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寻迹妈
身边一同事A昨天忍不住在办公室感慨。
儿子自从上了大学,就像脱了僵的野马,电话也很少往家打,连过年也没回家待几天。
看别人家的孩子天天在父母眼皮底下上大学,有个头疼脑热的也照应的到,真后悔当时同意他自己填志愿,报了个那么远的大学。
还说毕业一定要把儿子拉回来,就在身边找工作,再也不能由着他。
我忍俊不禁......
见过她儿子,印象中安静内向,并不是贪玩心野的主。
当初填这个高考志愿,也经历过一番激烈抗争,如今终于得到“自由身”,自然是不爱回家。
这个妈妈的例子,与另一位同事B形成鲜明的反差。
同事B的儿子上的也是一流的名牌大学,不过就在距离很近的武汉某高校。
当初可选择的几所高校实力都差不多,她儿子就说:何必舍近求远。
大家一定猜得到,这位同事的儿子不仅节假日有空就一定回家,几乎每天都主动和爸妈视频聊几句,还用兼职挣得工资带父母出游,一家人和乐融融、共享天伦。
我向同事B取经:怎么能培养出这样贴心的暖男儿子?
她笑着回答:做母亲不要太强势。
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对母亲养育态度与儿童个体进行研究后发现。
当母亲态度是支配性、干涉性、专制性,儿童容易形成消极、反抗的个性。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研究指出:
假如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
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某天晚上我特意问寻寻:“你觉得妈妈强势吗?”
寻寻眼睛瞟着别处:“……有一点吧……”
我很愕然,一直以为自己属于特别民主、特别尊重孩子的妈妈,看来是我想多了。
回忆平时和儿子们相处的一些点滴,小到吃零食、大到选兴趣课,娃儿们事无巨细都得向妈妈打报告,而我总能花式SAY NO。
即使点头答应了,也往往有各种前提条件、或者各种插一脚。
我的出发点当然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学业和安全等考虑,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语气态度、方式方法。
但是娃儿终究还是不能自主一回,我这不是强势又是什么?
不是只有语气强硬、颐气指使才叫强势!
去年暑假我带两小子去三亚,入住时我们发现酒店有一个露天游泳池,池边堆了些细沙和挖沙工具,很有那么点人工海滩的模样。
寻寻和小迹立刻嚷嚷着要去玩沙,我一看时间已经接近五点,泳池开放到晚上十点,于是决定先去吃饭。
但是寻寻和小迹不干了:“我们不要去吃饭,我们现在就要玩”。
“大家都饿了,我们吃点好吃的,补充体力后就可以更好地玩耍了。”我耐心地劝说道。
“不要,不要,我们现在先玩一小会儿,再去吃饭。”俩臭小子依旧不依不饶。
“如果不能统一意见,以后我们就不出来玩了噢。”我懒得再纠缠。
最后两个孩子含着泪水屈服了,可一路上都是蔫蔫的,带他们去吃最爱吃的必胜客,都打不起精神。
事后细想,其实当时听孩子们的也不影响什么,可以叫必胜客外卖,或者玩一个小时,再去吃晚饭,只是我自以为只有我的决定才是最优方案。
长此以往,寻寻和小迹会不会觉得——
家就是禁锢自由的地方,会不会以后也想考个离家遥远的大学,让妈妈再也管不到我呢?
将来找了媳妇,会不会还是总想着逃离呢?(我果然想的很多……)
类似的事件上,好闺蜜顶顶妈妈的处理方式和我恰恰相反。
同样是带娃出游,原本的计划却因为娃儿特别想和路途中遇到的一只小狗多玩一会儿。
索性取消了后面的行程,来了一场说留就留的“公路野餐”。
可以想象,顶顶那天得到的快乐和满足,一定远远大于强行去往景点所带来的快乐。
事实上,顶顶的确比我家寻寻和小迹都更加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更有主见。
虽然他性格外向、好动,但对于家和亲人的依恋却比寻寻小迹更甚。
我还明显感受到,顶顶对于妈妈的情感态度,
不仅仅是子女对母亲本能的爱与需要,
还有充分的信任和平等的尊重,
甚至还有一种小小男子汉的保护欲。
想到这里,我自叹弗如……
当代中国社会中,大多数母亲被塑造成一种刻板印象。
坚韧、勤劳、内外操持、唠叨、爱管事、娃比天大……
于是,各位新老妈妈们也都接收到了这样的心理暗示。
自己必须坚强、能干、大包大揽、工作家庭一把抓,全权打理娃儿的方方面面……
岁月打磨中,软妹子纷纷熬成了女汉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也成了大家秒懂的经典段子。
或许是这些潜意识的影响,让许多妈妈觉得自己必须强势,才能胜任这样堪比女超人的家庭角色,才能符合这个精明强干、一切尽在掌控的完美人设。
还有很多妈妈们甚至都分不清楚爱和强势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认为自己管孩子吃穿、教育,就是爱孩子的表现,管控孩子的一切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拉封丹的寓言作品中,有一则著名的故事。
南风与北风比赛,看谁更有力量。
北风说,你看,路上有一个行人,谁能让他脱掉身上的大衣,就算谁赢。
南风笑了笑,同意了。
于是,北风立即呼啸而起,让行人感到一阵刺骨的寒冷。
可是,行人不仅没有脱掉大衣,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北风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达到目的,只好无可奈何地退了回去。
温暖的南风开始轻柔地吹拂行人的脸庞。
行人感到越来越暖和,越来越燥热,不由自主地解开了纽扣,然后脱掉了大衣。
这样,南风赢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想告诉我们的是:温暖胜过严寒,关怀胜过苛责。
我们在养育子女时不正是这样的道理么?
当然,不强势也不等于软弱与无条件溺爱,这个尺度、力度应该拿捏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