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能长期变现的项目。
大部分人的工作是在一个坑里重复着做一件简单,而且随时会被替代。
每天按照网络上大量粗放式的营销方法,粗放式营销不仅低效,而且已经渐渐失效。
要去求变,对于很多流程繁琐的企业会很麻烦,但对于能够灵活优化的个体人士绝对是个巨大的创业机会。
除了白天的工作外,你是否需要发现并创造一个能给你长期带来收入的项目?
怎样搭建一个以互联网为背景,而且属于你自己的生意项目?
- 怎样用一张简单网页去赚取 100 万美元?
- 用 SEO 什么手段去长期获取大量付费用户?
- 怎样通过写博客或开发小工具去长期获得大量客户?
- 用什么方式通过视频去创业?又怎样变现,脱离白天的 996 上班工作?
- 怎样制作出千万级的用户播放量的视频,同时又打响一个原来不知名的电器品牌?
本课程会用详细的真实案例来为你解答以上的问题。
本课程有以下八个大主题:
- 选择细分市场
- 对市场做调研
- 创造内容
- 开发网站
- 数据分析
- 获取用户
- 创造内容
- 持续运营
为了增加你对互联网的更深入了解,请按照以上八大主题,以低成本,逐步去完成每一个细节点,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长期变现的业务。
这个课程内容将介绍:怎样逐步的去搭建一个以互联网为背景,而且属于你自己的生意。
一般有两种主要的形式。
第一种是比较,甚至非常重资金的互联网创业(生意)。
第二种是以低成本,通过对互联网的非一般了解,去逐步推敲每一个细节点,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能否长期变现的业务。
而我们的课程是偏向第二种,为什么?因为现实中大部分创业的人士并没有大笔资金,也未必会碰到合适的投资人给创业者提供大量资金。
(1)选择市场或利基市场
选择提供什么服务,或卖什么商品。
(2)对市场做调研
决定了做什么产品或服务后,当然要调研市场,调研市场也包括确认谁是你的对手,所以也需要对几个在市场中的主要对手有所了解。
除了调研市场、了解对手外,也包括了关键词调研,了解潜在用户或潜在客户会在搜索引擎上使用什么关键词去搜索你的竞争对手或你的行业或你的产品。
(3)创造内容
假如不做营销,但基础内容是必要了解的,基础内容包括产品的基础内容或服务的基础内容。
(4)开发网站/App
课程里假设是会议网站为产品或服务的主体(或载体),产品或服务信息主要会通过网站去展示,用户的交互主要在网站上发生(如支付)。所以营销上,网站也会去做获取用户的操作。
所以前提就是要开发(搭建)一个适合你产品(或服务)的网站。
(5)数据分析
数据包括了通过什么方式,或用什么工具先把需要的数据采集(或记录)下来,然后把原始数据整理成可读、可理解的数据报告(如果场景中需要这样做的话),最后才是进行数据分析。
(6)获取流量:获取用户的 Online 渠道
Online 渠道有很多,搜索引擎是渠道、社交媒体也是,你需要了解什么时候使用哪些渠道、什么渠道是需要花大钱的、什么渠道是需要花一些钱再加人力的。
理解后才可以制定一套高效且能复制的营销策略,然后按照策略去运营,去拉新用户。
(7)创造内容:使用内容,配合做渠道去做营销
一直靠烧钱投放广告是大富豪企业做的,你可以投放广告,但需要先学会怎样投放得很高效。
内容营销不单只是创造新内容,或去复制别人的内容后当作己用,而更多的是通过内容去跟用户沟通,并让整体营销费用的使用率变得高效。
(8)持续运营
对于以上大部分的点,都需要持续运营,持续运营也有维系老用户/客户的功效。
互联网或许是个时空,或许只是个形式,几年之前就有个说法:互联网有上半场,还有下半场。
- 究竟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跟行业或细分领域(利基市场 / niche market)有些关系。
- 现在我当然不知道你处于的行业、企业、项目到底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要想知道,肯定需要先了解你的业务或利基。
互联网用户的获取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用户非常重要,不但重要,而且可以认定是最主要的部分。而用户的获取,我们一般都会叫做流量的获取。
- 在互联网里,你看不到流量甚至变现(生意)机会的话,估计你的互联网是进入了下半场。
- 如果你看到流量或变现(生意)机会的话,你依然是在上半场,是你自己生意的上半场。
在很多情况下,你的上半场的时间还长,为什么?
你有商品要通过互联网去卖,搭建好了个电商网站,商品也放到网站上,而且支付流程也都开发完成,这时候你缺乏的是“流量”。
这时候大家都会想到的问题:
- 哪里可以找到你需要的用户?“哪里”就是我们一直说的渠道,比如搜索引擎是一个获取用户的渠道。
- 需要花费多少钱才能获得这些流量?
粗放式营销
早期的互联网有大量粗放式的营销例子发生,比如,向大量的用户群发消息、邮件。
我们需要了解,粗放式营销的效率是否年年降低了?是的话,为什么呢?我们要怎样去摆脱效率不高的粗放式营销?摆脱后,是否可以用新的营销方式去代替?
常用的营销方式
我们一般还是使用大量“四平八稳”的营销方式,大部分的企业大多数都是这样做的。
我们其实需要认真思考这种做法,直至今天是否依然有效。
回到互联网生意的大问题
要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生意,面临的问题有很多,而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怎样在低成本的前提下,高效的获得新用户/新客户。
早期的互联网由于各种标准不齐全,那个时候只需要懂一点点,就能够很轻易的获取到流量。
粗放式营销例子
以下举两个关于粗放式营销的例子。
例子1:邮件营销
邮件营销(Email Marketing)当时很火,几乎就是互联网的第一种营销方式,当时的公司有两种做法:
- 第一种是老用户和老客户的邮箱,每次搞活动都会给老用户和老客户大量群发邮件。老客户是指已经购买过的人,老用户是来免费使用产品的人,当时很早就有 Freemium 的概念,我们知道部分免费用户过段时间也会被这些邮件轰炸的转化成付费用户。活动轰炸邮件发多了自然就会有更多客户多次购买。
- 第二种做法是到外面找第三方网站或公司购买或租用邮箱列表(Email Lists)。每年都会到几个地方购买这些列表,一个供应商可以给他库存里的 100 万个邮箱发 3 拨活动邮件,因为发的量级很大,所以每次能转化的数量都不少。
当然第二种方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三方公司的列表,估计已经被无数个企业用来轰炸过各种不同行业的活动邮件了,所以转化率一定比较低。
