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影像志:历史上的今天 · 2月14日 · 中日提携

1935年2月14日,蒋介石在庐山会见日本记者时提出“中日提携”的主张。 

地点:庐山类别:政治

《申报》1935年2月17日

1935年2月14日,蒋介石在庐山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略称:“中日两国不仅在东亚大局上原来有提携之必要,即为世界大局着想,亦非提携不可”,“中国不但无排日之行动与思想,亦无排日之必要”,中日“经济提携”“应先从改善两国间之现状,并恢复其正常关系做起。”

在此之前的2月1日,蒋介石就中日“亲善”问题答中央社记者问,略谓:“此次日本广田外相在议会所发表对我国之演说,吾人认为亦具诚意,吾国朝野对此当有深切之谅解。”“我全国同胞亦当以堂堂正正之态度,与理智道义之指示,制裁一时冲动及反日行为,以示信谊。”

2月27日,国民党行政院长汪精卫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联名向全国各机关丶团体发布严禁排日运动命令。同日,国民党中政会通告各报纸、通讯社禁止刊登排日和抵制日货消息。

资料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虽然在此之前蒋介石已经表示出“亲善”的态度,但2月14日他在庐山对日本记者的表态,是以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公开向日本政府提出恢复中日正常关系,这也是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表态。这次庐山谈话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件大事,在中共党史中也有重点记载。

彼时,日本已强占东北三年有余,扶植了伪满政府,觊觎华北的野心已是路人皆知。而蒋介石经过连年的军阀混战和党内斗争后,已基本收复了各家山头,坐稳了自己的位子,又腾出手来“剿共”,逼迫红军几大根据地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在这种国家经济逐步增长,国内局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蒋介石为何不顾民心、军心所向,对虎视眈眈的日本提出和解亲善?

1935年2月1日,蒋介石会见日本公使,阐述加强中日合作互谅  《申报》1935年2月3日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以及蒋介石本人的公开发言、日记、匿名文章等各方面综合,蒋介石此举有一明一暗两个方面。

明的来说,蒋一直认为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以日本的军事与经济实力,灭亡中国只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情。但他也知道,中国却又是灭亡不了的,日本没有能力占领中国每一寸土地。只要一息尚存,日本就赢不了,中日全面战争的结果只能是玉石俱焚。

因此他认为,中日共同的敌人是西方列强和俄共,作为有极强互补性的两个东亚大国,应当互相谅解、提携,中国的主权应当得到日本的尊重,只有得到了中国的支持,日本才能在与苏联、英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

暗的一面是,蒋介石认为更大的威胁来自于在新疆、外蒙、东北不停搞事情且支持中国共产党的苏联,“日本是虎,苏联是狼”是国民政府领导层对日苏两大邻国的基本定位。对日亲善的目的是希望“以虎驱狼”,寄希望于日本人放弃对中国侵略,转而在经济上加深合作,让日本消除后顾之忧以促进日本和苏联早日开战,中国才能从中渔利。

为此,以2月14日蒋介石在庐山的公开表态为标志,国民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动“中日亲善”行动,强力压制中国军民对日本的仇恨和自发抵制日货等“排日”行动,向日本人表现出极大的诚意。

《申报》1935年3月3日

这样的诚意有用么?请看上图,蒋介石支持汪精卫发表对日亲善声明的那天,报纸上其它新闻是什么。

“与虎谋皮”是形容此事的最贴切的成语,蒋介石、汪精卫这种看起来很聪明小伎俩,其实是蠢得无以复加。日本军国主义只可能愈来愈膨胀,贪婪的侵略者吞进去的肉怎能吐出?一个弱小的政府在挨过一次打后只能被再揍一顿。不反抗只有灭亡。

“中日提携”在中国各阶层,也包括国民党内部和军界中受到了极大的反对,也被日本侵略者看得明明白白。几个月后,“华北事变”爆发,日本人狠狠地抽了蒋介石一个耳光。

土肥圆访问天津,强调中日提携,声明日本绝无侵略华北野心  《申报》1935年2月11日

蒋自此成为了坚定而永不妥协的抗日派,他倒向了苏联。

1935年,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的7年前,蒋介石已预测到美日战争必然爆发,从而引发二次大战,他却没有认识到,抗日战争就是二战的一部分。叫嚷了几个月的无论是阳谋还是阴谋都未成功“中日提携”成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词汇,两手空空丢人现眼的蒋介石也因此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号。

《九江影像志:历史上的今天》是记录江西九江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撷取九江市及下辖十个县市历史上发生的较有影响力的事件,配以相关的历史照片、新闻图片、文献书籍及笔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

本系列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当日发生的一个事件,如当日无合适的事件,则在当月中选取(史料记载中有月份无日期者)。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冯晓晖

漫游遐思

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江影像志:历史上的今天 · 2月14日 · 中日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