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 紫严导师课程实践总结

2018年,感恩遇见导师。6月上海课程,10月台湾课程后,在向前走的过程中偶尔回头看,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有这么多改变。

1.化繁为简,一门深入。在遇到导师之前,自己就像个贪玩没有常心的孩子,兴趣广泛却不过只是三分钟热度:看似什么都知道一点,实质却什么都不精通;无脑报名各种网课(却从没有学过或坚持到底);朋友们推荐各种课程或产品,常常都是没有判断力的浪费。遇到导师后,刚开始也一度自我怀疑:这次又能坚持多久?然而,导师的智慧、教导、叮咛却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慢慢影响了我,日常之一便是温习导师的书籍、音频、上课笔记,越来越发现其中深藏巨大的宝藏和智慧。"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此生有幸能遇到导师,能学习善知识,是莫大的福分。

化繁为简的另一种体现,是对物质的“断舍离”。除了上面提到,“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陷阱的精神焦虑综合征,另一方面是对物质、奢华生活欲望的减少。导师教导:“买不起用不起”,努力攒第一桶金。从前生活中,衣服、包包、化妆品、珠宝首饰、美食、旅游等等,似乎都是“必备”,好多都还是全新,囤积着就过期了,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资源。现在,牢记导师的话,一年不“剁手”(发现过去买那么多衣服这一年依然都穿不完!),定期“断舍离”,不仅神清气爽,而且在这过程中做过的一些捐赠慈善,例如带领团队在公司内部连续两年为四川阿坝儿童和孤寡老人筹款、捐赠衣物、读书用品。于是我开始反思: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是幸福的来源?如何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我还可以做哪些?......导师的尊尊教诲,如星星之火,在生活的实践和修行中,不经意间种下的种子终会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2.用心用爱,圆满人际关系。最大的改变是和父母的关系改善。因为少年离家求学,养成了独立自我的性格,对旁人挑剔、包容度低。回国这么多年,直到上导师课程之前,几乎无法和父母在同一屋檐下平和相处超过一周,尤其是和母亲时常因为话不投机半句多,分分钟“针尖对麦芒” ,火星撞地球般炸裂。母亲和父亲也时常有不停的拌嘴吵闹,针锋相对。

自6月上海课程回来后,不知从何时起,我在父母亲唠叨、“唐僧碎碎念”的背后,突然看到并体会到了满满的爱,那种无条件为子女付出,担心、操心、不舍得女儿受半点委屈的心意,只是在他们经历的那些年代,不曾懂得如何把爱表达出来罢了。包括父亲和母亲之间,因为我看到了他俩拌嘴的背后,实则是对彼此的关心和爱意,变用俏皮的“爱意翻译”语言,把彼此之前的隔阂消融,最后变成他俩联合起来对我这个女儿进行“男女混合双打”来笑着数落我的不是。从最开始一家人无法共处超过一周,到一周内一到两次拌嘴,到欢声笑语共处一周,再到现在一家人开心共度一个月多,我深刻体会到导师说的“活在爱中”的安定幸福感。

其次,是周遭人际关系的改善。其中深刻感受之一,就是开始能耐心聆听对方的想法、需求、喜好,并站在对方立场上,真正思其所思,想起所想,被人笑称“肚里的蛔虫”,其实区别不过是“用心”。再者,从前对不喜欢的人充满了评判和厌恶,看到的都是无限放大的负面和对抗情绪,从而造成内心太多的能量消耗。现在学会从讨厌的人和事之间,欣赏和学习其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或不愿意面对的阴暗之面。当心念转变,人开始变的轻松、不拧巴,与周遭人际相处也更和谐。例如,从前对老板的对抗和不屑,变成虚心接受和学习;对某些不懂装懂、满嘴跑火车、爱自我标榜、溜须拍马的同事,转念学习他(她)们胆大勇气,面对任何情况都迎面而上;面对别人误解、口舌,从开始的震惊愤怒,到反思自己是否还有处理不妥的地方,是否还有完善自己的空间,点点滴滴都是微小的改变。

3. 轻松,觉知。从前的自己特别紧张焦虑,给自己很大压力,要求完美,容易陷入情绪和惯性模式打转。不知不觉中,现在的自己开始慢慢放轻松下来,不再那么较真、完美主义,然后就回发现周围的人也开始变得easy 且相处和谐愉快。

当情绪和事件来临时,从“不知不觉”到现在“后知后觉”,仿佛如在岸边冷眼观看一幕又一幕由情绪、欲望、执念自导自演的戏,在这过程中也开始慢慢开始去深度思考,尝试去更了解自己。希望在精进修行中,可以从“后知后觉“再变得“先知先觉”,更多了解自己,从而真正的“爱自己”。

"当我们心中先有‘爱’,自然有能力发现与遇见爱“。- 《缘来,我爱你》by 紫严导师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3-04 紫严导师课程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