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式”恋爱:你别靠太近,我就答应跟你在一起……

01

“单身式恋爱”

前阵子写了一篇介绍依恋焦虑的文章,大家反馈很热烈,一两百个点赞表示要我写写 “依恋回避”。

今天,少女就来兑现诺言,跟大家谈谈这种 “若即若离” 的依恋模式。

正好我最近重温了一部很经典的老电影——《和莎莫的 500 天》。

女主角莎莫便是一个典型的依恋回避者。

她人长得美,性格开朗,笑容迷人,几乎被所有男人奉为女神。男主角汤姆第一次见到她,便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一直想找机会靠近她。

但在一次 Party 中,莎莫却用一段话向汤姆宣告了自己的态度:

“谈恋爱没意思。”

“做别人的什么我都会觉得不舒服。”

“我跟别人交往过,不过我没感受到爱。”

……

这段话让汤姆心凉凉,以为没戏了。

但谁知第二天莎莫就在办公室直接撩他,跟他热吻,然后转身离开。

接下来两人关系火速发展,火花不断。

就在汤姆以为终于追到心中女神时,莎莫却说,自己其实没有认真……

两人享受着热恋的幸福,每天会黏在一起,享受肉体的亲密,但就是不承认恋爱关系。

莎莫也会跟汤姆敞开心扉,分享那些没跟别人说过的故事,似乎彼此没有秘密。

但是,一旦男主想要确认关系,莎莫就会退缩:

“不,我喜欢你,但我不想要恋爱关系。”

一旦觉得合不来,莎莫就会提分手:

“我们停止交往,你不会太意外吧?”

汤姆刚开始是妥协的,同意 “不要给关系贴标签,彼此快乐就好了。”

可是长期以往,他还是受不了了,毕竟很少有人能承受一段没有任何安全感的关系。

在一次大冲突之后,汤姆终于发飙,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我们不是普通朋友!”

这部电影完美诠释了依恋回避者的恋爱风格,有时候是若即若离,大部分时候是若离若离若离若离……

可以命名为 “单身式恋爱”。

02

冷漠的背后不是不爱,而是不敢

为什么莎莫那么害怕确定关系呢?

这跟她之前的经历有关,从小看着父母吵架,最终父母离异,让她彻底不相信爱情。

她觉得爱情是不可靠的,哪怕她遇到了爱的人,她也会经常说 “我觉得我不信任你”。

心理学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提出,一个人的依恋模式主要由两个命题来决定:

1. 我值不值得被爱?(自我价值认同)

2. 别人值不值得信任?(他人价值认同)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你是哪种依恋类型。

我们提过依恋焦虑者,往往是第一个问题出现了困扰,从小被情感忽略的经历让他们感觉自己似乎不值得被爱,很害怕被抛弃,也就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是很低的。

但是依恋回避者往往是第二个命题出现了困扰,他们在过往的经历中发现,爱情和人都不值得信任,一个人是最安全的状态。

也就是对于依恋回避者来说,自我价值是高的,但是他人价值很低。对于感情,他们不是不想爱,而是不敢爱。

他们觉得一旦走进一段确定的关系,最终总会伤痕累累,与其遍体鳞伤,不如早点撤退。

因此他们会产生 “我不需要别人” 的信念,以 “冷漠” 当作自我保护。

但是内心真的不需要吗?并不见得。

就好比莎莫,她其实很渴望亲密关系,所以她才会情不自禁去靠近汤姆,去告诉对方自己的秘密,去享受那些幸福美好的瞬间……

研究也发现,依恋回避者对关系里的 “忠诚” 往往很敏感。

他们表面上装作不在意,有时候还很花心,但心底里却忍受不了丝毫的背叛;这些小细节足以表明,他们内心渴望一段美好的关系,只是假装不在意。

对于所有依恋回避的人来说,如果有一段从始而终的感情,谁会不想被爱呢?

可现实就是,爱情总让人受伤,依恋回避者只不过在 “别人值不值得信任” 这个问题上更加确定地回答了“否”。

03

拿什么融化你的冰冷

说回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男主角汤姆是一个从小坚信真爱的人,他一直期待一场浪漫美好的爱情。

当莎莫说自己不相信爱情时,汤姆说:

“你感觉到爱的时候就会明白。”

他渴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去打动对方,觉得这样就能融化莎莫的心,让莎莫也相信爱。

但是,关系一开始莎莫就表示了自己不想给关系贴上任何标签,不想互称男女朋友。

汤姆同意了,他害怕失去莎莫,也害怕莎莫退缩,于是选择这种没有承诺的关系。

那次因为莎莫的一句 “只是朋友” 而大吵一架之后,汤姆再次妥协,自欺欺人地说:“我们不需要给这段感情贴上标签”。

他以为自己的妥协,会让莎莫更舒服。

然而结果是,莎莫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说断就断。

汤姆没有意识到,莎莫其实坦白过自己的心声,她说:“我不相信你。”

这就是依恋回避者最矛盾的地方:

