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万有引力与库伦引力的区别

在这里,我们仅仅只是获知了粒子(物质)是在不断释放能量去维持着重力场的存在,却并不知道它到底是如何工作的。或者说是如何让万有引力场显现出来的,以及一个粒子能量释放的量是多少,这些又都取决于什么。现在,我们先来详细的描述一下引力场。

以原子为例,原子在不断的释放能量,而且同一时间段内,它所释放的能量值是个定值。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前提,这在上一章中都已经提到过,释放的能量是逐渐向周围的空间辐射出去。这样,以空间单位来计算,越靠近原子的地方,单位能量值越大(能量越多越厚),即万有引力场的强度越强,体现出来自然就是引力越强。而离原子越远的地方,虽然它所释放能量的总值不变,但散射的面积比较大,所以换化之后,单位能量值就变的越少,引力场也就越弱,引力就会越小。而这些能量又都是在不断移动着的,自然而然,会在很短的距离内具有一定的斥力。这种斥力也会随着距离的变长,而相应的减弱。

简单来说,万有引力场形成的本质就是移动的能量,而且,最靠近原子边缘的单位能量值完全取决于原子质量的大小。换一种说法就是,原子在一定时间内,释放多少能量,完全取决于原子本身的质量(这只是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当然还会有其他条件同时决定粒子最终所释放能量的值),这可以说成是一个粒子能量释放能量多少的准则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粒子能量释放量取决于粒子能量的密度和整体质量,这个说法会更恰当一些。因为有些粒子是可以再分的,粒子中间存在着空隙。这时说取决于粒子质量以及质量的密度就更合适了。

为了更好的理解我所说的,我们再用一个简单,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一下它吧。原子就像是一只完全进入到水中的圆球。而这个圆球的成份,我们不妨直接想象成全是由糖组成的,这样越靠近糖球的水,其中糖的密度越大,就越甜。而相应的,离它越远的地方的水,糖份就没那么高了,就不怎么甜了。如果这水无边无际,糖分子就会越飘越远。这就是移动的糖场吧,这也可以说成是粒子重力场的模型了!而最靠近糖球边缘的水中糖的密度,就只由糖球的密度和整体质量来决定了。在这个模型中,糖球的质量也是在逐渐减小的。

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描述万有引力场呢?我们所要说的重点不是万有引力场和库伦引力场之间的区别吗?但我可以这样说万有引力场就是我们要解释电场的基础。万有引力场与电场其实只是有微小的差别的。

虽然,量子力学认为,光子是电场的介子。但电场却又有正负之分,光子却并没有什么正负之分,这点就很是让人想不明白。就比如汉字中的凹凸,凹是正,凸是负。但粒子就没有这样形象了。同时,强作用场中也存在着介子,但强作用场却也没有正负之分。这难道仅仅只是带电粒子自身的一种特性吗?量子力学也没能给出最明确的解释,去说明粒子正负电性的由来。现在让我们来解释清楚它吧!

我们就根据上面所说粒子形成的重力场的情景来分析,抓住粒子边缘的能量值取决于粒子质量即粒子本身能量为多少这一点,再联想到光子的释放和吸收的情况。

想象一下吧,当一个粒子吸收了一个光子或者是多个光子的时候,那一瞬间会出现什么情况?粒子自身的能量突然间增加了,而最靠近粒子边缘的单位能量值也会瞬间增大,而随着这份比较大的能量的移动,其它相应位置的单位能量值也会相应地增加。这就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列波过后,整个场的强度都增强了。是的,因为吸收了一个光子,整个粒子所形成的万有引力场必然增强。这一列让场的强度改变的波,我们就称之为能量波吧。事实上,它也确实是全由能量组成的波。

相反的,粒子在释放一个或几个光子之后,又会有怎样的情景出现呢?也几乎是同样的,最靠近粒子边缘的地方,单位能量值瞬间减小,也是类似于水波的能量波的出现,一列波纹之后,相应位置的单位能量值减小,也意味着整个万有引力场变弱了。我们接着这个思路思考下去。如果我们让我们的粒子不断的吸收光子,或者是不断的释放出光子。那么,我们得到将会是不断出现的能量波,同时也得到不断变化着大小的万有引力场。这就是我们解释电场正负以及库伦引力场与万有引力场差别的法宝。

这里我们可以给原子核以正向变化的规律即不断吸收光子的情况,所以,它带的是正电性。而电子则相对应的是在不断损失光子的情况,所以它的电性就是负电。这样两个粒子放在一起,出现的又会是怎样一个场景呢?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解释,在微小的世界中库伦引力总是大于万有引力的情况?它的准确解释应该就是两个不同电性的粒子,一个在让万有引力场不断增大,而另一个在让它不断减小。这样它们之间形成的力,是建立在变化的万有引力场之上,而且还具有明显相对单一的变化。动态的变化,这就是在微小的范围内,电磁力能起到主要作用的原因。同样,如果两个同电性的粒子,万有引力场的变化情况相同,它们让自己的万有引力场同样的增大或减小。它们在空间中所形成斥力是必然的。而在两者接近的时候,对两者之外的地方。万有引力场变化的趋势相同,所以它们的变化又是可以叠加在一起的,这就是解释了两个电场在一起变强的原因了。这一切都在表明,电场绝对有可能是建立在万有引力场的基础之上的。

