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藏书

      搬家除了置办家具家电等生活必需品之外,整理书籍是最耗时耗力的事了。

      我的藏书不多,单行本只有几百本,加上杂志期刊类的也不过千册。书虽不多,购得和收藏的时间跨度却很长,粗看下前后有四十多年了。说是四十多年,其实几乎都是前二十年的,近二十年没有买过什么书,一是因为工作和生活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基本上不怎么看书了;二是如果工作和评职称需要的话,也都是针对性很明确的一些资料,图书馆里的又全面又方便,还不用花钱。大致统计了一下,我的这些藏书,几乎都是做学生时期买的,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是初高中、大学和在职进修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初三、高中到大学前的几年时间里,购买书籍的种类主要是美术类和文学类。因为我在中学期间选择了学习美术,所以积累了些美术类的资料,主要是一些期刊,比如《美术》、《美术研究》、《世界美术》《连环画报》等,也有部分画册和活页画册。买文学类的书籍是因为平时喜欢看,又加上大学前曾读过二年函授大学的中文专业,所以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

      第二个阶段是大学时期,这时期购买的书藉占据了我藏书的绝大部分,种类也从艺术类拓展到了哲学,美学,心理学和史学等等,当然还是以艺术类的为主,偶尔也还会买些文学类的书,因为这个情结还在。

      我的大学在八十年代初期,正值文革结束后刚刚改革开放、国门洞开的时期。这时期的社会思想特别自由、活跃,西方的各种思潮、流派奔涌而来,这主义那学说,加上国内的伤痕文学,社会问题反思等等,各种书籍在书店里琳郎满目、应有尽有,更新周期也快,经常有些书供不应求、洛阳纸贵,逛书店仿佛是这时期最频繁和最迫切的事情。可惜这样的社会状态持续时间不长,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即使这样,也有人将这段历史称之为继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又一次文艺复兴,只能称一次小复兴。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思想活跃的年轻大学生,买书和上课、吃饭、睡觉一起成了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看来这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因为当时的家庭经济条件是不太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说到这里,我要深深地感谢我的父亲母亲,特别是我的母亲,虽然她没有上过学,也没什么文化,但在买书和绘画材料方面从来都是支持我的,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知道,画册和画材都是很贵的。如今看着这些陈旧却充满了青春印记的书,想起已经离开了我的父亲母亲,不觉渗然泪下!亲爱的父亲母亲,请原谅我的自私,年轻时的我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求,没考虑到给您们的生活平添了多少的压力和负担,对不起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伟大的父爱和母爱的感受越来越深刻,没有止境!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的在职进修期间,这是我买书的最后一个时期。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越是不挣钱的时候花钱越舍得(进修期间收入减半),这可能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学习的迫切需要;二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知道或忘记了挣钱的不易。哈哈!

        现在我也老了,这些书对我来说越来越不重要了,但对儿孙来说可能是一份另类的财富。我这样认为,但愿儿孙们也能够这样认为!虽然現在他们都看手机不看书了,虽然这些书与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已恍若隔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整理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