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只大象告诉你他叫迦尼萨,他是神,他是乔布斯、比尔盖茨、牛顿、尼采、孔子这些全世界成功人士的启蒙老师,还告诉你只要按他说的做你就可以像他们一样成功,而且他教你的还是最简单的方法,还要跟你签订契约书,如果违反契约他就要收走你的“希望”,而他教你的成功方法竟然是擦皮鞋、打扫厕所、讲笑话、吃八分饱.....你信吗?你信吗??
这就是《成功这件小事》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做好29件小事,你就能成功。
本书作者水野敬也,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他在大学时曾经突发奇想自创“赞美业”:在街头以1分钟100日元的收费标准,不断赞美路人,直到对方心花怒放为止。赞美业可以说是“夸夸群”的鼻祖了,这一疯狂创意让他一夜成名。
后来,他因为身边的朋友常常抱怨“想要成功,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想到要写一部关于“日常生活小事”的成功励志书,于是就有了这本“神书”——《成功这件小事》。
这本书究竟有多“神”?
它“神”火爆——
《成功这件小事》原名《梦象成真》,一推出就长期称霸日、韩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各大畅销书榜冠军,全亚洲总销量突破1600万册,由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舞台剧、游戏、电影等更是引起跨界风暴,作者本人的巡回演讲也场场爆满,书中提出的“29天小事成功运动”更是风靡亚洲。日本《朝日新闻》高度评价它:这是一本让那些从来不买成功励志书的人也抢着去买的书。
它的主角就是神——
本书主角象头神迦尼萨是印度创生和破除障碍之神,他也协助信众接近其他的神祇。世人相信迦尼萨带来成功和幸福,在举行仪式之前、结婚、朝圣、出远门、拜师开学、开店前都会敬拜迦尼萨。
在本书里,一位年轻人去印度旅行,象头神摆件作为特产店里的火爆商品被他带了回来。一天他参加了一位著名企业家的派对,在名流云集、金碧辉煌的派对现场,他躲在角落,仿佛是个隐形人。派对结束后,回到家里的他回忆起自己曾经辉煌的学生时代和普通寒微的现状,不禁心烦意乱,借着酒意向象头神摆件哭诉,而后倒头睡去。没想到,第二天,象头神“显灵”了!并每天给他一个课题,带着他实践一件件小事,一步步走向成功。
29件小事究竟是什么?
《成功这件小事》这本书可以说是年轻人通往成功的超级行动指南,你一定以为这会是本讲成功学的枯燥教条吧?并不是的,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相当有趣,并没有唠叨大道理,也没有满盆鸡血,只是把29天改变命运的29件神奇小事融入到了象头神和年轻人的日常互动当中。
这29件小事是——
1、擦皮鞋
2、捐款
3、吃八分饱
4、提前发现别人想要什么
5、讲个笑话,即营造气氛
6、打扫厕所
7、下班后直接回家
8、夸奖自己
9、放弃一样东西
10、营造一个让自己持之以恒的环境
11、照全身镜,整理仪表
12、问别人自己最擅长的事
13、问别人自己最不擅长的事
14、愉快地想象梦想
15、告诉自己“我运气真好”
16、让别人免费为你服务
17、为明天做最细致的准备
18、讨身边最重要的人欢心
19、夸奖一次别人
20、偷别人的优点
21、看杂志的招聘信息
22、拜佛
23、在受欢迎的店里找到受欢迎的理由
24、送礼
25、现在开始做因为没做过而后悔的事情
26、本着服务全世界的精神诉说梦想
27、帮助别人成功
28、毛遂自荐
29、心怀感恩
火爆“神书”背后的冷思考
29件小事,一件一件照着做,2000%能成功。
合上书本,从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退出来,回忆这29件小事,我发现:这些最简单的小事一点都不简单!它们背后深藏着成功关键词。
思考一:小事背后的成功关键词
关键词1:目标/梦想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明确的、远大的目标,这是世人普遍的认知。但是,水野敬也对于成功的目标却有着不一样的定义。
“努力编制梦想,梦想就会实现”,是的,但不是必须编制梦想,如果强迫自己拥有目标,那么这个目标的意义和勉强自己、满足他人的期待是一样的,会变得缺乏内在动力。成功的目标应该是让自己一想起来就乐在其中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彩票中了大奖,拥有不计其数的财富,然后无忧无虑地计划未来要过怎样的生活、要做哪些事情。对,自己觉得享受、乐在其中,一想起来就觉得愉快、充满动力的梦想才是一个人成功的目标。
可是,这个目标若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私欲,那么这样的理想也不会被祝福,更不会得到众人的支持。所以要将自己的目标升级,在满足自己的同时给别人带去幸福感。而诉说成功目标的时候要本着服务全世界的梦想去表达。
听上去有点虚伪,是吗?但如果把服务全世界变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呢?那就会有很多人想为这样的梦想加油了吧。
关键词2:行动
目标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想的层面,那么就只能是梦想。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仅敢想,还会去做。
成功人的行动是什么?总结起来就是不怕麻烦,周密计划,不断试错,及时迭代。
为什么象头神要让你去打扫厕所、去拜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我们也不想做,看起来很麻烦的事做起来似乎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在太麻烦、不想做当中错失了机会,而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愿意去尝试别人觉得太麻烦、没有意义的事的人,才有机会获得那一点成功的可能性。
为明天做最详尽的计划,这是“一流的人无论处于何种情况下都能得到好的结果”的原因。但计划是不是只能一成不变呢?并非如此,在行动中模仿别人的优点,通过询问别人我最擅长、最不擅长的事情是什么,我们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及时调整,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
为什么你会知道你最喜欢吃草莓味的蛋糕?因为我们尝试了各种各样口味的蛋糕,然后才知道我们原来最喜欢草莓味。是的,工作亦是如此,我们尝试过各种可能,才能知道自己的热爱。但这并不是劝你频繁地更换工作,去做浅浅的尝试,而是在找到目标、自我认知充分的前提下去试错。
关键词3:自律
你见过凌晨4点的清北图书馆吗?你知道每天5点起床的人能把一天过成48小时吗?
