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4-读书笔记-第一章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分三步:秀才、举人、进士。(P2)

2.童生:未中秀才的读书人,不管年纪多大,在当时都只能被称作“童生”。(P2)

“行年八十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真是书生。”(P2)

3.五经,指“诗书礼易诗经”。(P4)

4.曾玉屏一生有“三不信”,不信看风水的地仙,不信医生,不信和尚道士,只信人定胜天。(P5)

5.秀才考试分为三关:县试、府试和院试。(P5)

6.《聊斋志异》描述科举,“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恍,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P6)

7.大清顺治九年(1652),给考试定了“六等黜徒法“。文理平通者列为一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为四等,文理荒谬者列为五等,文理不通者列为六等。(P7)

8.”资质之陋,众所指视“。(P8)

9."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P8)

10."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P8)

11."联捷",中秀才之后马上中举人。(P10)

12."早售",明清两代,进士的平均年龄为三十八岁,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算”早售“。(P10)

13.一甲进士分为状元、榜眼、探花。(P11)

14.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是也能走通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走不通的科举路,可见只要努力,天底下没有任何事是做不成的。(P12)

15.”尚拙“:崇尚笨拙。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P13)

16.曾父的教学方法: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P13)

17.笨功夫的好处: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进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P13)

18.”拙诚“,人以伪来,我已诚往,不玩心眼。(P13)

19.”结硬寨,打呆仗。“(P13)

20.曾国藩:”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P14)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04-读书笔记-第一章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