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1

家与国系于情,传与创当并行

(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王莉君 李晓敏 王岩松 彭慧)7月10日下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团委、学生会赴平江县党史理论学习团先后前往钟赤兵将军旧居(钟氏家庙)和启明女校旧址,继续探访红色旧址,感悟先烈革命精神。

    钟氏家庙始建于清代末年,是平江县城四十八座古祠庙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祠堂。这里走出4名共和国将军,也是闻名中外的解放军独腿虎将钟赤兵走向革命道路的起点。

在出发之前,调研团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对钟氏家庙保护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据悉,早在2009年,对钟氏家庙的保护问题便有所争议。同年湖南省文物局对其文化属性的认定文件中确认:钟氏家庙是一处不可移动文物,建议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钟氏家庙正处于保护之中,暂未开放,等待政府的进一步规划。另外,去钟氏祠堂途中,成员们也从出租车司机口中了解到:钟氏家庙客流量很少,甚至作为本地人司机,都是第一次涉足钟氏家庙。


(图为团队成员于钟氏家庙门口合影图片)

之后,团队成员们共同前往了与钟氏家祠相距不过百米的启明女校旧址。启明女校旧址就在钟氏家祠旁小路拐角处,一过拐角,两处形成了较明显的对比。小路的那边是稍显破败的钟氏家祠,而小路的这头是白墙黑瓦、各处景致分布错落有序的启明女校旧址。这里有着以启明女校旧址为中心建造起了的启明文化广场,据路人介绍,此处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此后,刻有“启明文化广场”的颇具古韵的精致大门便出现在队员们眼前。拾阶而上,一面雕刻了启明女校简史的石墙映入眼帘,成员们抚摸着生动形象的雕刻,感受着这面石墙所承载的厚重历史,颇有感触,当年凌容众李樵松夫妇毁家兴学的坚毅模样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图为团队成员于纪念碑前合影图片)

    1908年,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家境优渥的凌容众李樵松夫妇希望能够“教育救国”,并启发当时国人的“男女平等”思想,两人不惜卖掉千亩田产,以凌家豪宅祖屋作为学校,毁家兴学,建立了启明女校。革命文物保护办公室主任胡军谈到这也难掩激动之情:“启明女校是平江人民新思想的起源地,你们一定要去看看。”如今已过百余年,启明女校也化身成为启明中学,继续秉持着“教育兴国”的理念,培育一代代平江人。

    在旧址中,我们遇见了一位对平江历史颇为了解的老人——向爷爷。提起凌容众李樵松夫妇,向爷爷的情绪十分激动,“他们夫妇两是英雄,当时把所有的钱财都掏出来上交国家啦!”在他的指引下沿着台阶继续向上,便是平江县人民政府于2007年为凌容众李樵松夫妇修建的纪念碑,碑上雕刻着凌容众在国家动荡时期所作诗篇,“痛哭非私谊,伤心为国殇。”凌容众李樵松夫妇一生为了兴盛国家而奋斗,他们生活质朴,始终忠诚于教育事业。白首清贫负素愿,青山明月证灵魂。如今的启明女校旧址与周围的现代装饰融为一体,保留下来的校舍也不过几栋,它的存在却是对平江思想解放的见证与纪念。

向爷爷说:“你们现在的大学生就要像他们一样,把青春奉献给祖国。”爷爷见多识广,谈论起平江的历史头头是道,而我们也在与他的交谈中受益良多。历史是厚重的,无数伟人前赴后继,启蒙新思想,开辟新时代,我们跟随着先人足迹,每一步都更加坚定。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先贤业绩,永志不忘。


(图为团队成员与向爷爷交流)

    两地相隔不过数百米,但客观上有较大差距。文物保护方面,钟氏家庙相较而言遗迹留存较多,修缮与改造较少,保留古朴风味;启明女校旧址已是基本完全翻新,与平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议厅等建筑合为启明文化广场,现代化风味浓厚。景区宣传方面,钟氏家庙知名度较低,红色旅游开发程度低;启明女校的开发与居民生活融合,知名度相对较高。

    从钟氏家庙到启明女校旧址,两者对比鲜明。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中,做好对古建筑的修缮,使其不流失那一份古韵;同时又做到合理开发,将其打造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点,找到这两方面的平衡点与突破点,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挖掘其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