邮件营销在互联网的早年是一个粗放式的营销渠道(或方式),它的重点在于邮箱的“数量”需要非常大,比如从一百万个邮箱地址启动。
假如你的网站一年做 12 次活动,你的第三方邮件营销公司每次活动都发送到 100 万个邮箱地址,假如转化率很低,比如只有 0.05%,每次活动会有 500 次转化,而 12 次活动一共会有 6000 个转化,这个量还是不错的。
现在的邮件营销
到现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的邮件营销是非常重要的,它现在已经不是老式的“轰炸式”邮件营销,现在的邮件营销需要:
- 先获得用户/客户的同意,才能通过邮件给他们发送信息,尤其是你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否则是不合法的。
- 既然是获得用户同意后才发送的邮件,当然在用户批准的那一刻是有个决策和交互的过程,即当用户看到你的某个内容或分享时,若觉得还可以,所以把邮箱提交给你,并希望获得更多相关同一个主题的信息。所以,你接着要发送的邮件,其实是可以比较能对准用户选择过的主题去发送。
例子2:个人博客,通过创造内容加外链
2006年,我建了个自己的博客网站,给网站安装了 GA(Google Analytics / 谷歌分析)做数据监测,我的独立域名的博客就开始运营了。当时还想着可以通过 SEO 获取一些免费流量,在还没有去做 SEO 外链(又可以理解为站外 SEO)的时候,到 Yahoo.com 查询 SEO 关键词排名,发现自己博客首页的一个关键词已经排在第 1、2 名了,这个关键词并不是品牌词,也不是博客名称词。
感觉做 Yahoo 的 SEO 好容易,其实过了几年后就变得不容易了,我的博客从 2006 年写到 2012 年,一直没花过钱推广,更没花过钱去建 SEO 外链,最起码有很多同期的网站也会去 Yahoo Directories 购买 300 美金的一条文字外链,目的是只为了做 SEO 外链去给网站争取更高的搜索引擎排名,其他的博客和网站排名已陆续超过我的博客排名,我觉得这属于正常的现象。
当时这些写博客(主要是文字内容),加上获取一些免费外链,还是属于很粗放的方式。
2010 年之前,粗放式这种玩法是走得通的,还是能够在每个企业有限的资源和推广费用的前提下继续完成大部分指标(KPI)。
粗放式去做出规模化
粗放式的营销打法,多年以来就渐渐演变成了体系,因为为了能规模化,比如你的企业第一年通过 Google 的关键词广告平台(AdWords)去购买关键词广告,投放了 30 个关键词。由于转化数据告诉你还是不错的,第二步最直接了当的方式就是通过相同的方式投放更多的广告、更多的关键词。
AdWords 广告只是其中一个渠道,也会去找别的平台投放广告,比如 Google 的对手微软,Bing 搜索引擎上的关键词广告,两个大的搜索引擎都投放了后,继续会找垂直搜索(新渠道)看是否有类似的机会。
后来 Facebook 也有广告平台,就去投放了。总之,“铺”了一个平台后,就找一个类似的和规模稍微小一些的新平台继续“铺”。
在早期,直至到 2010 年前后,甚至 Facebook 到了 2014、2015 年还是很有效果的。
后来效率或者 ROI(Return-On-Investment / 投资回报)开始下滑,有些行业的业务若继续投放到每一个渠道(平台)都几乎出现负投资回报(Negative ROI)。
四平八稳的营销
以上说的方式,规模化是可以很快速的,也由于快速,它也离不开粗放。
互联网营销、运营,如果要做得很好,必须要非常关注细节。粗放式的时候,就不能好好的做好太多细节,因为时间不足、人力不足。当然有一些工具是可以提供高效,弥补一部分由于同时要兼顾大规模与太多细节出现的问题,剩下的就要靠人在互联网的工作经验和视野去弥补了。
现在依然有很多企业/业务希望通过过往的四平八稳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获取新用户、销售产品,但发觉越来越难了,这就是现在很多企业(或业务)面临的挑战了。
- 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现在这些企业(业务)需要做的是 Review 已经过时、低效的方式。
- 并需要尽快去接受新的、改良过的推广方式。
行业权威的建立
概念不难懂,你或你的企业需要在行业里或利基(Niche Market)里给自己建立权威(Authority),通过长期的操作把权威做起来,你品牌的知名度也会随着提高,达到这两点后转化率就会开始有保障,也会获得很多从口碑得知过来购买的新客户。
- 要做到以上几点,在实际操作上需要每一步都做到紧密和连贯,其实,就是一整套配套的推广打法。
- 行业权威的建立是一个长期战斗的项目,没有哪一个企业或品牌能在很短的时间里从它们的客户或用户中获得很高的行业权威。
- 好在建立行业权威并不只是企业可以做,你(个人)也可以做,尤其是将来的十多年,你必须建立行业权威。
粗放式营销的打法,由于需要快速增长新用户的获取,走上了更上一层:四平八稳。
优化去获利的例子
我就有试过,在以前的工作里领教过了,甚至是当时在被 CEO 面试的时候就需要回答这类问题,其实 CEO 问这些是没错的,他们都需要知道你是否靠谱,如果考虑招聘你的话你会怎样替他们安排市场的工作,包括整体推广的策略、使用什么渠道、每个主要渠道都需要什么人员去配合及需要做些什么,另外当然最重要的是会需要多少费用,CEO 都讲钱,是非常正常的。
这些做法在互联网还处于乱糟糟的时代的时候一直都管用的。早期嘛,很多规则还不规范,加上有很多现在已经很通用的知识当时还并不是大量的 Digital Marketers(有网络营销的从业者)都做过或懂。
举个例子
Google AdWords 上投放关键词广告是可以优化的,优化了后的结果有几种,比如广告(网站)可以获得更多点击(用户访问次),优化后你的 CPC(就是每次点击的评价价格)会降低些,那你就可以省一些费用。我们发现当时后大部分的对手做优化都很糟糕,所以我们有 2~3 年获得的好处包括能获得 CPC 稍微低的流量,也获得更多我们需要获得的流量。
结果其实是可以这样简单说明:
- 通过精细化优化,我们由于能做到 CPC 低于对手,而不会太丢失原来的规模化,我们就获得一定的优势。比如,广告的排名在跟对手支付类似的成本时,我们的排名都可以更高。
- 广告的排名相对对手要高,就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新用户(或新客户)。
我们当时仍然处于一个粗放式时代,但在不太牺牲批量化的前提下,能持续的优化细节,所以说明了:
- 获利空间是要靠人想出来的,接着想办法去钻,能钻就能获得利益,是别人(和对手)暂时得不到的利益。
- 你需要稍微做到少量别人(尤其是对手)在某个时期做不到的事情,你就会获得一些优势。
什么属于所谓在互联网里“四平八稳”的方式获取用户呢?
