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沟通却不知道如何深入?找到这六条路径,沟通不再难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想与陌生人展开一段友好的谈话,都又不知道如何开始;想要和熟悉的朋友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交谈,却打不开一条进入的路径,谈话只能浮于表面。如何与人沟通,迅速与人建立联结,让我们的沟通能直抵人心,达到深层的情感链接,也许是我们许多人为之苦恼的事情。

要做到这些,除了懂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些沟通技巧。《让沟通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就是针对这一问题,给出精准答案的好书,它可以帮大家改善沟通问题,迅速得到对方感情共鸣,使沟通过程更愉快、沟通结果更有效。

本书作者志晶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擅长心理、沟通以及个人成长领域图书的写作与翻译。目前出版的著作有十余种,代表作有《我们内心的冲突》、《操控心理学》等。那这本书又告诉了我们哪些沟通的技巧,让我们能迅速建立起有效沟通呢?

本书从六个维度帮我们打通沟通路径,能迅速直达人心,这六条路径分别是故事思维、共情、吸引注意力、联想、逻辑说服力、大白话。乍一看,你或许不明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故事思维,迅速建立情感联结

所谓故事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讲故事。它是通过一种故事性的思维,将信息包装成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输出,从而让听者更容易接受自己的信息。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运用故事思维讲好一个故事,从而达成沟通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我们紧扣故事的框架,把握好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二是激烈的矛盾冲突,三是生动的情节,四是引人深思的过渡内容与问题。

举个例子。如现在的独生子女身上都有一些坏毛病,在家不服管教,还极喜欢以对抗的态度对待父母,那该如何用故事思维改变孩子的这些行为,使他们内心受到震动,从而得到真正的教育呢?

学校的李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后,没有对孩子们进行语重心长地说教,而是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我国青海省的一个沙漠地区,极度缺水,日常用水都需要军队从很远的地方运来。面对这样的缺水情况,当地人长期实行限水令――包括日常饮用、洗漱、洗衣做饭,每人每天限定用水三千克。人离不开水,动物也一样。但动物的用水量已包括在这个用水量内。有一天,一头在人们心目中一向憨厚的老牛,却以不可思议的力量强行将沙漠中唯一的运水车拦了下来。无论人们如何驱赶,甚至老牛的背脊都被主人打得鲜血直流,它仍旧立在运水车前一动也不动。围在运水车周围的人心里极为难受,最后,一名押送运水车的战士实在无法忍受老牛那渴求的双眸,用水桶取出了三千克水,放在老牛面前。然而这头老牛并没有扑上去大口狂饮,而是发出了一声哞叫。随着这声哞叫,一头小牛从沙丘后面跑出来,扑到水桶前贪婪地喝了起来。等小牛喝完,老牛疼爱的舔了舔小牛流出的泪水,随后没等主人吆喝,就带着小牛默默地离开了。

故事讲完之后,李老师给学生出了几道思考题:老牛为什么宁愿挨打也要得到水?小牛为什么落泪?周围的人为什么会心里难受?学生们静静地思考着。过了两周,李老师陆续接到家长们打来的电话,他们反映自己的孩子最近在家里懂事了不少,不仅不再顶撞家长,而且学习也主动了很多。

在这个例子里,李老师并没有跟学生讲道理,也没有教他们如何去做,而是用一个生动的故事,很好地触发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他们从小牛母子身上体会到父母之爱子的深厚情感,从而反省自身。这是一种能直达心灵的沟通,虽然李老师没有明确的帮孩子们解决任何问题,但是通过故事本身去深深影响孩子的内心,却达到了比干预更有效的结果。这就是故事思密达在沟通中的力量。

故事思维的核心就是,必须要把我们传递的信息包含在故事当中,以故事的形式输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要想把一个故事讲的生动有趣,感人肺腑,发人深思,必须做到三点:

1、讲故事时一定要把细节具体化。

最好故事中提到的任何一种物品都可以用我们身边的东西指代,如提到洗发水可以说是海飞丝或飘柔,说到旅行可以说本地的一个地名。

2、要多用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用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讲述,如再次身临其境,讲述的时候也不会出现细节方面的纰漏,而且情感也更加饱满,充满张力。

3、要突破故事原型。

讲述的故事事实虽然是事实,但要依据沟通对象和沟通目的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处理,突出你想要表达的信息。

4、最重要的是用心地付出情感去讲述故事。

一个故事想打动别人,首先得打动自己,只有加入了自己真实的情感,才能引发听者共鸣。

用讲故事的方式把道理表达出来,要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需要我们所讲的故事真诚、可信,带有激情,将听者请到你的故事里来增加代入感,我们就能以不影响的姿态去影响别人,从而达到深度沟通的目的。

二、共情,迅速达成理解

情感共鸣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是指一个人在他人情感表现,或造成他人情感变化的情境的刺激作用下,在情感或情绪上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倾向。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交往过程,就是交往双方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交往对象和交往情境。如果在交往过程中,我们能进入对方的情绪状态之中,和他人同喜同悲,那我们就建立了与对方的情感共鸣。

一次,某品牌手机的售后服务人员小罗接到用户打来的电话,对方开口就责问小罗,这款手机卖这么贵,为什么才用了没两天就死机?一家公司竟然如此蒙骗消费者,这不是骗钱吗?!