最近在看一个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讲述知名律所实习生的经历,这些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在一次对话中谈及自己的学习时间,有一位实习生分享:“我最喜欢早上四点起来学习,那种感觉就是全世界都在睡觉,只有我在进步。”这就是学霸的世界!
成功人士都是极度自律的人,这种自律从吃八分饱开始,落实到对自由时间的绝对掌控,再到展示自己的每一个细节。
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里训练自我掌控,当我们对此乐在其中的时候,生活就开始改变了。
关键词4:自燃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起孩子的学习,她说她很不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压力那么大却对学习那么不喜欢,我们小时候啥也不懂却总感觉上学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我说,这就是原因,我们小时候没有人和我们唠叨学习的重要性、竞争的残酷性、生存的危机感,所以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享受的是学习本身,而现在的孩子被过分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在动力被外在动力掩盖了,所以,学习就变成了痛苦。
内在动力能让一个人自燃,不需要外界的压力就能够不断为自己努力,因为知道自己的目标和热爱所在。那么,如何获得足够的“内燃力”?
首先,建立自我评价体系,走出他人的评价和期待。
其次,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添加燃料,比如“每天夸奖自己一次”,“告诉自己我运气真好”。
关键词5:利他
成功人士都利他,因为他们深知这个道理:能为多少人提供价值,能让多少人感到喜悦幸福,就能获得多大的成功。
利他难不难实现?以前我一直以为很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别人不一定这么认为,想让别人感到喜悦幸福,事实却是别人可能尴尬无比,还落得一个情商低的评价。后来发现并非利他难以实现,而是我的所怀并非真的利他理念,而是想要展示自己。
真正的利他是站到自己的对立面,从“客人”(家人、朋友、同事、客户都是我们的客人)的角度出发,发现他们的需求,超出他们的期望,帮助他们成功(实现他们的目标),那么无论方式是不是完美,都能够得到认可。
今天看到汤马斯·肯比斯的一句话:“不要因为别人无法按你的意思去做事而生气,因为自己都无法照自己的意思做事,更何况别人呢?”瞬间有种释怀治愈的感觉,我想面对繁杂琐碎的生活,可能会有人和我一样需要这句话吧。于是随手转发到朋友圈,没想到引起一片共鸣,很多人都说被这简单的一句话治愈了,感谢我及时分享。
你看,简单的一个行为,帮助他们的同时,让我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原来这就是成功人士都知道的“利他”。
关键词6:感恩
前两天感恩节,朋友圈里满屏的感恩,其实我是无感的,甚至有些不屑:这满屏的感恩有多少是真心的?
心怀感恩,就是——爱。
从爱自己的生财工具开始,擦干净每天陪你奔走的皮鞋,用心对待握在手上的手机,对你的车说一句谢谢,再到讨身边最重要的人欢心,当发现别人心中欠缺时,用爱灌溉对方的心田。
所谓金钱、名声、地位、名誉都是别人给的,唯有感恩给予我们的人,它们才会长久地留在我们身边。
思考二:真的做到这些小事就能成功吗?
是的,也不是。
毫无疑问,做到这些小事真的可以成功。但一定会成功吗?不一定。因为这些事情不是做到一天就可以,而是要像象头神所指引的那样——“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持之以恒地实践那些课题,尽可能每天持续,直到它们成为你的一部分为止。”
与其说成功是每天做一件小事,不如说是每天开始做一件小事,再把这件小事每天持续下去。
思考三:人生一定要成功吗?
不是的。
成功不是人生的全部,放弃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也不叫人生。无论是充满欢笑、哭得毫无形象、幸福得要命的日子,还是不幸得可笑、痛苦到不愿面对世界的日子,还是看到令人感动落泪的美丽风景的时候,这些全都是这个世界为了让你们体验人生的百般滋味而创造的。
成功不是人生的全部,做自己才是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