要说明“四平八稳的营销”到底指什么,最好的例子就是从企业市场部的营销计划说起。
市场部里最典型的做法是消耗大量时间做营销计划(Marketing Plans)。
做计划是没错的。
一般通过花钱去买流量(获取用户)是最快的,也是大多数企业所选择的做法,比如一个 High Level 的营销计划大概可以是这样的。
- PPC:Google AdWords(预算=XXX)、BingAds(预算=XXX)……
- 合作网站:网站 A(预算=XXX)、网站B(预算=XXX)、网站C(预算=XXX)……
- 合作 APP:APP A(预算=XXX)、APP B(预算=XXX)、APP C(预算=XXX)……
- Affiliate program(分销)(预算=XXX)
- 社交网络:Facebook(预算=XXX)、社交网络2(预算=XXX)、社交网络3(预算=XXX)……
- 其他渠道……
细心留意,大多数企业的营销方案(计划)都会把精力和预算集中在少数的几个流量大头渠道里,比如 Google AdWords、Facebook Ads、Bing Ads……
这些大渠道的好处是:
- 用户量大,你派营销运营团队去执行,在你有巨大市场营销预算的时候,很快就可以出效果,而且也能比较高效的规模化。因为能规模化就说明了能获得更多的新用户(或新客户)。
- 大渠道,懂得怎样去操作的人才也比较多,比较好招聘,而且大平台(如 AdWords、Facebook)网上能找到的官方推出的教程和非官方提供的教程都很多,就算是新人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得心应手。
- 营销总监(或经理)在计划里提到这些大渠道,被 CEO(或高层)审批通过拿到营销预算的机会肯定会比较高。你要知道,很多 CEO/高层,他们跟我们平常人的思维不一样,他们不一定是做网络营销出身的,你如果不提交这种“四平八稳”的方案和渠道,他们可能不给你预算。当了 CEO,多关心预算的事情是很正常的。
正规的用户获取途径,也没太多花样,以下举两个例子。
SEO
由于你的产品/内容载体主要是网站,第一类是打算专攻 SEO,你必须做好站内 SEO 和站外 SEO。
SEO 渠道的优势
SEO 表面上看起来是免费的,大家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不直接牵涉到广告费(或广告预算),但是做站内 SEO 也是需要网站开发工程师/前端工程师配合的,所以有一定程度的人力成本;而且处理站外 SEO 也是有人力成本的。
搜索引擎的优势在于,用户是有某些需求才会去进行“搜索”这个动作的,既然用户是在有了明确需求的时候主动搜索,他们“转化”成功的机会(转化率)就会相对高(这里说的是相对“被动”看广告的用户高)。
SEO 渠道的劣势
不能立刻能见效:你今天开始做 SEO,不可能明天网站就会开始有 SEO 流量。快的话,1~2 周你可能会开始有 SEO 流量;一般要持续稳定的有一定的 SEO 流量,至少是需要前期(2~4个月)下过 SEO 优化功夫后,才会实现的。
Online 广告投放
第二类就是出 Marketing 预算购买 Online 广告——这还是要耗费“钱”,一般很可能比第一类还要花更多。
广告渠道的优势
快见效,你直接出钱买广告了,当然流量就立刻开始来了。
如果广告是 PPC 类型(就是国内统一称为 SEM 的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由于用户来自搜索引擎,即用户是在有需求的时候主动搜索,转化率一般不会太差。
广告渠道的优势
长远来说,广告累积的费用肯定比做 SEO 要高。
如果是“被动”看的广告,一般转化率都会很糟糕,当然现在大家会听到很多跟程序化购买(programmatic buy)拉上关系广告,他们都说广告能够 Target 的受众很精准,甚至转化率高。其实“高”的定义,是指跟“纯被动”看的广告要高,而“纯被动”看的广告一般是指广告给谁看到是不预先考虑“收窄”受众的范围,所以多年以来造成“被动”看的广告转化率低。
企业可以有品牌,个人也可以有品牌
大企业已经有品牌,在搜索引擎里已经有很多用户会主动“搜索”他们的品牌。
但一般很多初期创业的公司,是这样的场景:拿着一个自己开发的产品(可能这时候产品才是第一个版本,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持续改进的),他们需要流量(新用户),用户来到后尝试用他们的产品,需要把这一批初期用户留住(留得住就会变成“种子”用户)。
初创公司/产品,搜索引擎上还没有人开始搜索他们,而且他们的“资金”其实不多,不适合去大量花费去购买 online 广告,这时候能做的包括:
- 部署好站内 SEO,前提是你的产品的载体中是有网站的,你都需要做好你“份内”能做的站内 SEO 优化。
- 赶快开始建立你自己的品牌。其实,产品能受你的用户欢迎(他们喜欢用你的产品),你才能开始建立口碑、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对的,好的产品,它是会(因为好的口碑)对引进新的用户有帮助的,更会对留住用户有帮助。
大头渠道比如 Google AdWords、Facebook Ads、Bing Ads 的用户量都非常巨大,不管你的产品是属于什么行业,只要有相对足够的投放预算去做广告,一定会获得一定量的新增用户。
效果与效率的下降
你也要明白,这些大头渠道的竞争都很厉害,你的直接对手、间接对手,甚至不一定是对手的企业,都会投放广告跟你竞争,竞争的结果有两个:
- 把你的营销成本(即获得新用户和新客户的成本)直接提高。
- 把你原本能获得的新用户或新客户的数量减少了。
以上两个结果就会直接导致你业务的收入降低。
于是,这种所谓四平八稳(或“稳妥”)的效果和效率都每年在下降,因为每一年一般都会有同行业中新的竞争对手加入去竞争这些用户。
规范化带来的高速规模化
四平八稳(或“稳妥”)的营销方式除了会因为营销效率降低(或其实是边际效益降低),而导致你业务的收入降低,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规范”化。
在当时乱世的互联网年代,很多 online 广告平台比如 Google Adwords 等,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整理出规范。规范其实就是一套百战百胜的打法,可以大量复制的打法,就是你可以用这套打法去优化卖衣服的广告,也可以给卖其他产品的广告做优化,基本上你自己填上某产品的名字就 OK 了,而且每次换了某产品名字后都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Facebook 广告刚出现的时候,比起 AdWords 的大量快速规范化,就来得比较慢,只是后来 Facebook 当然是把差距追得很接近了。
广告平台努力加速规范化的发展
现在(其实并不是现在,是早几年就开始了)很多广告平台的“打法”都有蓝图(Blueprint)了,连官方都会自己推出蓝图给他们的广告主去学习。
- AdWords 就是很好的例子,早年使用这个平台投放关键词广告,并做优化,AdWords 官方提供的教程是很有限的。
- AdWords 当时一直有个官方博客,博客大多数文章会说到他们平台的一些变化。AdWords 官方的教程是经历过每一年添加累积出来的,并且定期或不定期的把新的内容更新进去的。所以现在的网路营销从业者是比我们当时要幸福,到处的广告平台有写好了一大推蓝图教程,跟着操作,跟着优化,基本上出来的效果还是会不错的。我们当时是要自己摸索的,自己去思想的,然后再加上一些从官方能获取到又断断续续的信息去做优化的。
规范化也产生的问题
规范化也产生了问题,快速规模化。
只要你跟着官方的教程学习就可以做网络营销广告了,当大家都这样照着做,而且能很高效的去做,Google 当然高兴,因为在效率上大家都比较快速的把广告发布上线开始投放,快速的开始消费,这个肯定是 Google 和很多广告平台希望的,你在它们广告平台上就可以大量快速消费,它们收入就可以不断增加。
不幸的是既然大家都这么容易能够成为 online 广告优化师了,成为广告优化师是好事情,但就是因为大家都不太需要花上很大的苦工,就可以把 online 广告优化师要懂得做的基础优化工作都学会和做到了,导致各个企业做出来的结果就都会差不多,互相竞争就很厉害了。
一直以来对很多企业认为,SEO(搜索引擎优化 /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并不属于一种网络广告投放。当然,SEO 要带来的最终结果还是跟其他 online 广告要带来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用来拉新(即是给网站获取新用户)。
大部分企业每年都需要做营销计划,计划里有各种广告预算的估算,但因为大部分企业认为 SEO 不属于付费广告,就没有把 SEO 放在营销计划的“预算”里面。
- 其实懂的人是一定知道做站内 SEO,前端开发的工作/人/日是要耗费用的,只是一般来说比较难准确计算,就一直不会有太多企业把这部分的费用算进去营销费用。
- 另外一点是,当然站外 SEO 大部分也是需要费用的,有些竞争厉害的行业耗费在站外 SEO 的费用非常高的。
简单给 SEO 解释特性,可以先这样区分:
- 以前(旧)的 SEO 打法
- 现在(新)的 SEO 打法
以前的 SEO
前面都说过了,把网站的站内 SEO 做对了,做得合理了,基本上成功了一大半,甚至好运气的情况下你的一些网页已经在搜索引擎里获得比较高的排名了。只需要有目的性的去获取一些外链,一些重要网页也是会提升排名的,甚至排名也会蛮理想的。
你在搜索引擎中,当时的竞争对手比较少,高质量的对手也比较少,所以你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不需要通过大量人力资源(或者工具),也并不需要花费大量费用。
现在的 SEO
现在的 SEO 并不一样。
SEO 前期需要做很多的预备,首先需要有一整套 Plan(计划),在计划里你已经发现,要用到的费用还是不少的。你需要创造内容且内容是高质量的、丰富的,假如内容是介绍关于某一个行业的子话题,还需要把它讲透:
- 不能单单只有少量的文字,或只写一少部分的话题讲透,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子话题做支撑。
- 但是有了内容也不够,也是要做站外 SEO,现在的站外 SEO 竞争就更激烈了。
要制造出质量高,同时讲透,就需要有能手去写以及制造内容,这样也需要不少费用。当然站外 SEO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费用上也比以前的 SEO 要高很多了。
总结
首先 SEO 方法需要正确,还有 SEO 项目能不能做到你的目标要求,都是取决于:
- 有多少费用
- 需要给你创造高质量内容的写手的能力
所以其实很简单,同时也很难。
- 简单的是你能投入更多,SEO 效果(或其他获取流量的渠道的效果)就会更理想。
- 难的是因为企业本身没有能力去投入足够的资源给 SEO 项目,比如会有企业的站内 SEO(包括一些基础优化)都不太获得资源。
SEO 难做吗?
