐,你不能忍耐过早铺路。你的意图,别人就防备你,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你能让敌人失去防备,你才能够去抢那个绝对的先。所以最后这就是他兵法的道理。

有同学问我,你们这么讲是你个人的理解有根据吗?有。我们历史学讲孤证不立,我跟你们说,历史学不讲空话,我举几个例子给各位听,我先举一个很重要的例子,刘邦是怎么取得天下的。因为刘邦先入关中嘛,各位都很熟悉的,义帝说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刘邦为什么能先入关中呢?简单地说,当时真正灭亡秦朝的其实是项羽,项羽带着楚国的军队打败了秦朝的主力军队在巨鹿之战,所以秦才会这样灭亡。而刘邦是趁项羽在巨鹿之战的时候,从后门,当时秦国的大门是函谷关南边的侧门是武关,从侧门偷偷地溜了进去,刘邦是怎么溜进去?你说武关没有守卫吗?当然有。刘邦当时带了军队,张良跟在他身边,他要入关先入关,这个是对刘邦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武关有守将有兵,张良这时候劝刘邦很担心他打不过武关的守军,所以张良就劝他,很简单,我听说武关的将领,他是商人的儿子,你多拿金银财帛去送他收嘛,他就让你过关。刘邦听了很高兴,他果然就这么做了。而守将果然答应明天让刘邦通过。刘邦正在觉得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时候,张良就告诉刘邦,不行,今天就赶快攻击武关。刘邦大惊,说:不对呀,我们不是刚贿赂了人家吗?这明天就可以安然度过,为什么要去打这场仗呢?张良就告诉刘邦,你要明白,守将同意你过关,不代表他底下的军士同意你过关,底下军士都是秦国人呐。你今天去攻打他,对方没有意料啊、没有组织力量,你才能够顺利攻破武关,进入关中啊。这不就是忍跟先的道理。

我再举个例子给各位听,人对什么最不自私?人一生自私,按大部分人情来说,人对自己的孩子最不自私。你不要看一个人在外面讲什么大道理,通常人只有跟自己的孩子才会把真正他明白人生的道理跟智慧传授给他。有很多话是不能公开讲的,所以我的网络课程也是一样,有很多话我不能公开讲。那可是我可以告诉各位这一点,张良有两个,他把这两个儿子取叫什么名字?你就明白。张良一生之精华。他的儿子第一个叫做辟疆,人家强我就避开他,这不就是忍吗?忍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他的第二个儿子叫做不疑,不让人怀疑你忍的目的就为了不怀疑。你要计算对方固然要对方不疑,你不计算对方,你要跟人相处,也要立信,也要人不疑,不然你怎么成功?那是信这个道理是不管到什么环境下都应该要保持住的,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们觉得不可能吗?商鞅强秦后面会讲法家成功的秘密,其实就在这个字上面。我问你,商鞅强秦第一步做的是什么?徙木立信,没有信,什么都成功都离不了信。讲到最后就是让人不疑,说的容易,做的难,到底是如此?那要经过多少的磨练,才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个道理?我们看老父喜曰:“当如是。后面就简单了。拿出书给张良曰:读此则为王者师后十年兴。你读这本书十年就可以兴起了,十三年后炉你到冀北城下来找我,在古城山下,那块黄石就是我了。遂去,无他言,不复见。从不复见三个字知道,从此张良再也没有遇过这个老夫了。那后来是十三年之后,张良果然去找,真的就找到那块黄石头了。所以因为这个老父从头到尾没有告诉张良叫什么名字,所以大家只好叫他黄石公。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故事讲完了吗?还没有哦。最后一句很重要,良因异之,因为觉得老父特殊,常习诵读之。

