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高手低,到怀才不遇

经常“陪太子读书”的职业家长,经常会发现小朋友有这样的通病:很多题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笔者在教同学们程序设计时也发现类似的问题。很多同学就是不爱自己动手做,看着现成的程序样例,一看都懂,还能分析、讲解得头头是道。可是始终不愿自己动手再做一遍。事实上一旦被逼着非得动手做的时候,就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很多问题,恰恰是自己先前讲解时“头头是道”的部分。

对于“一看就懂,一做就错”的题,我们经常会简单的归结为:“孩子什么都懂,只是做起题来就爱粗心”。借用陆游老先生教育小儿子子聿时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根结,便是大家常说的“眼高手低”。看着“懂”的东西,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同时认为,这个“掌握了”的思想可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了。可亲身一做,便发现疏漏很多,原来细节无处不在。

对于正在读书的朋友来说,“眼高手低”可不是一件好事,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它正直接导致我们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凯恩思说过: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康奈尔大学杜宁(Dunning)与克鲁格(Kruger)教授曾经做个一个实验:他们找了一群康奈尔的在校学生,然后对他们的“幽默”、“语法”、“逻辑”等几项能力进行了测试。之后,再让参试者进行自我评估,结果是,成绩最差的那些学生对自我水平的认知偏差最大。成绩处于末尾12%的参试者,认为自己的百分比等级至少是67%。越差的人越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无法认知自己真正的能力。

这就是著名的杜宁-克鲁格效应,越差越牛逼,越强越谦虚。越是强者,越能认识到自己仅仅认识到了这个世界、这个领域的一部分,做事越谨小慎微,对自己评价时越倾向于低估;而反过来,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当然他们不认为这样),越觉得自己了解了事实的全部,常常对自己的水平高估。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相类似的效应,叫做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人有一种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过实际水平。比如:我们说,接近90%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之上。当然从宏观上来看,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但落在每个人身上的事后,却明明感觉是这样,所以路怒症这么多。一方面是心态和规矩意识问题,一方面是认知问题,路上出的问题都是其他司机造成的,因为我的水平没问题,XX的都是别人。


当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喜欢把数学、物理、编程等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书籍,当小说书阅读时,殊不知,我们的“眼”正往“高”处在走。任何一道数学题的情节比起“哈利波特”,可谓波澜不惊。眼在高处,便觉得这些都很Easy。“眼高手低”的现象说明了一个人思考力水平、执行力水平与他的某些悟性能力和潜意识极不相称,或者说他的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 “眼高”说明一个人具备了某些零散的能力,正因为这些零散的能力高出了一般,所以能出现“眼高”现象;“手低”说明由于这种零散的能力没有形成系统性,缺乏完整性和一致性,因而制约了能力的整体发挥,出现了 “手低”现象。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思考力体系,那么他的能力不能从整体上发挥出来,就会出现“眼高”和“手低”之间的矛盾。

其实,很多人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时候都会有一些思想火花的碰发,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火花能形成燎原之势,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和不朽的作品,有些人的思想火花只是星星点点昙花一现呢?这与一个人所形成的思考力体系的完善性和完整性程度有关。

长期习惯于“眼高手低”的人们,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别人的眼光。学习时代养成的习惯,在职场也会这样惯性运动下去。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开放、透明的年代,没有什么知识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东西,80%都可以在百度或者谷歌前10页找到答案。知识是学生时代比拼的利器,而进入职场,真正武装自己的则是实践中亲手积累的经验技能和才干。


很多事情,想着都是简单的,小学生们经常会考虑,今后是去清华还是北大,是当科学家还是宇航员。直到自己谈婚论嫁,亲自掏钱买房的时候,才会深切体会收入的杯水车薪。

在职场中迷茫的年轻人比比皆是,给个时间听他们倾诉,大多鄙夷周围一切,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怀才不遇,能做的不愿做,想做的又没有机会去做。事实上,成功者往往只是今天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观念制造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教育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但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好习惯,从和自己过不去做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眼高手低,到怀才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