由于 Google 是一个全球国家数量覆盖率非常高的搜索引擎(Google 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排第一),所以这里介绍的 SEO 主要是指 Google SEO。当然,其背后的很多技术原理和市场原理,套用到别的搜索引擎上也是相通的。
选择做什么利基市场(Niche Market)的产品/服务,其 SEO 关键词也会有所不同。
SEO 关键词
你会问你的产品关键词能排名到 Google 的前 10 名吗?这个是很难说的,首先,不同的行业排名的竞争激烈程度会有所不一样,就算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底下的一个 2~3 级别类目的关键词,也许会相对容易排名。
当然,你也可以从关键词方面去做一个初步分析。
- 选好一个产品关键词后(不是品牌关键词),到 Google 上把前 10、前 20、前30 页搜索的网页 URL 记录下来。
- 给每个网页都检查一次其 SEO(on-page SEO),如果有时间就不只检查这 30 张网页,属于他们的网站整体都需要检查一次站内 SEO(on-site SEO),给它们每个都打分,比如网站A的 on-page SEO OR on-site SEO 是 6/10。
- 前10、前20、前30 页的搜索结果里的网站,判断它们每个是否属于“权重”高的网站(域名),比如,Wikipedia.org 就是 Google 认为有很高权重(authority)的网站,这主要是 Wikipedia.org 上内容的质量整体都很高。比如,SEO 信息行业里,SearchEngineLand.com 就是属于高 authority 的网站。
接着需要把查回来的信息分个类,可以按以下这样分类:
- 场景1(排名难度:最低难度):前30里并没有高 authority 的网站,并且少于10个网站的站内 SEO 优化是做好的。
- 场景2(排名难度:稍低难度):前30里只有1、2个高 authority 的网站,并且前10个网站的站内 SEO 优化都做得不错的。
- 场景3(排名难度:中等难度):前30里有少于5个高 authority 的网站,并且前15个网站的站内 SEO 优化都做得不错的。
- 场景4(排名难度:中高难度):前30里有差不多10个高 authority 的网站,并且至少25个网站的站内 SEO 优化都做得不错的。
- 场景5(排名难度:最高难度):前30里有超过20个高 authority 的网站,并且30个网站的站内 SEO 优化都做得不错的。
所以,越是往“5”的方向靠近的关键词,就是不该去竞争的。
注意:以上只单单用两个条件去判断其他网站的 SEO“强度”,并还没去检查这些网站/网页的站外 SEO(就是外链的质量和数量)。
以上的关键词初步分析其实是有好处的,比如当你还不很确定是否要做某个行业(或它底下的子行业)之前,你分析后得出的结果如果竞争非常激烈,很可能会考虑稍微换一个行业(或子行业);如果经常激烈程度还能接受的话,很可能就会决定继续大搞了。
然后定下一个 SEO 目标:
- 场景1(排名难度:最低难度):需要排名到前3位。
- 场景2(排名难度:稍低难度):需要排名到前10位。
- 场景3(排名难度:中等难度):需要排名到前20位,后续需要做更多的站外 SEO 优化去提升排名到前10位。
- 场景4(排名难度:中高难度):需要排名到前30位,后续需要做更多的站外 SEO 优化去提升排名到前20位,然后前10位。
- 场景5(排名难度:最高难度):不考虑能排名到前10位。
内容
因为已经选择了大搞,所以另外还需要看你打算肯为 SEO 配套多少的内容(或其他帮助),比如:
- 你的网站上只有产品信息吗?意思是,网站主要是纯电商性质,并不打算添加其他相关的内容(比如,用户 UGC 内容,或一些商品相关的教程内容)。
- 你网站上的产品有多少?是1个?10个?1000个?还是 10 万个以上,并分成至少 20~30 个类目。
- 你还有其他让你网站/产品曝光的渠道吗?可以是 online,也可以是 offline,只要有效果就可以。
如果你网站的产品很少,比如 1~10个,首先你的精力是能比较集中去把 10 个产品都做好内容,给 SEO 做的内容。这场景,你需要做深度,把一个产品的所有事情,能转换成内容的信息都想办法输出成内容,比如文字内容、图片内容、视频内容等,可以包括该产品的历史、使用教程、白皮书、配套产品的信息、同行产品的比较/比价、产品用后的评价(User Reviews)等。
如果是产品很多,比如 1000 个以上,甚至更多,遇到这种场景你肯定会有大量的内容是可以输出的,主要是有很好的分配精力,把最重要的前几个产品的内容优先做好、做全。
有更多的预算,跟 SEO 能做得更多有关吗?
做 SEO,并不是免费,也不可能是免费能做好的,因为你的很多竞争对手都会有预算,那些竞争激烈的行业的对手,一般预算就更多。
所以是否预算多,做 SEO 就更有优势?这个是当然的。
要做好 SEO,你是在做内容,也是在做 SEO。
做好 SEO 需要关注的7点
你做一个网站,决定了专注做大量的内容去吸引流量(用户)进来,需要借鉴以下的思路,你并非从 SEO 技术的角度去考虑,但是从内容 SEO 的角度来考虑。
(1)用户会关心的话题
你写的内容(文章),一定要有用户去搜索。一个行业的痛点、一些等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时候都是很值得去写成文章的,尤其能够在文章里做出个人心得的结论,并给予一些解决方法会更有效果。你要想想,若写的文章能给方法,用户看了后会有收获,或者觉得问题被解决了,那么他/她会开始记得你的网站(或者作者的名字)。如果你更厉害的话,能在同一领域里连续给出好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那么你的用户会认为你是这方面的专家,以后会多读你的文章,同时也会告诉身边的朋友来阅读。
(2)了解你的利基市场
如果不清楚写什么内容,你可能是不了解你选择的细分领域(利基市场),又或者你根本还没想清楚你的用户需求是什么。举个例子,假如你选择的行业比较冷漠,比如是化工行业里的某个细分,不过还是有内容可以写的,如原材料、某化工的标准、一些研发项目的进展、一些化学原理、一些化学的历史背景、一些行业内的有名气科学家、工厂、研究所等。比较热门的行业/细分,我就不需要提供例子了,应该都比较容易。
(3)图片的质量与优化
不只是文字内容,图片也很重要,用户看图片,搜索引擎也会收录你网站所有的图片(当然你要让搜索引擎爬虫能抓取到你网站上的图片)。第一点是,有图片(插图)的文章内容,如果图片能起到跟文字互补的作用,在质量上肯定会比纯文字的文章要高;第二点是,图片在 Google Images 能搜索得到。
(4)用词的考虑
一般写文字内容时,会用比较友好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口语化的文字表达,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用太过于“前卫/时髦”的词语,因为要从用户使用搜索引擎的角度去想,到百度/Google 去搜索,大部分用户都只会输入他们平时常用的关键词,并不会想到用很“奇异”的关键词去搜索。总之,用户搜什么,你就用什么“词”去写文章,肯定是没错的。
(5)用容易理解的形式去展示内容
文章里可能会需要解释很多复杂内容,此时可以多尝试把长句子拆分成几个短句且读起来更容易明白的句子。有时候如果适合,直接用列表表达,甚至用 table 形式表达更复杂的内容。用不同的展示形式,是基于希望能让用户读的时候更高效、更容易看明白。
(6)内容要把话题说透
文章的内容不能太简短,可能你的一篇文章的内容是给一条问题的答案,答案可能是一行文字就能解决了,用户打开页面马上获得一行答案,看完了就离开了。从搜索引擎(SEO)的角度来说,这种用户行为并不是理想的。搜索引擎其实希望用户到达了这个页面后,继续点击网页上的其他链接,进入另一篇文章(或另一张页面),并且有一定的停留时间(正常人阅读的时间)。所以,文章并不能太短。举个例子,问题假如是,温哥华在哪里?如果是两个人一问一答的形式,文章内容很可能用一行文字就搞定了:“温哥华在加拿大某某地方”。如果从搜索引擎的角度去考虑的话,你的文章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比如也同时提到温哥华属于地球的什么大洲,温哥华是什么气候,温哥华大概有多少华人居住,主要有哪几种语言,一些经济发展背景,甚至到温哥华旅游的话可以到什么地方玩等。
(7)其他语言
不管你写的是中文、英文、还是其他国家语言的文章,必须要保证拼写、语法、标点、大小写(英语)都不要出错,所以在发布文章前需要做好校对。
如果内容不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而是给英语国家的人看的话,会需要怎样打算呢?
