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江湖中的风清扬---陆奇

人不在江湖,而江湖却处处都有他。

即便陆奇几乎从不接受采访,也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的场合,但坊间总会流传着他各种各样的传闻。他的前上级,前下属,前同僚…总会出现在各种关于他的文章里,用来佐证陆奇的确是互联网技术圈一个“振臂高呼,便可应者云集”的管理者。

人工智能抵达低谷,然后呢?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微不足道的文字观察者,看着一家又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诞生于学术大佬的羽翼下,并轻松拿到了百万~千万美元不等的起始资金。

然而,它们又在短短两三年内,有的迅速夭折,有的中途换车,有的则被“催肥”成一个个高估值的跛脚兽。

但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却也逐渐达到了它“触达大众,深入产业层”的最初宗旨。与AI相关的功能开始出现在每一个产业里;人们逐渐对AI这个词无感,而它的分支——“人脸识别”已经被普及到开始唤醒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

我们要如何解释这个既像在衰落,又似乎在绽放的产业现象?

陆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最佳思路——从源头寻找答案

“我希望能比较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你首先需要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商业价值的。”陆奇也认同,我们不能去讲人工智能概念上的东西,因为其中还存在太多争议。

“我们就讲具体的!用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到底能做出什么样的系统,用这些系统能做出什么样的产品,会产生怎样的商业价值。”

实际上,今天我们所讲的人工智能,基本是从2006年前后随着深度学习的进步发展起来的。一个微软叫邓力的科学家与AI学术界元老级人物Hinton合作,将语音识别错误率从一开始的30%逐渐下降到10%以内。而2014年,则迎来了更大的爆发——视觉识别的错误率已经缩至4%~5%,与人的识别能力非常接近。

因此,从核心来看,人工智能是基于生物学的一种全新计算方式。它能遵从某种系统结构,较好地表达了人类大脑神经的运作规律。换句话说,它在不断复制和“长”出人类的某种特征——看、听、触摸、行走、思考……而任何算法模型都是某种“特征”——感知物理环境,抽取和概括关键信息,做未来规划……将它与人类“重叠”一下,你就会发现,它可以解决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么沿着这个逻辑,就意味着它可以逐层开辟四大主流商业战场。

陆奇第一个提到的,便是由“感知”这一AI基础能力延展出来的庞大产业体系。

无论是用嘴说,用手触摸,用眼睛看,都属于感知范畴。但是,除了软件堆栈与算法模型,人工智能的感知体系也包括“传感器与集成芯片”。

换言之,AI感知能力从来都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

“芯片架构一定要重构,因为今天的计算体系不是用重叠向量来做的。所以‘异构计算’其实更是主流的计算。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芯片要有一大堆新企业起来。与此同时,底层软件堆栈显然全部都要重做。”他特别提到,目前大部分AI创业公司其实都集中在这个部分。

有了基础设施,才能往下走。但是,想搭建有别于移动与云的新平台,逐步攻陷传统行业,这些只有在把IT基础做好的前提下,才能延伸出巨大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每个战场的发展阶段和成长速度非常不一样。现在很多创业项目大多集中在“IT基础”这个模块里,而其他三个要依仗于它。

“你追溯源头就会发现,人工智能不是从零的地方开始,它是从云和移动生态长出来的。因此,用人工智能切现有的生态链,譬如优化直播,它可以走得很快,因为移动与云的生态渠道很健全。”陆奇把人工智能的这种生态特点称为“路径依赖”。

但是,如果用AI去切汽车,切医院,就会发现,它跑得极慢,甚至完全推不动。因为这种切入不叫“嫁接”,而是叫“移植”。就像是把某种树苗从温暖的海南岛,移植到寒冷的东三省一样,无论是这项新技术本身,还是客观的产业环境,双方都要做出和解。换句话说,拥有互联网与新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也需要被医生、老师、产线工人、汽车维修师所定义和接纳。

而这势必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

“据我们判断,某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生态或平台还没有起来。譬如一辆真正在路上跑的车,一个全自动化的学校,一个完全智能化的医院,短期内没有进展。”他承认。因此,陆奇希望创业者清醒认识到,自己可以局部去驱动,但绝不能喧宾夺主。

而另一边,人工智能虽然可以做那只从计算机里伸出来揪住我们衣领的“手”,但是这只“手”的能力与质感,还远远达不到能够改变世界的地步。

陆奇承认,如今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够到位。也就是说,它的智力偶尔可以很高,但不是一直高。因此,从技术问题再往上溯源,就是一个数据量的壁垒问题。这也是他极为推崇一些数据集开源创业项目的重要原因。

