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从前的明月,滋养今天的自己

因为是王家卫写的序,难免好奇。

序果然写的好。

“她擅写乱世浮生。然而生活的支离破碎,理想的面目全非,不一定是大时代的专利。。。每个人度过至暗时刻的方式都不一样。对李舒而言,可以借从前的明月,来滋养今天的自己。今天重看大半个世纪之前的非常人、非常事,意义何在?是可以参考他们在至暗时刻的坚守,在漫漫长夜的表里如一。也许这就是李舒心目中的从前优雅”。

是的,今天读的这本书,就是李舒的《从前的优雅》。

封面很美。女子和猫,精致与闲适,果然符合书名。

书里的人离我现在的生活很远,但毕竟是另一种迥异方式的存在,可以在八卦的同时了解一下那个时代,也是一种打开思维的途径。

自觉一直是个好奇而宽容的人。

小红薯上的很多女子展示自己的生活,被各种恶评“炫富”“庸俗”“矫情”云云,我表示完全不懂。即便人家是在炫,能有机会了解一下自己一辈子都够不到的生活有何不好?无论是否嫉妒或人身攻击,于她们毫无损失,倒是攻击之人,容易失了分寸和气度。

虽然每每看完,也会感叹:这世上原来还有可以这样任性生活的人呵。或者:别人的命怎么就投得那么如意呢。但回过头来,想着自己的生活总算能自给自足,还能每天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还不错呵。

于是知足。

看这本书也一样。

她们各自精彩各自风光,却也“充满了细碎折磨,充满了痛不欲生”。然而 ,如此地渡尽劫波,“放到历史的长河里,都不过是大时代里的一粒尘土”。

写张爱玲的一篇中说:“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

难免唏嘘。

末了,也许只要能如作者最后所说:“但我并不觉得虚无,因为活着本来就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要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以优雅的姿态和面貌对待生活,如米小的苔花,也能在墙角处开出牡丹一般的花朵来。盛开过,但没有白活”。

如此便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从前的明月,滋养今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