一般来说,内容需要对口的是国内市场的用户(读者),我们中国人变成中文的内容是没什么问题需要担心的。
也有一些华人是会给国外市场(比如英语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编程内容,这时候的内容主要是英语内容,也有可能你是英语系毕业的,也可能你自小英语就不成问题,有这样的背景,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你的选择可以是:
- 找一个长期合作伙伴(甚至是合伙人),他/她的英语编写水平是需要比较高的,他/她必须担当起内容生成的角色。
- 长期跟 1、2 个英语国家居民合作,让他们给你生成内容。
以上我所提起到的,都还没有说到技术性的 SEO 部分,就单单从内容的角度去考虑,就已经有太多要做的事情了。
这是一个我自己执行过的真实的 SEO 案例,通过论坛去获取 SEO 外链和流量。
在 2002~2003 年期间我刚开始做 PPC(国内叫做 SEM)不久,同时也在学习 SEO,当时已经有不少 SEO 论坛,所以会经常访问这些 online 论坛,其中一个在所有 SEO 论坛当中特别有名气的叫做 WebmasterWorld.com。
当时,其他名气不及 WebmasterWorld.com 的 SEO 论坛,它们大多数域名都会用 SEO...com、xxxSEO.com 之类的,总之域名里包含了 SEO。
- 一个原因用户看到 SEO 在域名里、在品牌名称里会马上知道这个网站是关于什么主题的。
- 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当时做 SEO 的人士,考虑到论坛的 SEO 排名。当时,域名里包含了关键词“SEO”的话,大家都觉得会对 SEO 排名有一些帮助。
而 WebmasterWorld.com 的域名看起来不太 SEO,但其实里头的内容是真材实料的,介绍了很多建网站与 SEO 的话题,论坛里出现的用户,也曾经有很出名的 SEO 大师。
当时接下来的连续几年里,国外的 SEO 论坛越来越多,如 SEOChat 等,国内我记得也有一些,当中包括 SEOwhy 等。
当然很多论坛到了 2017 年,要不已经转型成其他的形式或做其他业务,或者已经关闭了。SEO 论坛因为时代的变化被 Social Networks(比如国外的 Facebook、Instagram,国内在手机端上的微信)代替了也很正常。
当时大多数 SEO 论坛的好处是:可以获取外链,做 SEO 的人都懂外链是用来做什么的,外链就是其中一个关乎 Google SEO 排名的因素。我当时有一个个人博客网站,所以也会经常尝试找论坛发外链。
从这些 SEO 论坛里会有几处地方可以获取外链:
- 个人签名(Personal Signature)——你可以在注册帐号后的个人页面(Profile Page)上添加签名,并在签名里添加你网站的网址。
- 论坛帖子——你可以在论坛的帖子对话里包含外链,但有一些运营比较严谨的 SEO 论坛,它们会限制发外链的权限。比如一些规则是这样的:需要注册某论坛多久后才给予发外链的权限,或需要在论坛里已经发过/回复过多少次贴子才给予发外链的权限,或你论坛帐号已经到了比较高的级别之后才给予发外链的权限。
更好的是,当中有一些论坛的帖子里你发的外链是可以一起把你需要的关键词锚文本也可以填写进去,这个关键词锚文本就是你在告诉 Google,被链接到的网站页面到底是关于什么主题的(关键词=主题)。
我当时在各个论坛里去添加外链的时候,也会去注意每个论坛的一些细节规则,比如:
- 添加的外链是否被 nofollow?如果被强制 nofollow 掉,对 Google SEO 排名就没有直接提升的影响力。相反的默认值叫做 dofollow,外链是对 Google SEO 排名是有提升的影响力。
- 某一些论坛过量发贴或添加外链,会不会被删贴,甚至被关帐号?所以频率和数量都需要去把握好,而且难度是每一个论坛都要自己的一套规则。这种底线的测试,我就尝试过测试到底了,当时我有试过被某个论坛暂时“屏蔽”发贴过一段时间,而且过往发了的帖子(和外链)都被管理员删了。
网站有很多种类:
- 有些网站是重内容型的网站,如博客、新闻消息。
- 有些网站是商品内容为主,如电商网站。
- 有些网站就是企业网站,内容非常少,展示的一般都只有少量的介绍和联系信息。
- 还有一些是一个小工具型网站,网站上能给解决一个特定的小问题。
一个网站并不一定需要为了讨好搜索引擎或 Google 去填满了内容,网站上也可以只有一个小工具,就是以上的第四种网站。
从互联网早年开始陆续就有很多小工具的诞生,而且都开发成 web-based(网页版),并不需要你下载或安装到电脑上,把小工具做成网页版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你访问网站。
几个有用的小工具的例子
一个查询一些技术信息的工具
你电脑/网络所使用的 IP 地址(甚至国家/地区),用户可能不知道怎样查询,一些网站就提供 IP 地址查询工具的网页版。
这类工具有一些还可以检查出你访问时所使用的 User Agent(一般简称 UA,或者是电脑上的浏览器名称/版本)。
这种工具一直以来都有存在,好处是大家用了后觉得还 OK 的话,以后还会不定期的回来重复使用,甚至用过的人还会给他们的朋友介绍这个工具,长期效果是会给你的网站带来流量。
你怎样去延伸进来的流量(用户)的价值?很多这类网站,他们在网页上直接放一些 banner 广告,比如通过使用 Google AdSense 广告去变现。
小网站只是一个“饵”。网站的主体其实另外是其他,比如是卖软件的,或者是一家 IT 公司提供他们的服务。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通过免费的小工具,来引进一批用户,这批用户很有可能会拉一些他们的朋友进来使用工具。小工具有了流量后,部分的用户也会留意到网站上提供的“主体”业务(比如,IT 服务、某个付费软件等),这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引流量方式。
类似的小工具还有给你查询域名 Whois 信息的网页版工具。
一个放在网站上的免费工具
另一个网页版工具是一个测试网站加载速度的工具。
它可以给用户输入他们网站的网址,工具给网页查询网页加载速度,并罗列出在加载网页过程中的细节和遇到的问题。跟前面提到的工具同一道理,用户用了一次后决定还 OK,以后是很可能再回来使用的。
例子有 webpagetest.org,当然它是可以延伸出其他的付费服务的。
一些给专门做 SEO 使用的工具
2010 年之前,大多数做 SEO 的都还很流行查询 Google PageRank,所以当时就有一些网页版的 PageRank checker 工具出现。
还有一些 SEO 的需求是查询网站外链数量、查询关键词的检索量等,所以就会有一些 Backlink checker、SEO Keyword Tool 的出现。
通过工具变现
当中有些工具是全免费,有些是部分提供了免费但要更多数据查询的支持就要付费,当然也有一些只有付费后才能使用的。
有一些工具要长期提供给用户免费使用是会产生成本的,所以工具开发者会同时考虑到怎样去给工具变现,变现的方式会有:
- 一般免费版本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比如会限制每天使用的频率/次数。
- 用户会希望能导出工具查询产生的数据,所以开发者可以限制查询后数据能导出的数量,或甚至免费版本并不支持数据的导出,需要支付后才能获得导出数据的权限。
网页版小工具网站的流量来源比较需要重口碑,长期来说流量会有所增长。
但也有短处,小工具网站由于内容上偏少,并不能学重内容的网站通过内容去获取,SEO,流量。小工具网站内容上偏少是会直接导致几乎没有太多的长尾关键词,所以并不能依赖大量的长尾关键词去从搜索引擎中获得流量。
