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田教授

对吉首大学文学院田茂军教授的采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隶属湖南省,是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辖区内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来自百度百科。湘西有两大少数民族,土家族和苗族。此外还有侗族,白族,瑶族。

湘西文化标签,土匪多,有湘西剿匪记,有赶尸的传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新中国成立之前写的,与当代湘西存在一定差距,但可以明确的是:古朴的风情有一定联系,而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远去。湘西茂盛产美食,莴笋炒腊肉,泡菜,湘西血粑鸭。湘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传统文化记忆,相互依存的文化空间得到了良好保存。湘西有26项国家级非遗, 比如土家族毛古斯舞和苗族鼓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1],有老百姓以及非遗传承人来进行,非遗传承人会有政府的补贴,比如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每年有两万块。这些传承人需要学手艺教学生,尽可能的把产品走商业化道路。政府鼓励传承的情况下,非遗传承的市场依然不平衡。传统技艺的传承是比较好的,比如银饰,木雕,竹编等等。因为这些产品具有商品性,也受游客的欢迎。而传统民俗的传承还任重道远,民俗节日很难走市场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不大乐观。如赶秋节,三月三,这些区别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由于没有明确的商业价值,而大部分年轻人对民俗的认同感还比较薄弱,所以传承遇到阻力。

湘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湘西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最典型的要属十八洞村了。十八洞村缺水,而且地理位置不佳,交通不方便。村里的女人心灵手巧,做苗绣,苗绣可见于床上用品,挂饰等等,市场需求大,通过公司市场农妇的合作方式推广。他们流转村外面的土地来种植猕猴桃,另外办起了农家乐,招待远道而来的游客。产业让他们脱贫致富。湘西凤凰县德榜村的银饰物美价廉,他们用废弃高压锅做银饰,适应市场需求。凤凰县有特产霉豆腐,做霉豆腐后剩下的豆渣可以用来喂猪,猪长肥后杀了可以用来做腊肉,形成“霉豆腐——豆渣——喂猪——腊肉”的产业链。古丈县有一个村子叫默戎村,村中的妇女跳舞唱歌,做服务员;村中的男人当保安,开磨坊等等,年轻人都愿意在家乡工作,儿童也有人陪伴,老人有人照顾,村中人情感和睦。默戎村还有一个区位优势,它位于交通要道,是旅游热线张家界与凤凰的必经之地,旅客需要在此处歇脚,吃中饭或晚饭。脱贫致富,要考虑区位优势,因地制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产业。大部分村子既没有旅游资源,又不具备良好的地理优势,只能靠产业挣钱,脱贫的道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要走。湘西四大古镇是里耶,浦市,王村,茶峒。目前发展最好的是王村,与其他镇子相比,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项目开发比较好,引进外资,与旅游公司华夏公司合作,王村对面的红石林也是王村与旅游公司合作的景区。对于客栈监督管理也到位,而且是村里人做起的旅游产业,更具有民族特色。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土家族,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北部发展的要相对较好。由于历史的原因,村民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别。北部村民对外交流开放度高,南部的相对封闭,但是如今南部的发展步伐也在加快。

教育方面,来湘西任教的老师一般在这里教书两三年之后就去大城市发展。学校学生的辍学率很低,政府扶持,学校关心。学校大多配备有球场,图书馆。高中学校每年考上一本二本的学生也很多。一般来说,家长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希望自己的儿女上大学。吉首大学有培养师范类的,也有在高考填定向志愿,毕业后的五年内要在乡村教书,政府会给予这类学生优惠政策,比如助学金等等。中小学校有招聘特岗教师,本科毕业后可以报考,录取率也比较高。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采访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