在人工智能产业里,数据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开发过程中的闭环。但今天我们缺乏了像管理代码一样来管理数据的工具与平台。这也相当于,人工智能所表现出来的所有缺陷,其实从另一个面来看,也便成了创业机会。

陆奇称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从未对“人工智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机会”这一几年前提出的观点产生质疑。

“为什么有那么多公司看到了机会,但却没做好?从历史来看,无论什么技术风口,都会有激烈的竞争,也会有很多公司死掉。”陆奇告诉我们不必有任何纠结。

他记得自己早期刚进雅虎的时候,那时PC互联网刚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商业模式。而今年回头来看,广告与电商的商业模式似乎再天然不过,但那时候谁也不知道,也死掉了一大批早期互联网公司。

而人工智能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数字化能力,与我们的物理世界绑在了一起。他强调,遇到挑战不算什么,关键是要长期走。

遇事不决,政府买单?

但是,要长期走下去,无疑是人力还是资本,都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而在国内,有一个极有意思的历史现象:许多技术公司想做大做强,或者想短期内实现迅速成长,总是会走向同一个方向——不怕亏损,政府买单;产品不行,政府买单;落地场景不够,政府买单。

这当然是由很多主观与客观原因造成的——技术创业过于漫长的成长道路,资本的炒作,无良公司的骗补行为,恶劣的版权环境,地方政府的某些政绩诉求……

在过去10年里,从半导体和各类面板制造厂、新能源车市场,再到由人工智能等技术延伸出的各个垂直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但很多企业也对2G市场形成了“高度依赖”。

以自动驾驶产业为例,从4年前以谷歌Waymo和 Uber 为源头刮到国内的自动驾驶创业热潮,似乎并没有让大众真正坐上无人驾驶出租车。反之,在各地陆续建立起的各类示范区与自动驾驶车队,对企业来说,也逐渐成了一项2G的生意。

“周期长,回报率低,落地场景化探索也需要实践,普通投资机构也有知识门槛,这类2B技术类创业公司,倒不如让国家直接来补贴更靠谱。”这是一位投资人给我们的答案,在意料之中,但却不能不说很令人沮丧。走更长的创业路,是需要极高代价的;那么长期陪伴,也同样如此。

陆奇曾经告诫过所有技术创业者——必须要比对政府(作为需求方)与你设想的主流用户之间是否存在足够共同点。如果距离很远,你必须要提前思考和探索自己真正的用户和市场到底在哪里。

“不管是自动驾驶还是其他产业,2G完全值得去探索。但这只是一步而已。你要利用这个机会,争取到时间点的同时,尽可能往主流市场靠拢。不断去找真正的客户去聊,去拜访,集中精力把‘跨越鸿沟’这部分打通。”

然而,从历史上来看,其实从2G转自由市场,才是许多技术公司或走向成功或落入深渊的关键分叉口。能坚持到真正商业化阶段的企业,屈指可数。

结尾:不仅仅只靠学历、梦想和技术

实话讲,如果只是靠技术、梦想和“改变世界”的冲动去驱动人们去做一番事业,那么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也就不会有几十年的断档,许多曾经奋斗在一线的优秀产线工程师也就不会纷纷跳槽投身于互联网行业。

金钱与回报,是创业团队的必备驱动因素之一,但也是极易让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偏的罪魁祸首。

“如果是为了赚钱,发财,这当然是OK的,很多创业者就是为这个而起步。”陆奇指出,为了财富而创业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欲望。

“但是,等你赚了很多钱,再怎么办?你还是得往前走。

所以我们会强调这一点,真正要走得远其实是需要长期内在动力的。走到一定阶段以后你财务上自然会自由。财务自由之后你发现你银行帐户上多加了几个零,但你的生活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但持续驱动你的,是你能每天感觉到的热情,那才是更重要的。”

这大概便是境界的不同?

如果人生真如学者王国维所说的有“三重境界”,那么诸如我们这类普通打工人,可能还挣扎在追求财富的浅薄欲望中,那么陆奇则已处于“实现个人成功后,开始充分享受帮助他人而产生快乐”的更高阶段。

在陆奇的LinkedIn上,有一段这样的个人简介:能够让其他人懂得更多,做得更多,体验得更多,便是我的热情所在。

无论是作为技术领导人,还是投资加速器的创业导师,我们从陆奇上,看到了他尽力在使每一个职场角色达到最佳状态,就像是用圆规画出了一个最标准最合适的圆。

但是不能否认,一个边边角角有所缺漏,沾点土气的圆,似乎会更受中国市场和资本的欢迎。

所以,与其说陆奇愿意与年轻人站在一起,倒不如说,他是我们见过的,少有能坚持本心的“中年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技术江湖中的风清扬---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