同样,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万有引力场是由于库伦引力场的存在才会存在的,因为异性电场相互抵消掉,将引力场的动态变化取消掉了,也就成了真正的万有引力场。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一点迷惑。下面,我再为大家举一个清晰的例子。

以氢原子为例,让我们将思维深入到原子中去。原子核,让其万有引力场不断增大,而电子则让其万有引力场不断减小。但站在原子之外,我们并没有感到整个原子所释放出来的万有引力场却没有任何变化。我想你可能已经猜到下面我要说的是什么了。虽然说,原子内部的万有引力场处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但在原子之外,其万有引力场是不会有多大的变化的,除非它变成离子了。这也是我们经常见到,正负电场相互叠加,为什么不显电性的原因了。变动中的能量场相互抵消动态就转变为了万有引力场。这就是我要说的,万有引力场与库伦引力场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当电场存在时,万有引力场存在的作用就已经被大大的弱化了。但它们存在的根本都是粒子在不断的释放出能量,这一前提。下面我们再来为大家描述一下电场的存在。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一个粒子在不断的有间隔的在吸收一个又一个的光子,按上面所说的,在它的周围就形成了一列有一列的能量波,在逐渐的向远方传播开的能量波。而且,一列波过后,相对于粒子同一位置的单位能量值会增加。这样的一种单一变化,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动态中的引力场。与此相对的,还有另一类粒子,却是在不停的有间断的释放光子,它的周围同样也会形成一列又一列稳定向外传播的能量波,只是区别就在于这样的一列波过去之后,相对于粒子同一位置的单位能量值减小。这两粒子就明显属于相对的粒子了。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种粒子。前者吸收光子的形象是正电荷的表现,就用原子核来代表,后者释放光子的形象则是代表负电荷,就以来电子代表。这样,两者动态中的万有引力场所形成的引力将会比单纯的万有引力场强上许多。这就是库伦引力的真相!而且,在整体上,也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原子核,一个电子形成电中性的原因。那就在于,同一位置的能量,一个粒子使其能量减小,而另一个,粒子让其能量增加。这样一增一减之下,在同一位置的能量依旧会保持不变。即在原子之外,万有引力场的强度不变。这就是正负电场相互抵消而不显电性的原因。

从能量角度来说,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那么,电场所代表的能量也是不会消失的。这就意味着,电场不可能会是真正消失不见,只能是如上面所说的电场的作用减小了,减小到没有作用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场消失无踪。

你也许已经发现了。万有引力场与库伦引力场的区别,在于都是同样多的能量却可以有不同的表现。简单来说,这就是它们对能量的运用不同,有的可能会让能量的利用率高,而有的则比较低。这里也许会涉及到熵的问题了。在这里我就不详细的说了,那不是我们的重点。当然,在微观上,库伦引力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电场中还夹带有光子的原因。光子也是电场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不过,光子作用可不是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样重要了。

当然,我们上面所说的原子核在不断的吸收光子以及电子在不断的释放光子而形成的模型肯定是错误的。因为,电子不可能一直释放光子,原子核也不可能会一直在吸收光子。电子也是会吸收到光子的,同样原子核也会释放出光子的。所以说,上面的那个模型,如果放到现实中,是极其荒谬的。但它在这里也有自己的作用,它形象的说明了,电场与重力场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以及电场的实质。电场中,同一位置的能量的多少会在有效的时间段内会连续不断有规律的变大或者减小。这就是电场的实质,这个模型可以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看到了这一点。

在这里,我还是说说我所想到的最完美的模型吧!电子所释放的能量在不断减小,但不是成波形的在减小,或者可以说只是无限接近想象成电子在不断的释放光子的情形。如上面所说的,放出一个光子就形成一列波,一列波过后,同一位置的能量值将减小。在这里,这个波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电子所形成的万有引力场的强度是不断在减小的。而原子核正好相反,就像是不断地吸收光子却没有波出现一样。它所释放的能量是在不断增大着的。而当它们在一起时,它们所释放的能量一个在增加,一个在减小,所以合到一起它们所共同释放的能量多少也是没有变化的。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引力场了。而不是像它们其中任何一个粒子一样产生变化着的引力场,也就是电场了。

