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

在《非暴力沟通》第十二章中,作者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另一个用处,就是重新获得对生活的热情,纵使现实让我们再沮丧,也能从此焕发热情,笑对生活。

在这一章中,马歇尔·卢森堡从应用非暴力沟通的困难入手。运用非暴力沟通疏解沮丧的心情,靠的是对自己内心深处需求的感受,而按照正常轨迹成长的成年人,会因为两个原因难以倾听内心的需求,一是从小到大所接受的许多无益的知识,既来自父母也来自老师以及其他人。没有人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人能够永远正确,所以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总会接受到零零碎碎的不合理的知识。马歇尔·卢森堡特意举了一个演员的例子,这个演员小时候每天吃着母亲准备的丰盛食物,肚子总是吃撑,后来他去军队中服役,才知道饭后胃部还可以保持轻松。相同的,还有一些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习惯。

这些我们所拥有的知识、习惯都在干扰着我们真正察觉自己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是社会文化因素,传统文化强调含蓄、内敛,所以把个人需要看作是消极的、具有破坏性的,如果表达出来一般会被认为是自私的人。个人需求有好有坏,在不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情况下的需求应该被提出来。

因为以上这两个原因,我们很难倾听自己的需求,所以在第一小节中,马歇尔·卢森堡强调我们需要迈出倾听自己内心的关键一步,就是察觉到已有的错误的知识与习惯。

倾听到自己的需求后,我们便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当我们丧失对生活热情时,一般内心都会面临着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所造成的心理状态,作者称作为“沮丧”而一般冲突是内心代表不同需要的两种声音在对峙。

在研讨班中,作者建议一位母亲在心情极度沮丧时,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内心的挣扎,这位母亲内心的两种声音一个是想进入职场的“职业女性”另一个声音是“负责任的母亲”也就是在家照顾孩子就的母亲。她把这两种声音的需求都写出来,并且站在两种声音的立场来表达观点。

职业女性:为了照顾孩子,我放弃了工作,留在家里;我有点心灰意冷,因为我看重成就感。我想,我现在也许可以去找份兼职。

负责人的母亲:当我想到上班的事情时,我好害怕,因为我要确保孩子们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我想,在上班时,我需要一位好保姆来照顾他们。下班后,我还要确保有时间和精力好好陪孩子。

就是在内心冲突时不盲目批评、否定自己,主动了解两种声音的诉求,才能够做到专注当前的需求,克服沮丧状态,重获对生活的热情。

除了能够在沮丧时进行自我开导,重获对生活的热情,非暴力沟通还能够帮助我们变得更加温和。这一点,作者从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对自己和对他人。

对他人这个角度和上一节一样,关键点都在于关注自己的感受。一位女士早晨醒来十分头痛,在过去,她第一反应是检讨是否吃错食物、是否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而现在他先问问自己“我需要做什么来缓解头痛。”随后做了一些运动缓解头痛。关注当下的需要,而不是在错误中自责,是与自己达成和解的法门。

而后作者从对他人的角度展开论述。对这个观点,作者还是采用案例入手,举的是一个司机的例子。

经常开车的司机有路怒症,每次看到别人的开车的方式不对,就会在内心责怪他人“这家伙有毛病,开车不着路?”这其实是一种指责的方式,没有关注彼此的需求。而当他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后,不再指责和批评他人,开始从其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到他们这样开车,我很害怕,我希望他们能够注意安全。”不仅不指责别人,而且替他们考虑情况。

而接下来这个司机开始考虑其他司机的感受和需要。有一次他开车,看到前面的车辆非常慢,在每个十字路口都会减速,在快要生气的时候,他又开始考虑对方的需求,理解到对方是为了安全,然后慢慢地超车,在他超过前面的车时,看到了开车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看上去惊慌失措。此时,这位司机很庆幸,庆幸自己没有鸣喇叭或者做其他动作让前面的这个老太太更加慌张。

在这一章中,作者的思路是先介绍关注自身需求的阻碍因素,再讲解如何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进而体谅自己,体谅他人。

无戒365极限写作训练营051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