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杜甫最伤感的两句诗,最能体现中华诗歌的韵律之美

一个人体验人性之美和品尝做人幸福的权利,是任何力量也剥夺不了的。卧龙学堂一致追求卓越,努力将最美好诗词分享给我亲爱的朋友们。

《月夜忆舍弟》是诗人在入秋以后白露时节所做,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清露盈盈,更显边塞那种冷落孤寂。在乾元二年,杜甫途经秦州所作。此时正是安史之乱的高潮期,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在异乡的戍鼓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念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于是才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图片发自App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只有充分了解了这首创作的背景,才能更好了解掌握诗人要表达那种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感情。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以下是安史之乱战争地图:

图片发自App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沦陷,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远道而来的敌军想速战速决的计划不能得逞,而且潼关作为长安的天然屏障,也有力的护卫了长安;可是晚年的李隆基同志已经利令智昏,听信奸邪小人谗言,诋毁他们与安史叛军相勾结,所以迟迟没有与叛军正面交战,李隆基不经仔细调查,竟然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朝廷损失了两员经验丰富、骁勇善战的将领!之后李隆基又派上了年纪的哥舒翰统领潼关的军队拒敌,当时镇守潼关的军队有二十万!哥舒翰正确的判断了双方的形势,也认为坚守不出才是御敌之策。随着日子一天天拖延下去,唐玄宗对他们也失去了耐心,而奸相杨国忠又在鼓动玄宗下圣旨强迫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在接到圣旨后知道此战必败,但慑于皇权的威严,不得已带兵出战,最后果然大败,自己也被手下绑赴敌营。迫于安史大军日渐逼近,乙未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姐妹近侍等人从延秋门出逃。后来行到马嵬坡,六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缢杀杨贵妃,旋即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天宝十五年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

了解安史之乱,接下来我们欣赏经典边塞诗: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图片发自App

这首诗并不复杂,却在平淡中彰显经典。当戍楼的鼓声停止后,行人也没有了踪迹,远方的秋雁哀鸣。白露时节更怀念家人,而家乡的月亮似乎更明亮。兄弟都分散四处,已经不知生死。书信也不曾寄达,只因天下还未太平。

这首诗最著名的一句应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然而最伤感的则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全句之中的凄凉悲苦的环境,就是为了烘托这一句的内心独白,他将普通百姓在战乱中无依无靠,茫然无措的感情,完整呈现给后人。难怪《杜诗镜铨》中评:凄楚不堪多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讲|杜甫最伤感的两句诗,最能体现中华诗歌的韵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