从其他流量渠道去提升流量
我们要给一个 SEO 工具类的网站去提升流量,有以下好几种方式。
- 最直接的就是在网上找到 SEO 相关内容的论坛,去注册这些论坛,经常到论坛上与用户沟通、互动,甚至在论坛上发布问卷,必须要长期运营。
- 跟上面同一道理,去一些主题在讲网络营销的论坛注册并长期运营。
- 还是跟以上同一道理,去一些主题在讲 Affiliate Marketing(分销)的论坛注册并长期运营。
- 另一种论坛就是,论坛上的人群希望通过网络上的各种技巧去赚钱/变现,也去注册并长期运营。
- 到问答网站 Quora.com 上去寻找跟你工具及行业相关的提问,对适合的提问写解答,这样做就可以增加你工具的曝光机会。
以上都是免费的渠道,也同时是需要长期通过人力运营的流量渠道。
另一种模式是投放广告。
- 通过投放一些 Facebook 广告,也是可以获取一些合适的人群,主要是前期工具还没有变现能力的时候,或者是付费客户数量还比较少的时候,广告投放的预算就需要稍微控制下。
通过论坛营销的技巧
- 不管是 SEO 论坛,还是 Affiliate Marketing,当然到了其他人的论坛上,并不建议你马上就发你网站的链接,也不建议发广告(推广自己的小工具)。
- 开始时,需要先阅读每一个论坛的规则,了解有什么不适合做,了解到了什么用户“级别”可以做什么等。
- Online 论坛其实是很适合套用 Offline 的场景,比如多聊、多说话帮助其他用户,这样就会增加曝光。要当这个是个长期的运营工作,获得其他用户的信任后,接着的事情都会比较容易办到。
电商行业去做 SEO 站群的例子会比较少,一般来说做 SEO 站群的都是:
- 推广比较困难的行业,原因是很多渠道(或广告平台)都不接受整个行业或这类产品投放广告。
- 或者是长期处于竞争程度非常高的行业。
当时参与过的项目中,就有做过 SEO 站群,既然说是站群,就真的是需要搭建几百甚至几千个网站。
站群的前期策划
因为工作量还是很大的,所以首先需要做好策划,这样就能够比较好的去跟进整个项目的进度,对效率也会有所保障。
在策划整个“大规模”SEO 站群搭建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如下内容:
- 用什么托管(Web Hosting)?或者近几年流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 使用多少个 IP 地址,或 IP 地址段?
- 站群中的网站,需要区分为多少个层级?
- 每个网站的页面数量是多少?
- 站群中的网站,内容主题都是些什么?需要多少个大类的内容主题?每一个网站选择去优化那些关键词的排名?
在策划里的第二阶段还有需要考虑:
- 每个网站的外链数量是多少?
- 站群里的网站,外链需要从谁链接给谁?
站群内容创造的思路
假设是给游戏行业做 SEO 站群,比如赌博游戏(即线上赌博游戏)。
为了获取 SEO 流量,内容主要包括游戏攻略:
- 你提供 21 点游戏(Blackjack),首先内容可以提供 Blackjack 的规则。
- 接着可以提供怎样玩 Blackjack 的攻略作为内容,并且写教程教大家怎样玩 Blackjack 才能赢(或叫做怎样把输掉的风险降到最低)。
- 甚至可以提供更偏一些的内容,如 Blackjack 的历史或来源。
所以一款卡牌游戏,内容创作或采集上是可以有不少的。
当然每一个游戏你都可以按以上的方式去创造内容,包括轮盘(Roulette)、百家乐(Baccarat)、老虎机(Slots)等。
以上的游戏,一般会被部分人认为比较靠运气多一些的类型。
赌博游戏里还有 Poker(扑克)类,其中一种是 Texas Hold'em Poker(就是德州扑克),大多数玩德州扑克的人认为,玩德州扑克要赢得多,是要靠技术的。德州扑克中的技术其实就是你玩的时候在什么情况做什么选择,而经验好或技术好的往往在“选择”的过程中会做得比初学者更好,所以老手玩德州扑克时赢的机会就更高了。抓住这个点后就可以按照之前说过的方式给德州扑克创造新内容。
给这种老牌游戏做 SEO,坏处是互联网上已经有大量这样的内容,别人都把大多数的游戏做过 SEO 网站、站群了。好处是由于已经有大量内容,你就算是新做一套站群,通过使用互联网已经有的内容去做二次编辑,对效率上还是会有帮助。
德州扑克也只是扑克(Poker)游戏当中的一种,而且是比较出名的一种,还有很多其他“变种”的 Poker 游戏,它们的规则会跟德州扑克有一些都不一样,内容创造上是可以给初学者对每一种扑克游戏都写一套完整的游戏规则、完整的攻略等。
网站内容的创造,这样就有了大方向。
站群中网站类似分布的例子
以下是一个有 1000 个网站的站群项目例子,可以将网站类型这样分布:
- 一共 1000 个网站
- 内容方面是要按游戏类型的
- 20 个通用类扑克网站
- 20 个德州扑克网站(部分是规则类,部分是攻略,其他是两者混合)
- 20 个其他扑克类型的网站
- 20 个 21 点网站
- 20 个百家乐网站
- 500 个中每个游戏分别用上 20 个网站
- 剩下其他 200 个网站随机分配给不同游戏,或者写一些比较通用的内容
第一个要做的决定的站群要区分多少层级,可以是三层,也可以是更多,我们就按三层的方式去说明。
以德州扑克为例子,搭建一个德州扑克主题的网站(叫做 B1),这个站的层级我们叫它 B。
B 的上一层是一个 A 层级,这个 A 层级中有一个网站(A1),它的内容是包括了所有扑克(Poker)游戏,也包括比如 Omaha、Seven Card Stud、Five Card Draw、Razz、Omaha Hi-Lo、2-7 Triple Draw、等扑克游戏。A 网站就是一个所有扑克游戏教程信息的综合网站,并不听过游戏本身,全是信息。所以,内容大多数是以文章的形式,文章里也会匹配上适当的图片、视频(Youtube)等。教程中再分为各个游戏的规则、各个游戏的攻略等。
德州扑克(B1)并不是 B 层级中唯一的网站,B 层级中还有其他扑克游戏的独立网站,比如 Omaha 主题就单独是一个网站(我们叫它 B2),还有其他扑克游戏比如 Seven Card Stud、Five Card Draw、Razz、Omaha Hi-Lo、2-7 Triple Draw等,都单独的搭建独立网站。这些网站在 B 层级中就是 B3、B4、B5、B6、B7、B8等。
B 层级的下一层有 C 层级,C 层级中有 C1、C2、C3 等网站。
而 A1 并不是 A 层级中唯一的游戏综合网站,还会有 A2、A3 等。
A、B、C 总共 3 个层级,全部网站都是信息类网站,内容都是游戏的攻略、规则。
他们的链接关系是:
- C 层级中的网站给 B 层级提供外链。
- B 层级中的网站给 A 层级提供外链。
- A 层级中的网站给主站 M1 提供外链。
M1 是主站,属于级别最高的网站,接着是 A 层级的网站,然后是 B 层级的网站,最后是 C 层级的网站。
大部分,甚至所有的链接,都是单向链接的,都是从低级别的网站外链到高一级别的网站。
有些情况和有些行业,你发现会有很多内容可以制造,所以它们是有可能有更多层级,比如在 C 层级下面还会出现 D、E 等层级。
以上这个案例,它其实也可以没有 C 层级,把最低的一个层级让给 B,主要要看每个层级能否合理的创造出内容,并合理的把内容分类好。
站群中的每一个网站都需要:
- 域名(Domain Name)
- 主机,即站托管服务商/空间(Web Hosting)
站托管服务商列表
以下是网站托管服务商/空间(Web Hosting)的列表。
- SiteGround.com
- InMotionHosting.com
- GoDaddy.com
- HostGator.com
- BlueHost.com
- DreamHost.com
- iPage.com
- iPower.com
- WebHostingHub.com
- eHost.com