面对用户的责难,小罗会如何面对呢?小罗静静地听完对方的牢骚后,表达了对手机死机给这位用户造成麻烦的理解。

直到对方心平气和后,小罗才耐心地询问手机的问题,及问题出现前后对方使用手机的方法。最后,小罗分析了手机死机的原因,并指导该用户自己尝试操作。该用户在小罗的分析与指导下,意识到死机的原因是自己操作的问题,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而小罗没有任何怨言,愉快地与其在电话中道别。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行为的合理性,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他人。真诚是对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耐心倾听、平等待人、言行一致,以坦荡的胸怀和坦诚的态度与对方共情,双方才能达成一致的情感认同。运用好共情,我们要注意:

1、在与对方交谈的时候,避免说“我”,尽量说“我们”,要做到以他人为中心。只有以他人为中心,我们才能成功的进入到别人的心里,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

2、与人沟通时我们要以真诚示人,因为发自内心的语言就是真诚的外在表现,这样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就算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引起对方强烈的情感共鸣。

3、耐心的倾听,让对方得到尽情倾诉。

4、站在对方的立场表示理解。

5、回到主题,积极沟通,解决问题。

三、吸引注意力,瞬间引发沟通欲望

对许多人而言,老套的说辞与沟通方式虽出自肺腑,但都丝毫没法引起对方的兴趣,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或许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使沟通成功一半。

相信看过《都挺好》的人,都会记得苏大强被骗六万住院,在医院寻死觅活那段。二儿子苏明成和儿媳朱丽对苏大强百般劝慰、千般说理均无效,但女儿苏明玉来了之后,画风突变,她看到父亲站在病房窗户上,嚷嚷着不活了,不但不阻止,还叫他赶紧跳,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她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激怒了二哥,却让父亲主动放弃了跳楼,乖乖地回到了病床上。

这就是典型的反常规套路,用意料之外吸引对方注意力,以让对方专注于沟通,这个套路分为三步:

1、制造意外

首先苏明玉在别人都在劝慰苏大强的时候,她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声音尤为突兀。因此故意制造意外,成功吸引了苏太强的注意力。

2、引发好奇

苏大强寻死觅活,是纠结于那被骗的六万元,但苏明玉指出想死就快跳,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引起苏大强极大好奇,令他很想知道苏明玉何出此言。而且苏明玉成功把问题引向了是生还是死,苏大强转念一想,为了六万元钱死,得不偿失。

3、戳中要害

在苏大强转寰之际,苏明玉继续挑明利害:你这样跳下去就不是赔六万了,可能是六十万。这句话直抵苏大强命门,让他主动接受沟通,寻找解决的办法。

当别人无法听进去你的话时,可以制造意外,引发对方好奇,为对方接受你的沟通创造条件。

四、架构美好愿景,利用联想引导,打开对方内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使用任何一个字词的时候,会立刻在内心中构建出一个相应的画面。比如说到“英雄”二字,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均会下意识地在头脑中构建出一幅模糊的图像,如果能将其画下来,很可能是气宇轩昂的人物形象。因此,当一个人与他人沟通时真诚地说出“坚信我们可以很好地合作”时,双方内心会浮现出一副友好和谐的画面,如此一来就能影响到对方,让对方配合,友好合作。

人类的语言分为正面语言和负面语言两种,正面语言会令人产生正面心像,负面语言会令人产生负面心像。因此,在与他人沟通时,我们想要得到别人正面的回应,最好是使用那些极具正能量的语言来激励对方,使对方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进而促成双方的有效沟通。

既然语言背后有这么强大的心理力量,那我们该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使其发挥巨大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我们沟通所期望的效果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上堆下切”的理念可以帮助到我们。

何为“上堆下切”?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上堆”和“下切”来理解。

所谓“上堆”,是指为了建立与对方一致的气氛,用含义更广的词语去暗示意义上的共通,因而允许对方和接受对方引导的一种语言表达技巧。因为“意义”存在于一个人的潜意识里,是主观的、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所以在语言层次方面取得意义上的一致时,对方会被带到新的思考方向上。

所谓“下切”,是指弄清楚对方话语的意思,或者是在说过的内容里提炼焦点,将其中的部分放大,就像用小镊子把内容的一些资料挑练出来的语言表达技巧。

介乎于这两者之间的语言技巧“平行”(或称“平移”),是指探索对方说话的意义,引导对方将注意力平移到有同样意义但形式不同的事物上,这种语言技巧可以使思想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三者综合运用就完整地形成了“上堆下切”技巧,他从上、下、平行三个方向扩展交谈内容的涵盖面,从而引导对方的思想,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谈话的内容更丰富、效果更理想。

使用上堆技巧你可以这样问对方:

“你希望这次合作能达到怎样的程度?”

