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看了30本书,推荐这10本

疫情期间,在家呆了两个月。无处可去,只能让灵魂在古今中外的纸堆里穿梭。读了30本,推荐这10本。

1、《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高铭。

这本书完全可以一口气读完。

作者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诸多神秘机构,得以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最终产生了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它以真实的笔触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独特而不乏深刻的所思所想,很多让人脑洞大开,引人深思。

确实,很多时候,天才和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本书涉及有关人体、心理学、哲学、生物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学、符号学、玛雅文明及预言的震撼探讨,逻辑古怪又自洽,非常过瘾。


2、《怪诞心理学》,理查德•怀斯曼。


“英国大众传播心理学第一教授”理查德•怀斯曼巅峰之作。

理查德•怀斯曼采用搞怪实验+科学结论的方式,进行了各种前所未见、匪夷所思的搞怪实验。

有些真叫人拍案叫绝。

想到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群天真的人,用一种非常正经的态度,做着一些不那么正经的研究,便觉得有趣。


3、《在红楼梦中读懂中国》,闫红。

“中年之后读红楼,像是在雪后看风景,更乐于欣赏的,是枯索处的各种滋味。”

闫红老师有3本书是解读《红楼梦》的:

《误读红楼》让我眼界大开,《十年红楼梦中人》略为平庸,如今这一本笔触委实老辣深邃,是中年人四十余年人生阅历酿出的清冽的酒。

果然,不同年纪读《红楼梦》,都能读出不一样的况味。

闫红老师将《红楼梦》与现实人生打通,体现了作家对于人生、职场、情感和人性的深刻体验和种种体恤。

人生在世,我们的生命形态大致相同。

有时候我们是宝玉,在一片稍纵即逝中试图抓住一切美好,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是贾政,人到中年,压力倍增,却无处说,更无法说,只能暂时躲在下班的私家车里,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父母亲;

有时候我们是宝钗,为了让自己融进团体的圈子,拼命跟所有人搞好关系,到头来,怀疑自己这样做的意义。

人,应该怎样活?或许,在闫红老师这本书可以窥见一些答案。


4、《醉里挑灯看红楼》,刘晓蕾。

从一个人的文笔之中,是很能跟她的内心对话的。

刘晓蕾老师身为大学教授,文字纵横捭阖,旁征博引,看得着实带劲。她把人性、人情世故、个人生存的意义、梦想等一一道来。

从中可窥见作者深厚扎实的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还有那一份对凡俗之人的体恤和温厚。

比如,她纵使不喜宝钗,也能平和地去体谅,并且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让我发现了一个与他人解读完全不一样的宝钗。

是的,世人皆苦,无论是带着一双上帝之眼,还是带着一颗佛心,都是每个人在世间的自我参禅。

这也正如蒋勋所说,把《红楼梦》当作佛经来读,从而照见自己,照见众生。


5、《微尘众》,蒋勋。

“我喜欢《金刚经》说的微尘众,多到像尘沙微粒一样的众生,在六道中流转。很少有一本书像《红楼梦》,可以包容每一个书中即使最卑微的角色。”

这本书选取了《红楼梦》中的几十个小人物,讲他们的悲欢离合,正如生活中的每一个我们。

是的,每个人都是一颗宇宙,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来去因果,生命本无贵贱之分。

蒋勋老师的文字总是那么清丽流畅,浅白无碍,但细细品味,总觉余味绵长。


6、《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陈坤。

陈坤在这本书里讲述了带领着团队行走西藏的故事,还有自己前半生的林林总总。

他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年少凭《金粉世家》暴得大名,膨胀过,终究沉静了下来。

自卑过,骄傲过,然后内省,积淀,人生也往纵深处发展,于是愈来愈深厚。

人活到30岁以后,清醒自觉,谦卑沉静,实在太重要了。


7、《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

第一次读村上的《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是在高一,在一大堆《红楼梦》和民国作品里突围出来的村上君,让我诧异了很久:这都什么玩意儿?!

莫名其妙的奇遇,莫名其妙的人,莫名其妙的陌生地,还有突如其来莫名其妙的xing爱,非常冲击大脑。

当时看完就丢了,直到时隔十几年重拾这本《海边的卡夫卡》,这才略懂。

卡夫卡是每个成长中的我们,经历过童年或少年的痛,而今又要经历青春的蜕变和阵痛。

年少的时候,我们总是自命不凡,在自卑和骄傲之间荡着秋千。有时候我们信心满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有时候又失意彷徨,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我们在历史的横坐标和地理的纵坐标里试图丈量自己的位置。

所以,青春总要有一场出走,“经过古旧的街区,穿过作为防风林的松树林,爬过防潮堤来到海岸。皮肤几乎感觉不出风。”

只有独自爬过一段荆棘丛生的路,蓦然回首,方才知道那才是成长。

虽然外表看起来似乎与常人无异,这个世界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阳光猛烈,世事喧哗,但只有自己知道,一切已不同寻常。


8、《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饶平如。

一个耄耋老人用民国味道的文字来回忆自己的一生,文字从容平淡,还用心地配了自己画的插图。

平如和美棠之间绵长恬淡的爱情,分外令人向往。

平如的文字,有历经沧桑之后平和的禅意。

或许苦难都是这样,承受的时候只是觉得活着就好,事后回味,方觉千帆过尽,江面平阔。


9、《上课记》,王小妮。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

其中不仅收录了王小妮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

王小妮有着一颗敏感的心,她能敏锐地察觉并记录这群年轻的90后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思维。

正因为不加修饰的文字,才显得分外真诚,而这份真诚分外打动人。


10、《流金岁月》,亦舒。

电影版里的《流金岁月》里的张曼玉和钟楚红真是风华绝代。

因为她俩,我选择了这本书,看完掩卷沉思:如果是我,会选择哪个女子的人生之路呢?

依仗姿色仰仗男人,还是靠自己辛苦拼搏?靠自己虽然矜持争气,未免辛苦。

仰仗男人虽然轻松,未免仰人鼻息失却自尊。人之运途有太多不定数,一开始的选择上天都会变卦。

从头至尾,蒋南孙和朱锁锁的友情一直未变。

是的,男人如衣服,可以更换,好的同性朋友一辈子遇着一个合意的是真难得。

——END——

作者简介:

水清,十点读书及多家平台签约作者。多篇文章发表在“十点读书”“洞见”“有书”“人民日报”等。水清与你一起,有温度有深度地重寻民国往事、《红楼》旧梦公众号:水清的八卦民国(ID:shuiqing2018),今日头条号:水清读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情期间看了30本书,推荐这1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