- WebHostingBuzz.com
- Pagely.com
- UK2.net
- MyHosting.com
- Site5.com
- JustHost.com
- MediaTemple.net
- A2Hosting.com
- GreenGeeks.com
- HostMonster.com
- 247-Host.com
- HostNine.com
- HostPapa.com
- HawkHost.com
- Eleven2.com
- ASmallOrange.com
- FatCow.com
- Arvixe.com
- HostWinds.com
- EukHost.com
A、B、C 层级的站群
通过以上几乎任何一个网站托管服务商,你都可以购买并注册域名,接着就是给网站购买托管空间。
其他在 A、B、C 等层级的网站都可以去使用以上的空间,也最好混着使用,比如 C1、C6、C8 站放在 Site 5 空间里,B5、C11、C14 站放在 HostMonster 空间里,大概就是这样混着用。
A、B、C 等层级的网站选择服务商随机提供的 IP 地址就可以了。
主站
有一种比较高级,稳定性很高的主机,也给配上独立 IP 地址(Dedicated IP),可以给你重要性最高的主站 M1 使用。
主站在托管方面,在费用比较充裕和技术比较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用云端主机,比如 Amazon 的 AWS、Digital Ocean 甚至 Linode。
需要用到云端主机搭建网站就需要多一些技能,包括:
- Linux 的 Commands(主要的一些命令行使用)
- 数据库的安装与维护 (比如 MySQL)
- SQL 语句编写
- 一些 PHP,假设你选择 PHP,起码需要在你主机上安装 PHP 去运行网站,另外如果还选择了 Wordpress,有时候 PHP 也会需要用到。
- WordPress 或其他的 CMS(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的安装和使用。
要大批量的搭建站群网站就需要工具,而最主要的一个工具就是一套方面发布内容的 CMS(即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 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WordPress 是免费的、开源的软件(CMS),可以用来搭建不同类似的网站。
WordPress 还可以在功能上有非常多的延伸,叫做插件(Plugin),这些插件有免费的、也有付费的。免费的并不一定代表不好,付费的也并不代表非常优良,主要是看你功能的需求具体是什么,再去选择适合的插件。
在你所购买的网站托管空间里安装好 WordPress 后,接下来必须通过插件强化 WordPress 网站的某一些特定功能。
插件的品种
第一种
WordPress 的免费插件——最直接的方式是安装并使用 WordPress 的免费插件(Plugins)。好处是能够快速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需求,无需技术开发介入(很多 WordPress 插件的安装都只需要一键安装就行了),而且,这些插件都属于免费使用的。
第二种
WordPress 的免费+付费插件——也是很直接的方式,好处也是快速能够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需求,无需技术开发介入。当然有某些插件能实现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所以它们的开发者是会收取使用插件的费用,一些插件是一年一付的(或每个月多少钱),一些插件是一次性付费的(永久使用)。
第三种
在 WordPress CMS 上进行二次开发,相对比较麻烦的方法,但可以满足一些特有的自定义功能需求。如果用插件能解决,就不建议进行二次开发,除非你(或你的开发者对 WordPress 和 PHP 非常熟悉)。
注意
既然用插件(尤其是特别多的免费插件),就需要自己去负责各个插件的版本更新,有些插件会有定期更新;有些更新的时候你下次登入 WordPress 帐号里会看到,你就需要自己去按键去把它们更新。不定期更新并不是不可以,就是可能有些新功能用不上,也有可能网站安全会有漏洞,所以还是要注意定期更新。
插件介绍
增强 WordPress 网站功能的插件有很多,这里先介绍部分比较常用的。
All-in-one SEO Pack
用 WordPress 做网站还是要关注把站内 SEO 的一些基础做好,你要做好每张页面的页面标题、meta 描述等,就需要用到 SEO 类的插件,这是其中一个常用的 SEO 插件,有些 WordPress 的安装上是自带的。
Yoast SEO
它也有付费的部分,一般用免费的部分其实已经能解决最基础的 SEO 站内优化,All-in-one SEO Pack 和 Yoast SEO 两个插件,你只需要安装和使用其中一个。
Google Analytics by Yoast
网站用户监测工具来说,一般会按照免费版本的 GA(谷歌分析),安装 GA 的一个方法是自己在 WordPress CMS 的 footer 文件里添加 GA 监测代码,另一种是通过这个插件安装。
Contact Form 7
即表单功能,你网站提供比如 newsletter 的订阅,或联系表单,或甚至一些 B2B 业务都喜欢的 lead generations,都适合使用这个插件。
MailChimp for WP(MailPoet)
当你的 WordPress 网站有用户开始订阅 Newsletter(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给你提供他们的邮箱了),你就需要这个发送邮件的插件。用之前需要注册并开通一个 MailChimp 帐号。
AddThis
是个 social 类型的差距,可以给你网站上添加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的一键分享按钮;它提供非常多的 Social Networks 的一键分享,你需要从它的列表里选择你需要的。
SumoMe
它是一个提供多功能的差距,当中有一个是 Share,跟 AddThis 类似,可以给你网站上添加 Social Networks 的一键分享按钮。另外有个 List Builder,提供浮动弹窗表达功能,可以用来做 Newsletter 订阅表达。当然还有其他功能组件,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Related Posts
如果你 WordPress 网站有用到博客的部分,就可以考虑这个插件,一般很多博客文章的下方会罗列一些跟本文章相关的文章,这个插件能让你预先设置好什么跟什么文章是相关的,然后当你发布新文章时,就会给关联起来,并在文章底部罗列 Related Posts(相关文章)。Related Posts 是包含在 Jetpack 插件里的,你需要先安装 Jetpack。
BJ Lazy Load、WP Smush.it、W3 Total Cache
WordPress 网站性能方面,可以选择这几个插件:BJ Lazy Load、WP Smush.it、W3 Total Cache。另外通过 P3 (Plugin Performance Profiler),你可以检查哪些插件拖慢你 WordPress 网站的性能
做网站(不管你的最终目的是做个电商,还是信息分类站,还是其他类型),肯定是需要选择/注册一个域名。
选择 .com 域名
能有条件选择域名的时候,一般会选择使用 .com,即 xyz.com、example.com。
