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陕西榆林绥德一中推进教科研9.2(邗江中学:李强)

        2020年9月2日下午,江苏省邗江中学李强老师(此次邗江区赴绥德县支教教师之一,他历史专业素养高,心中充满着满满的教育正能量,来到了这片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应邀听了绥德一中康小娅老师在高三(12)班开设的《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

上课伊始,康老师带领学生齐声诵读专题导语,把学生带入到2000多年前的历史情境中去。康老师借助导语内容,宏观揭示专题知识体系,指出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它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康老师还特意在中间黑板的醒目位置上写了“民主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积淀的精华”,不经意间向学生渗透着人文情怀教育。

处理完导语部分,康老师自然引入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康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本节三个框题的主体内容:“蔚蓝色的希腊”、“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公、“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等。对照三个框题,康老师要求学生思考:“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民主政治孕育的环境”、“公民的范畴与素养”。康老师强调指出只有结合当时希腊的独特历史条件,并把它置于整个古代世界的视野之中,与同时期其他文明相比较,才会深刻认识希腊民主政治存在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接着,康老师要求学生从教材信息中提炼出城邦的特点。“珍惜自由的希腊公民”,康老师首先定义希腊“公民”范畴,指出希腊公民通常由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组成。公民有资格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和司法事务。希腊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追求自由平等,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最后,康老师在左侧黑板上通过纲要图示形式,揭示出民主(表现)、城邦(载体)和公民(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厘清主体内容间的内在逻辑。

下课后,李强老师和康老师就这堂课进行深入地探讨。首先,李强老师谈了这节课的一些亮点: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全方位地夯实考点、联系现实的家国情怀等;从容驾驭教材的能力、厚实的专业素养、亲切自然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一轮复习需要结合考纲,对教材进行适度整合,充实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二是教师课堂上太多强调史实的记诵,没有史料呈现环节,与当前高考需求脱节。新课改理念下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强调运用史料证据,无史料不成课堂。

如何以史料实证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李强老师谈了三点想法:

第一点,关于史料实证目标的设置。一看它是否贴切,即目标准确,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具有可检测性;二看它是否具体,即目标阐述是否细化、多层,具有可操作性;三看它是否适度,即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是否适合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四看它是否落实到位,即目标是否落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点,关于史料实证材料的选择。应注意:一是准确性,包括史料本身的准确性和史料解读的准确性。历史教师应有强烈的证据意识,守住历史的“底线”。二是多元性,注意材料类型的多元性,文献、实物、口述、图表、有意和无意史料等;注意材料内容多元化,精选不同立场、不同时代的人或不同思考角度和史观指导下分析,学会从不同中发现问题。三是适度性和典型性,结合学情、教学资源和目标,选取文献材料难易适度,必要时给予解释;数量适度,不大量堆砌材料;裁剪适度,对不影响正确解读材料部分可省略。

第三点,关于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一、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历史资料能力。所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教师可安排学生自主、或者小组合作搜集,在此过程中进行分类整理并提炼出观点,实现学生资料搜集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同步提升。二、要引导学生在史料分析理解中进行真伪辨别能力训练,通过材料研究对比,深入分析,客观公正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引导学生规范地运用历史逻辑和语言来表达自己观点。可通过课堂交流辩论等方式来实现,让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开展学习研究活动,从而逐步培养其分析和表达能力。

后记,江苏省邗江中学李强和王广科老师,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他们凭着一腔热血,带着邗江中学师生、邗江教育人的嘱托来到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绥德一种。他们有着执着的信念,必将将邗江中学、“学在邗江”的新理念、新思想及有关教育实践带到了这里。我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里的秋天也是播种的季节,因为这里的冬天很长。但是,有了像李强这样的邗江支教教师的到来,这片黄土高原上明年的春天将会来得更早,明年的秋天将会收获的更多。

撰稿人:盛传云;审稿人:邗江支教教师;摄影:王广科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陕西榆林绥德一中推进教科研9.2(邗江中学: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