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我失去了“潇洒”,却活出了本心与舒适

2017年的9月份,我在领导的挽留中依然提出了离职并决定暂时回家乡发展,原因很实在,一是在这家单位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二是为了拿到两年前就已经在家乡报名但从科二起就未再考过试的驾照,在者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想在家中碰碰缘分。

归家之前,出于对个人保有独立私生活的考虑,我就想过住所的问题,刚上了两年班,自己平时在北京的花销也不小,所以没有太多的积蓄,买房肯定不现实。在大本营地盘上租房子又显得不近人情,父母好容易把我盼回来,终于等到了子女陪伴尽孝道的时候了,结果我还不愿意同住一个屋檐下,于情于理于省钱来说,都不合适。所以,考虑再三,我决定与父母住在一起,一日三餐从不操心,平常还能跟二老聊聊天,饭后散散步,这些都是自己在北京工作时不曾有的奢望。

说说离开北京后,我生活上的变化。

毕竟是在工作的空档期,日常生活以外的开销全来自于自己的积蓄,在有出无进的日子里,花钱有度也成了门必修课,于是我减少了逛购物网站的时间,只把自己有实际需要的东西列成清单集中购买,这大大降低了冲动性消费。在北京工作两年,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消费观,东西的购买宁缺毋滥,但一定要选自己承受范围内不错的,原因有三:体验好,质量优,寿命长。

与父母住,做事情自然要考虑共同的感受,母亲喜欢整洁干净,每天把家里收拾利索是必做之事,并且也会敦促我不要偷懒,趁机让我改掉了下班后脱衣乱放的习惯,窗明几净,秩序井然渐渐也成了我的眼底景色。

在北京上班的时候几乎每晚都有熬夜,不是因为要考什么证或者拿什么学位,刨去日常的工作充电,每晚的娱乐时间会聊微信,看文章,刷微博,搜八卦,追剧等等,怎么开心放肆怎么来,所以很容易错过睡觉的时间,甚至越晚越精神,有黑眼圈都是好的情况,眼袋真是常年挂在脸上让人无奈又悔恨交加。回到家以后,不在与人合住同一间屋子,没事的时候,关上卧室的门,打开落地灯,安静的在晕黄温和的光下看书写字充电,不用担心被谁打扰,没有隔壁的声音分神,深度的沉浸在心灵与精神的享受中。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撸猫吸狗”,在北京的时候,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也只在网络云上过过眼瘾,不料吸多了之后变得无法自拔,养只猫咪的冲动反而日渐强烈,有宠物的人都知道,如果客观条件达不到,不仅影响左邻右舍,更难以保证对宠物终生的负责,抛猫弃狗对于一个有道德和责任心的人来说是绝对不能冒的风险,所以我一直忍着这股冲动。返家后,不仅居住场所稳定了,也与喜欢小动物的父母商量后达成了一致,于是立即采买猫沙,猫厕所,猫窝,猫粮,食盆,抓板,玩具等等必要的与非必要所有东西,甚至在小生命到来之前攻读各种饲养攻略,百度贴吧、知乎问答、饲养视频等等都被我研究个遍,终于在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把它接到了家,这是一只狸花猫,大小才一个月不到,摸着毛绒绒轻飘飘的小身体,我暗自发誓会一辈子对它好。

之前在微信的公众号上曾读到过关于网友吐槽奢侈品质量的一篇文章,大抵是说,由于工作需要,明星的很多奢侈品都只是一次性消费,一般不会穿第二次,看中的是其造型与品牌溢价。很多工薪阶层的朋友偶尔会咬咬牙买一件,结果衣服没穿几次就出现了洗涤褪色的情况,包包没背几次肩带就大面积断裂,买趟咖啡的路程,娇嫩的羊皮鞋底就被咯的坑坑洼洼,面目全非,网友还总结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凡是质量不好的奢侈品都是真货,耐用的皆是A货”,这还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工作中,周围的同事们多多少少都会加持一些奢侈品牌及周边,小到手链、胸针、发饰,大到穿衣着装,所以自己至少也会配备几样可以提升气质的单品。工作之余,会跟朋友逛一逛三里屯,大悦城等购物区,见到周围的街拍达人,甚至是穿着靓丽的路人,我都会参考一下穿衣风格和搭配技巧,对于橱窗里的奢侈品包包们更是会有恋爱的感觉产生,几乎欲罢不能,有一段时间连奋斗目标都是为了得到它们。我心中坚持着“要么不买,要么就买真货”的傲娇原则,坚决不凑合,于是各种省吃省喝省玩,一攒几个月的工资,花大几千就为了买个圣罗兰的流苏包。终于,包到手了,但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快乐,并且也没有更多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去配它,我幡然醒悟,身为普通的奋斗者,对于各类昂贵品牌的执着本身就是个无底洞,在自己还没有更高的收入去匹配它的时候,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只是给自己徒增烦恼。后来我释然了,转向追求自己真正的本心,一有时间就背包开始逛北京,尝地道的小吃,积累足记与生活体验。

我的家乡是离北京不远的一个三四线的蓬勃小城,回来后发现,街边的年轻姑娘通常穿着也很时尚,如果说北京姑娘的穿着是低调奢华的名牌加持,家乡姑娘就是小众品牌的个性搭配,各有千秋,背的包包虽不是一眼就能辨别的牌子,但跟衣着相得益彰,看的舒服。我松了一口气,原来低成本也可以完成一个舒服有质感的穿搭,开始尝试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吧。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比如,独立的衣帽间,猫狗成群,来去有座驾,购物随心意,这是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本身就轻松拥有的,但对于非北京土著,非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又处于无产阶级最普通家庭的我来说,要拥有那些东西,非得在多奋斗大几年才有可能实现,每一分花销都只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没办法依靠父母的任何支持,所以,离开北京,我失去了跟风奢侈品牌,动不动就买买买的“潇洒”,回到家乡,小成本的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发自内心想做的很多事情。

生活在小城,不等于流于安逸,我依然保持着每天看书,定期健身的习惯,目前正准备考取本职工作方面的证书,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离开大城市的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有生存的危机感,关注并紧跟时代潮流与国家政策导向,活着不易,发自本心的活着,更不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离开北京,我失去了“潇洒”,却活出了本心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