几个美国的大网站
这 4 个是国外(美国)的网站,而它们的后缀都使用了 .com,并没有使用美国自己的 .us 后缀。
- amazon.com(亚马逊-电商网站)
- ebay.com(C2C 网站,多年前开始时完全是 C2C,当然后来也添加了 B2C 的成分)
- expedia.com(酒店/机票预订网站)
- walmart.com(沃尔玛-超市网站)
几个中国的大网站
接下来这 4 个是国内的大网站,全部也是使用了 .com 后缀,并没有用到中国自己的域名后缀(.cn、.com.cn)。
- jd.com(京东——电商网站)
- taobao.com(淘宝——C2C 网站,多年前开始时完全是 C2C,当然后来也添加了 B2C 的成分)
- ctrip.com(携程——酒店/机票预订网站)
- yhd.com(一号店——超市网站,当然跟美国的 Walmart 相比,一号店是比 Walmart 更 online 的超市)
其他域名后缀的选择
还有其他选择比如 .cc、.net、org,一般这些都是在最适合的 .com 域名注册不到的时候才会考虑。
用到非 .com 后缀的其他情况是国家级别的域名,比如你是美国的企业(或首先关注美国市场),你很可能会先注册一个 .com 域名,而你需要一个对应中国市场的中文站,就用 .cn,如果是南非站,一般用 co.za。
比较另类的域名
举一些真实例子,都是属于比较有创意或另类的域名。
del.icio.us 是个网址/标签分享网站,是它一开始的时候用的老域名。其实是当时注册时,delicious.com 拿不到,就先注册 icio.us 域名用起来了。注意它后缀是 .us,是美国(US)。后来过了好几年这个站被 Yahoo 收购,再去买了 delicious.com 域名,才光明的把 .com 用起来。
当中有趣的是,创始人很有“想象力”,注册 icio.us 域名,再把网站部署到 del 二级域名(sub-domain),访问时就变成了 del.icio.us。
另一类例子是 im、.name 后缀,比如国内的石墨网站就用起了 shimo.im (格式是 xyz.im),虽然一般我们看到使用 .im 的会是有些“个人”网站,拥有者把他们的名字做了网址,类似这样:yourname.im。
不带 www 的域名
比如,ABC.domainname.com 中的 ABC 就是二级域名(sub-domain)的部分。有些网站(尤其是 IT 类)会干脆去掉二级域名的部分,它们前面的 www. 没有了:
https://stackoverflow.com/
https://github.com/
整个域名看起来就会简短些。
什么样的域名最理想
总体来说,选择域名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
- 域名尽量短。
- 让用户容易记忆。如果是对口海外用户的网站,能用全写英文字就用,不行的话,可以选择一个本来就没有任何意思的名字。
- 如果是中国的网站,用拼音、甚至拼音首字母,肯定会比用英文的更容易记忆/方便。
你的网站有需要对应多个不同语言的国家/地区,其实就等于有多少个语言,你就需要有多少个网站。
选择不同的多网站策略,也会对网站 SEO 有所影响。
多语言或多国家的网站有三种策略
1. 目录(Directory 或 Folder)
例子:
- xyz.com/——美国站(用户看到的是英文的美国站)
- xyz.com/cn/——中国站(用户看到的是中文的中国站)
- xyz.com/uk/——英国站(用户看到的是英文的英国站)
- xyz.com/jp/——日本站(用户看到的是日文的日本站)
- xyz.com/za/——南非站(用户看到的是英文的南非站)
优势
放在“目录”的做法,部署多语言/多国家的多个网站时很方便,大家几乎都可以用同一个网站模板,换上各自的语言,全部放在同一个机房的服务器上就足够了。
劣势
所有站都需要放在一个服务器机房里,这样中国站就不能单独用中国 IP 地址,美国站也不能单独用美国 IP 地址等。所有网站只能选同一处的 IP 地址,比如美国 IP,这样会造成比如中国的用户访问中文站(xyz.com/cn/)时,网页加载速度未必够快。
2. 使用二级域名
例子:
- www.xyz.com——美国站
- cn.xyz.com——中国站
- uk.xyz.com——英国站
- jp.xyz.com——日本站
- za.xyz.com——南非站
优势
服务器可以选择放在个别的国家的机房里。比如,中国站放在 .cn 二级域名就能部署在中国的机房里,中国的用户访问网站肯定会更快(比起访问在欧洲或美国的机房)。
劣势
看来也没什么劣势,其实就是做 Marketing 的时候,域名读起来比较麻烦(比如 cn.xyz.com),相对是 xyz.cn 的话就比较容易记得。
3. 多国家域名
例子:
- www.xyz.com——美国站
- www.xyz.cn——中国站
- www.xyz.co.uk——英国站
- www.xyz.co.jp——日本站
- www.xyz.co.za——南非站
优势
服务器可以选择放在个别的国家的机房里。
这种做法对外做 Marketing 看来是比较方便的。
劣势
这种行政起来最麻烦,开始的时候,你要到每个国家去注册独立的域名,包括 .cn、.co.uk、.co.jp 等,每个都是一个单独的域名。
对 SEO 的影响
如果你做过 SEO,尤其是海外 Google 体系的 SEO,肯定是会经常用到 Google Webmaster Tools (GWT),后来改名叫 Google Search Console(GSC)——这个就是谷歌提供的官方站长工具。
之前说过三种方式设计多语言/多国家的网址。
1. 使用目录(Directory 或 Folder)
比如:www.xyz.com/uk/。
这种目录类型的网址(www.xyz.com/folder/)过去是不能在谷歌站长工具里直接提交的,原因是 GSC(前身 Google Webmaster Tools)并不接受目录事态的网址。
但后来 Google 意识到有一些网站一直都用子目录去区分国家/地域或语言,所以就干脆把 GSC 改成接受以目录提交独立网站(www.xyz.com/folder/)。
为什么 SEOer 要选择这种用子目录?因为主域名(www.example.co.uk)的 PageRank(或后来普遍叫做 Link Juice),是可以直接传递给目录(www.example.co.uk/folder)。
2. 使用二级域名(sub-domain)
比如:uk.xyz.com。
这种其实一直以来都比较被认同为是独立网站,而且这两种在早年的 GSC 里也是被当作独立网站。
在 Google 的站长工具里,你是可以把 uk.xyz.com(留意是个二级域名站)直接提交给 Google 的搜索引擎去收录。
主域名(www.example.co.uk)的 PageRank(或 Link Juice),并不可以直接传递给二级域名(uk.example.com)。
3. 使用国家级别后缀域名
比如:www.xyz.co.uk。
正常的 www.xyz.com 或 www.xyz.co.uk 都是可以在 GSC 里直接提交。
主域名(www.example.co.uk)的 PageRank(或 Link Juice),是不可能直接传递给新域名(www.example.com.hk)。
总结
- 尽量选择 .com。
- 考虑域名是否容易做 Marketing。
- 域名尽量短,让用户容易记忆。如果是对口海外用户的网站,能用全写英文字就用,不行的话,可以选择一个本来就没有任何意思的名字。
- 多语言/多国家的情况,考虑是否需要直接传递 PageRank。
- 多语言/多国家的情况,考虑有否需要使用多个(或跨国家的)IP 地址,或托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