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9日,蒋介石上庐山,准备召开五省“会剿”会议。
地点:
庐山
类别:
军事
《申报》1932年6月13日
1932年6月9日,蒋介石乘军舰抵浔,九江全市悬旗,热烈欢迎总司令到来。湘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何应钦、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上舰迎接。蒋介石随即上庐山,驻牯岭。
资料来源:庐山夏都纪事
据报载,1932年6月蒋介石宣称到武汉督师“剿匪”。武汉是“豫、鄂、皖边区‘剿匪’司令部”所在地,蒋介石本人自任总司令。武汉方面做足了准备,征用银行公会作为行辕,并将附近的马路加工修筑,墙上破烂标语均撕毁洗净。6月7日接南京通知,蒋介石与宋美龄乘坐军舰西上。8日,军舰到达安庆,预计9日中午可到达武汉。
武汉方面的军政大员们准备好了欢迎仪式。孰料到蒋介石夫妇早上6点到达九江后,在军舰上接见了何应钦和熊式辉,随即宣布上山。到了庐山后他即电令豫、鄂、皖、赣、湘五省军政首脑和各部将领前来,也包括武汉司令部要员。蒋在庐山召开了规模空前的“剿匪”会议,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自此展开。
蒋介石乘坐的应瑞号防护巡洋舰 图源:维基百科
蒋介石对苏区发动的五次“围剿”中,有三次坐镇庐山策划指挥。尤其是第四次和第五次“围剿”期间,他在庐山的活动尤为频繁。为达到“攘外必先安内”的目标,蒋介石还举办了“庐山训练团”等军政人员学习、训练班。
蒋介石这回调整了去武汉的计划,并在山上连续召开军政会议。一时间好汉坡上轿夫奔忙,牯岭镇里人满为患。将重要会议转到庐山召开也有其背景,当年入夏前,蒋介石命令行政院政务处何廉负责,于5月31日筹办行政院暑期迁移牯岭办公。可以说,从1932年6月起,庐山正式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在夏都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豫、鄂、皖、赣、湘五省“会剿”会议。
鉴于前三次的失败,本次“会剿”做了较多准备,蒋介石计划先进攻安徽、湖北等红军较为分散的地区,待得手后再处理“关系最为复杂”的江西。因江西处于红区的中心,“进剿”时需要各省协同动作。
在五省“剿共”会议上,蒋介石总结了前三次失败的教训,认识到红军之所以能以弱胜强,是因为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他提出不能专靠武力,要采用“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办法,着重分割红军与民众关系。
会议于19日结束,产生九项决议:(一)扩张人民自卫团、(二)筹组铲赤义勇军、(三)统一民众武力、(四)清理“匪区”土地、(五)复兴农村、(六)抚绥流亡、(七)整饬地方政治、(八)厉行县长考绩、(九)建筑湘鄂皖及赣湘粤闽边区公路、作两大包围形势。
《申报》1932年6月20日
其中“扩张人民自卫团”、“筹组铲赤义勇军”、“统一民众武力”等几项工作的核心,是重建国民党基层统治。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恢复已在辛亥革命后被废除的封建保甲制。在《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5月28日 · 民国的保甲制度》中介绍过,1931年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在江西修水等43县试行保甲制,认为“对于剿匪工作颇多协助”。1932年8月,也就是本次会议后的两个月,国民政府颁布《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命令在“剿匪”区内全面推行保甲制。
那年6月,在庐山上还有几个重要会议,本篇暂不讲述。直到6月28日,蒋介石才乘军舰抵达武汉。从九江离开后,他还和宋美龄兴致勃勃地游玩了三国赤壁。其后数月间,他多次往返武汉与牯岭之间,亲自督办“剿匪”工作。
按照五省“会剿”计划,国民政府兵分三路进攻鄂、皖、赣三省红军根据地。当年7月,蒋介石调动10万兵力以洪湖苏区为重点对湘鄂西苏区发动第四次大规模“围剿”。由于“左”倾错误的危害,红3军未能打破“围剿”,被迫于10月退出洪湖苏区。
剿匪期间蒋介石在九江码头下船,约1930年 图源:《庐山夏都纪事》
同月,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的豫鄂皖三省剿匪司令部,组织30余万大军对张国焘领导的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因张国焘战略指导上的错误,10月,第四方面军付出较大损失后,不得不退出鄂豫皖苏区,大别山根据地丢失。
顺利完成了前期计划后,1933年2月,得意洋洋的蒋介石再组织50万大军进攻中央苏区,这次他却碰上了个硬榔头,一个多月内蒋的嫡系部队遭到了惨重损失,近三个师被全歼。中央苏区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几个月后,蒋介石再上庐山,空前惨烈的第五次“围剿”开始了。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