你也可以在对方询问你时,这样回答他:

“我希望这次合作不但可以让我们互惠互利,而且可以为我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平行技巧的使用:

如果对方谈篮球,你就可以谈高尔夫球;对方谈飞机,你就可以谈轮船。比如在同一个总是喜欢与别人争执的朋友沟通时,你可以这样说:

“你与别人争执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除了争执,还可以坐下来,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慢地谈;或者一起运动后吃个饭,静静地聊。这些都是不错的沟通方式。”

下切技巧的使用:

比如在了解某种说法的具体事实时,你与一个朋友沟通,对方说:“他就是故意给我小鞋穿。”那么你可以把对方所说的话分解细化:

你:他是怎么给你小鞋穿的?

对方:他总说我做事马虎。

你:怎么表现出你的马虎的?

对方:我审稿的时候总是漏改错别字。

通过这样一沟通,那我们就相当于引导对方从抱怨他人,回到了寻找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达到了说服对方的目的。上堆下切法,就是利用联想的办法,发挥语言的引导作用,让对方自己说出我们想对他说却没有说出的话,从而达到水到渠成的沟通。

五、用透彻的理解先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国趁赵国政权更替之机大举攻赵,占领了赵国的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机,向齐国求援。齐国提出的出兵条件是,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赵国面临着倾覆的危机。这时,说服赵威后就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执政官触龙用他过人的口才,成功地说服了赵威后,使她心甘情愿地让小儿子去做人质。

触龙能做到这一点,就在于他能够了解赵威后的心思,并运用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方法,一点一点的说出了事情的利害关系。于是触龙从自己对儿女的疼爱入手,谈及爱子之情,然后有己及人,谈到赵威后对子女的爱,将其对长安君和女儿燕后的爱进行对比,一针见血地指出赵威后对长安君的疼爱是长远之计,从而促使赵威后思考何为真正的爱子,最后让其领悟了“爱其子则为其计深远”的道理,同意了让长安君去做人质。

在这个故事中,触龙就是运用了超强的逻辑思维,把话题一步一步递进,直接到达赵威后的内心深处,解决了赵威后的顾虑,让赵威后做出了他想要的回应。

要成功的说服别人,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摸透了对方的心思,再由自身所感,推己及人,用深切的理解唤起对方的共情,然后晓之大义,让对方去思考该如何决策才是上上之选。为了更好地说服别人,我们可以分为三步走:

1、用“其实我和你一样”的思维作为突破口。

2、借助“我们之间至少有一个共同点”来激起感情共鸣。

3、指出矛盾核心,让对方衡量孰轻孰重。

用自己丝丝入扣的逻辑说服力,像一根针慢慢探开一丝进入对方封闭心里的路径,然后使路越走越宽,让对方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你想要对方作出的决定。

六、大白话,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沟通

《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出游,拉车的马跑到一块田里吃了人家的庄稼。田主大发脾气,把马捉住栓了起来。子贡前去请求田主放马,说了很多恭谦的话,结果田主不为所动。子贡垂头丧气回去见老师,将自己要马的经过说了一遍,孔子听后对他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人家放马,这就好像用太牢祭享野兽,用经典古乐去取悦飞鸟。所以马没被放回来,不是田主的责任,是你的过失。”于是孔子就派马夫去讨马。马夫到了田主那里,对田主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西方,但两地的庄稼却长的一样,那马儿怎么知道邓是你的庄稼就不该吃呢?”田主一听,觉得马夫说的有道理,就解开绳把马还给了马夫。

为什么好好说话的子贡没能要回马,而不会说话的马夫却能把马要回来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马夫说的话田主听懂,而子贡说的话田主听不懂。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的心理和思维都是不同的,每个阶层有每个阶层的共同语言,并不是你有知识就能与任何人都沟通得来。如果你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那么别人肯定不会正面回应你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在于措辞的高级,而在于双方要处于同一个频道。因此沟通,要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只有让自己听得懂,也要让对方听得懂,才能让沟通顺畅。

所以,在与不同于自己的人沟通时,应注意:

1、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

2、把自己要说的话,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表达出来。

3、把那些不易理解的内容,特别是抽象的内容,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诸多壁垒,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以自己的方式在感受着外界事物。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一个封闭的罐子,虽然都在向外散发着自己的气味,但对外界的感知,我们却是凭着自身有选择性的获取,并用自己的内在对外部世界进行自己独特的解读。

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与别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靠自己独自一个人就能生存,沟通是人类必备的生存条件,谁也没有办法舍弃它。于是,人类的烦恼由此而生。被称为“辩论之神”的黄执中曾说过:“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际关系上;而人际关系的困扰,十之八九都是因沟通出了问题。”

沟通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幸福指数,还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没有直达心灵的深度沟通,我们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日常的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无法获得快乐。《让沟通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实在是一本教我们抵达幸福彼岸的心灵之书,她不仅教我们解决现实的问题,更能给予我们心灵的养分,让我们活的更自由、更自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要沟通却不知道如何深入?找到这六条路径,沟通不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