他们不希望靠太近,不喜欢承诺,不喜欢承担感情的后果。

但是他们的最大症结却是:不信任。

你如果用他们感觉舒服的方式,允许关系若即若离,他们只会变得越来越不信任。

所以心理学家曾经一阵见血地揭穿了这个矛盾,告诉我们:

如果你的伴侣是依恋回避者,你只能打破壁垒,勇敢闯入对方心中,直到让Ta信任你,相信爱为止。

当然,这种冒险行动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成功了,便是治愈了一颗不信任的心;失败了,只会更加强化对方的不信任。

但如果你一直保持距离、不去打破壁垒,也没有建立任何承诺,那Ta的回避还是会突如其来。

就好比电影中的汤姆,因为太纵容双方的距离、爱得太小心翼翼,终究无法让对方信任。

爱情专家斯滕伯格也告诉我们,爱情有三要素:激情、亲密和承诺。只有前两者而没有承诺的爱情,很难成功。

斯滕博格的爱情三角理论

(图片来源:reddit.com)

少女身边就有这样鲜活的例子:

大学时,班上一个特别优秀的男同学就是典型的依恋回避,他曾打定主意一辈子光棍,绝不谈恋爱。

但偏偏社团里一个学妹就看上了他,疯狂追他。女孩子刚开始跟他表白,他一直强硬拒绝,没想到对方一直不死心。

后来,我们都看得出来这个男生也是有点喜欢那个学妹的,就是不敢踏出这一步,怕两败俱伤。

后来大概是这个女孩子太用心了,一直不离不弃,人也确实很好,男生心里的壁垒慢慢被打破,一点点尝试靠近。

毕业那会,男同学竟然也会开始考虑,毕业后两人要去同一所城市发展,好维持以后的关系(建立承诺的表现)。

故事的后来我不知道怎么样了,毕竟本科毕业后就没联系。

但是毕业时他们的感情已经很稳定,男生明显放下了那种防备,开始信任一个人。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关键命题吗?治愈依恋回避的秘籍,就在那个问题上:

别人值不值得信任?

只要这种不信任感被打破,再坚固的冰川也会慢慢融化。

04

几点具体的建议

很多人一提到依恋模式,似乎就是一副绝望的样子,觉得依恋模式是根深蒂固的,改不了。

但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告诉我们,依恋模式是可变的。

曾经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而新的关系和经历又会不断塑造我们的认知。

“相信可以改变,往往是改变的第一步。”

下面,我们就给几条具体的建议,希望每一段温暖的开始,都可以渐渐融化冰冷的过去。

如果你是依恋回避者的伴侣,你可以做的是:

1. 主动敞开心扉,并学会倾听

沟通往往是打破不信任的第一步,依恋回避者往往在关系中没有安全感,如果有人能给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敞开心扉地跟 Ta 说说心里话,或许心里的第一道防线就会慢慢打开。

另外,依恋回避者很难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在成长中往往不被倾听,久而久之会觉得倾诉也没有用,所以学会自我消化情绪。

但如果他们偶尔的袒露能有人倾听的话,他们的信任感也会大大提升。

2. 克服内心的不平衡感,主动出击

跟依恋回避者谈恋爱,常常会陷入一种 “为什么总是我主动” 的疲惫感中,觉得对方总是很被动,而自己总是付出多的那一方。

但大概是关系中最大的考验,毕竟你爱的人心中有一道壁垒,需要你去打破。

但是要相信,当 Ta 开始信任你时,关系会慢慢趋于平衡。

因此,作为依恋回避者的伴侣,总是有一个强大的内心。

3. 制造机会,建立承诺(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对于依恋回避者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承诺。

这个承诺不一定是指结婚,可能是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他们只想搞暧昧,但不想要确定恋爱关系;或者他们只喜欢身体的亲密接触,不想要精神的束缚。

但前文我们也说了,如果伴侣也一直不提出任何承诺,依恋回避者最终也会在这种矛盾中,感觉不到信任,并最终离开。

因此,如果你已经能够做到前两步,那么第三步就需要勇气去踏出,哪怕可能把对方吓跑,你也需要勇敢去尝试。如果 Ta 真的那个对的人,这一步考验总会通过的。

如果你是依恋回避者

首先,祈祷你能遇到做到前面3点的人,毕竟不少研究发现,遇到一个能耐心陪伴的人,往往是改变回避最有效的途径。

但在这之前,你也需要自己去突破:

1. 找到那些让你不信任的过去,写下来,撕掉。

记住,过去不能决定你的将来!!

曾经那些被忽略的感受,阻挡了你真实地感受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绝对有值得你信任的人,而在这之前你需要先选择相信 “有”。

2. 尝试打开心扉

如果觉得跟人说话很难,你也可以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哪怕对着草地说说心里话。

接着再尝试向人敞开心扉,这是你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让自己内心敞开去学习信任,并不意味着否定单身。

你当然可以选择一个人生活,但是少女希望这种幸福是基于你的选择,而不是逃避。

05

最后的话

最好的爱情,是

在一起时很幸福,独处时也很享受;

在你身边时我敞开心扉,看不见你时也一直信任你;

 

要相信,所有美好的东西,你都值得拥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单身式”恋爱:你别靠太近,我就答应跟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