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知识分子

    我们常用“知识分子”来表达对读书多,学历高,有学问的人的尊敬。主要是以前,知识的普及率不高,读书人懂得多但是人数少,学历低甚至没上学的人对知识存在敬畏之心,但读书人若是沉溺于享受这种尊敬,那就很危险了。

知识分子

    首先,所有的知识都是前人所总结的经验,尽管有些很实用,很精炼,很深邃,但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公开”的意思是在有搜索引擎的现代社会,人人都可以用手机获取的信息,是没有很大价值的,例如“什么是四大发明?”只需要记忆即可,毫无创造力可言。

      其次,尽管这些东西触手可及,但是具体到每个学科很浅显的“常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因为除了自己专业外的东西不考,然后就不学。这种功利的思想,会让人变得麻木,考试之外很多有用有趣的东西如果的不会的话,就连和别人聊天都困难。  所以说知识很必要,但是不值得炫耀。就比如中国的博士,接受了20多年的教育,反而不博学,只是对自己专业领域的学问钻研的很深。

    而技能是对“知识”的升华。技能把知识运用到生活生产中来,并产生价值,最后把知识变现。获得技能需要自己去实践,就像学骑自行车,需要自己亲自去练习,学会之后,很长时间之后会生疏。有钱也买不来,技多不压身,别人也抢不走。 就像写书,厨艺,弹吉他这类手艺,都是具有“自我创造”的过程,同样是知识载体,每个作者风格口味也各不一样。

 

技多不压身

      相比知识和技能,态度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对某些领域的知识的态度,就直接决定了学或不学。这是最开始的一个大前提。举个例子,很多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都尽量避免选择“历史”这类是专业,以防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有位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也常常被问“学历史有什么用?”,“帮助国家和民族构建美好的回忆”,他一脸真诚地回答。

能力分布图

    学生们要是对历史如此轻视的话,那怎么能学好历史。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怎么能明白中国领导人重大决策的出发点和目的,不懂外国历史,以后出国也只能看看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换个角度看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