当然现实中的模型是绝对不会这么完美的。因为,如果电子所释放的能量一直减小的话。那么,按照极限的思考方法,电子所释放能量的值必然会存在一个下极限。那就只能是粒子不在释放能量了。不再释放能量,不就是不会再形成场了吗(这里可没这么简单哦),哪里还会有电场的存在。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啊!下面一章会重点说到这一种特别的情况。这一种情况当然是不会在这里出现的。类似的原子核的释放能量逐渐增加,不也同样也会存在着一个极限吗。难道要让原子核的寿命变得很短,最后整个原子核直接完全能量释放干净。

真实的情况应该是;首先,电子所释放能量的量是非常小的,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小很多。而且它变化的幅度也是非常慢的,另外电子更可能会突然间在空间中吸收到一个光子。那么,它释放的能量就会一瞬间增大,在这时就会形成一列特别的能量波让整个引力场的强度变大。但重点就是在这一瞬之后,电子所释放的能量依旧重复上面不断变小的模型。这就是我上面曾提过的在有效地时间内单一变动的能量会形成电场,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了。在一段有效的时间内粒子释放的能量连续不断的增大或减小。类似的,原子核也会有这样相似的变化,它也可能会冷不丁的释放一个或几个光子。然后,在这一瞬,它所释放的能量值突然间也就变小了,这里同样也会有能量波的出现。但在随后的一段有效的时间内,它所释放的能量依旧是逐渐增多。这才是,我认为描述现实情况最准确的模型。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光子,它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调节者。极力避免着上面我们所说的极限情况出现。所以说光子是电场形成的条件一点也不为过,只是没有现代物理学上所认为的那么重要而已。

在量子力学中,认为电场的介质是光子,可是这将会永远解决不了电场的正负叠加不显电性的原因,也不可能说明正负电场间存在的区别。虽说,光子属于是电磁波,可以干涉,但能量是不可能消失的。这一点应该基本认识中最重要的了。也许你会想到如果光子是波,通过干涉能不能解释正负电场合在一起会消失的原因了吗!但,对于波来说所要达到的产生干涉的条件是两列波的频率是相同的,这一点首先就说不通。更不要说,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光谱,这在真正分电场的正负问题上依旧是个难点。因为它是分不出来正负的,难道我们要认为正负电场刚接触到时,此时处于波峰中的光子的电场是正电场,另一个光子处于波谷的电场是负电场。这个解释实在是太牵强了,因为两个电场的距离不同,它们所接触时,每个电场中光子都有可能处于波峰或波谷。按这个推论下去,正负电场将是变化的,一个粒子在这里是负电荷,稍微挪动一点却就成了正电荷了。这在现实中是不允许的,也是非常荒谬的。何况光子又是没有振幅存在的。

同时,真空并不空,这一点已经得到全世界所有科学家的认可。可是,关于这点的解释却并不是完美的,其中还隐含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量子力学中认为,电场或者是电磁场的周围都是光子,然后得出的结论,光子就是电场的介质。可是,在另一本书中,为了解释正电子的存在,引用了空穴理论。它认为我们周围的空间都是由电子组成的,正电子就是一个电子受到能量激发而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这样在电子原来的位置就存在了一个空穴,这个空穴就是正电子。不论这个的理论的详细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周围的空间组成就好像又多了一种粒子,那就是电子。这还不算,在相对论中,还有引力波的存在,这就又有了一种粒子的出现,它就是重力子,它也同样被认为是占据整个宇宙的。

这样的争议很明显就来了,到底哪一种粒子才是真正存在着的,并占领整个空间的?充满整个宇宙的呢?

这样我想我们就会有两种选择,要么让这三种粒子统一成一种粒子或者说成合并也行,反正是让一种粒子带有它们三种粒子的性质。另一种选择就是剔出两种粒子,只留有一种这样就简单明了了。你也许已经知道我的选择了。第一种情况显然是不能发生的。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了,排除另外两种粒子的存在,只留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

到这里,排除光子就可以用上面的万有引力和库伦引力的区别来解释。那要怎样去排除电子的存在呢?还有,这里又为什么选择重力子(或者说成我所提到的能量的存在更合适)呢?因为重力子最接近我理论中所说到的能量,而且,它也同样被解释成重力场的形成原因(在相对论中)。同样它或许是最小的粒子。为了符合量子力学,你也可以说我所说的释放能量换成能量子。这种说法也许更容易理解。可是,关于正电子的解释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虽然这个空穴理论的解释在现在越来越不受到关注,但它依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关于它,在下面的某一章我们会重点提到。此外,还会有根据我们理论所能推导出来的,关于正电子性质的一些问题。

到这里你也许有个疑问,就是我怎么确定万有引力与库伦引力的区别就是我所说到的观点。从根本上,更合理的说法是这只是我根据电场以及引力场的性质和特点来进行的猜想。现在,来说应该只能算是个大胆的猜想。它所需要的是时间,然后去得到认可。不过,话又说回来,每个伟大的理论都是先从猜想中跑出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说万有引力与库伦引力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