中国跟西方不同,中国讲的是功夫,功夫重层次,我就用这个分析给各位听。什么叫做读书?我们都叫我们要读一本书,可是你们知道什么叫读书吗?在中国人来看,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做诵书。诵是什么意思呢?注意啊,送不是会念字,那叫做识字,那不叫做读书。识字是基础,诵是背的意思,你能够背书是第一步,你不背书,不把它烂熟于心,难道你碰到事情的时候还临时去翻书吗?那来得及吗?临时才来找资料库,那来得及吗?你必须把它烂熟于心呢,这是第一步啊。司马相如说我能诵三十万言,意思就是我能背三十万字的书,不要觉得奇怪,古时读书人都有这个本事,你没有这个本事,你这个书就读不了了。第二个层次,诵书只是起步。第二个层次叫读书,什么叫做读书?能够分析归纳书中的道理才叫做读书。文字的背后必然有作者想要传达的道理,你能不能分析?能不能归纳在其中的道理?就像我们前面念完了张良的故事,我跟你们分析归纳道理就是忍跟先两个字,如此而已,这叫读书。读书就够了吗?不够。还有第三个层次。第三个层次叫做念书。没有口字边那个念,念兹在兹的念,你要把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的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实践它。念是今跟心个字所构成的吗?书中到底是要实践出来的,实践有那么容易成功吗?没有啊。讲道理容易,做事难,做成事更难,讲道理容易,讲道理讲得通就可以了,为什么做事难,做事要有条件配合,为什么做的成事更难,做的成事要所有的条件都到位,缺个条件都不行。现实之中怎么样帮助自己成长?准备好每一个条件,懂得道理不够,准备好每个条件去做才能成功。而从你懂的道理到你实践成功,到读书,到念书的中间的功夫,注意看那个字啊,常习诵读之就是那个习字。其字的上半部是不是个羽毛?其是什么意思呢?说文里面说的好,习鸟,数飞也。鸟学飞有一次就成功了吗?鸟学非要跌过多少次?飞起来摔下去,跌得浑身是伤,跌得血流满身,跌得遍体鳞伤,最后才能够终于学会飞翔,能够翱翔九天,才能成功。人做事就是这个样子啊。讲鸟学飞,你们不熟,学脚踏车总学过吧?有人学脚踏车一次就成功了吗?哪个人不摔个几次才终于学会脚踏车了?脚踏车有个好处啊,就是你只要学会一次,一辈子都不会忘的。但是你学会飞翔跟学会脚踏车一样,学术的道理都一样,从懂得道理到实践,你必须要经过多少次的磨练,多少次的坎坷、多少的挫折,最后才能终于把那个道理能够熟练地实现出来,那个过程就叫做习。

你们都读过论语的这一段。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欲,不亦君子乎。这三段是什么意思啊?学会了之后常常温习,不是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是很快乐吗?人不他不知道,我也不生气,不就是个君子嘛?难道就在讲这个东西吗?如果我只是在讲这样的道理,那这一章为什么要放在论语的第一章呢?大凡先秦两汉的书籍,开头跟结尾都是最重要的篇章,如果它成书的话,这一章放在论语的第一章,那必然有开宗明义的功用,这三句话是孔子自己总结自己的一生,他说我这一生上学二帝三王之道,而希望于时,这个时不是常常的意思,是这个时代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你要遇见的时,所以孟子称赞孔子,注意,你们过去都说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中国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不是只有孔子而已,难道只有孔子仁,所有人都不仁吗?你不能够这么解释的。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时”字,所以孟子称赞孔子,他说我愿写孔子,他觉得他自己最了解孔子,他从来没说过孔子是圣之仁者也吧。他说孔子是圣之时者也。你们不信的同学去翻翻孟子时,最重要,孔子一辈子都在解决这个问题,他说我学二帝三王之道,能而就是能于时习之啊。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不被任用,这中间有多少艰辛,多少坎坷,他最后就总结了一个字,他是习字。他没说自己学而时行之,他没说自己学而时成之,他说自己学而时习之。他这一生,就是如此,人家碰到这种事情一定怨天尤人,可是孔子没有,不亦乐乎。你所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哉?你既然想要去做这个事,你做了有什么好不高兴的呢?有朋自远方来,下面就顺便讲了,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指的是同学,有这么多的学生,不远千里,不为名、不为利,从远方来跟你学习,吃苦,陪你周游列国。人生到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遗憾的呢?当然不亦乐乎了。人不知而不愠,孔子这么努力,其实没有人真正懂得孔子,注意这个人不知而不愠,不止当时周游列国那些,还包括他所有的学生,除了早死的颜回以外。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你。孔子说:知我者,其微天乎啊。人不知而不愠也,不是不愿、不怒,连愠都没有啊,不亦君子乎。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这四个字,他是悦乐君子,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他这一生无怨无悔,你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这一章放在论语的一章?因为这三句话就是孔子一生的自夸。回到我们的主题,留侯世家读一本书该怎么办呢?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他讲的就是读兵法,读任何书的功夫,读任何历史的东西,你们也要常习诵读之才让它真正变成有用的东西。他读太公兵法,他立志灭亡秦朝,这是多么不可能的心愿。而张良最后真的做到了,他把秦朝给灭亡了,而且还开了一个西汉的盛世,为什么?因为他真的明白了智慧是什么,他真的学会了那本书中的智慧。这也是我为各位的起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笔记5《历史经典阅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