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听——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有感


01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些发生在治疗室内外的故事。

本书作者的叙事风格,是以治疗师的视角穿插着叙述自己和各个来访者的故事。

在阅读的初期我时常分不清那些来访者谁是谁,后面的情节和前面的情节也常常连接不上。我感到疑惑,为什么作者会如此叙事。

直到看完全书,我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一个治疗师的日常节奏嘛!治疗师就是如此日复一日的穿梭于各个来访者的故事之中呀。

02

欧文·亚龙提出了人所需要面对的四个终极问题: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本书作者选取的故事,也基本是围绕着这些人类存在就无法回避的主题。

有人年纪轻轻新婚燕尔就不得不直面死亡的来临;

有人年近古稀生活坎坷,虽然身体健壮却为自己定了一个死期;

有人事业成功妻女在旁却无法直面自己曾经的丧失,深深掩埋了自己的悲伤……

即使身份背景各异,但人类面临的烦恼是相通的——爱与被爱、遗憾、丧失、不确定性、死亡……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在阅读本书时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既是巧合,也不是巧合。

03

人们常说,书中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会让人“身临其境”,意思是说书籍能把我们带到书中所描绘的“那个”环境中。

当我回味《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本书时,我发现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与其说这本书把我带到了书中描绘的某个特定情境中,不如说它与我在当下共同创设了一个特别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我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与书中的人物一起体验着他们的悲欢离合。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极致的阅读体验:当你阅读时,会沉浸其中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直到合上书本环顾四周,依然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恍惚感。

书籍与我们共同创设的这个场域,就像是与我们现实生活平行的一个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里,一切的体验都让我们感到如此的真实。

我们也许不能自由地创设身处的物质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书籍,与之去共同创设一个个独特的平行世界。在这个平行世界里我们可以去丰富自己的体验,超越真实的物质世界。

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推荐好书的一个原因。

04

在这次的平行世界里,朱莉的故事最让我悲伤不已。

因为她的议题是:死亡。

治疗师洛莉是如此饱含深情地叙述了她与朱莉这个年轻的癌症患者,是如何从看到康复的希望,开始展望新的生活,到得知新的病情突然出现,决定着手筹划一个葬礼的。

朱莉邀请了洛莉出席她的葬礼。我也随着治疗师一起出席了,哭的稀里哗啦的。

这样的故事并不新奇。我以为这次我不过也是如同往常那样,会感慨人生的无常,在两天之内会提醒自己要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然后日子恢复如昔。

直到某个午后,我推着宝宝出门散步。

我站在十字路口,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交通意外的场面。这个情况我很熟悉,二十多年来我都时常会抑制不住地在脑海里幻想各种意外场面,关于自己和至亲的。

我叹了口气——我知道这这些幻想极不合理,也不是我想见到的,可是我毫无办法。

突然之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声音。

“你不用一遍遍地预演了,当它真正来临的时候,你还是逃避不了悲伤的。”

我无法表达那一刻我的感受有多复杂,震惊、忧伤、解脱……

我才明白,我是如此地害怕丧失与死亡,我甚至已经为此在脑海里预演了二十年。如果不是这个声音的突然发现,我想我还会继续预演下去,不断让自己受苦。

怎么可能逃避得了悲伤呢?再多的洞见,再虔诚的信仰也是无济于事的——除非我们不曾深刻地爱过。深爱的代价就是会深刻地感受到悲伤和痛苦——但这也是一种恩赐,是鲜活的生命才能拥有的恩赐。

朱莉在治疗师的陪伴下直面了死亡,我知道,每一个人最终都唯有直面。

05

瑞塔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另一本我很喜爱的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我喜欢这样的故事,温暖、有趣,笑着笑着眼泪会莫名其妙地流下来。

瑞塔和欧维一样,也是准备好了要对自己的生命做个了断。

瑞塔和许许多多来到咨询室的来访者一样,既绝望,又还没放弃希望。

瑞塔很幸运,她遇到了专业的治疗师、热情的邻居,还有亲爱的麦伦。

瑞塔的幸运,在我看来有着必然性——她在放弃之前依然选择勇敢地与人链接,她找到了她的治疗师,她融入了邻居的大家庭,她甚至给已经断绝来往的孩子们写信。她很沮丧,很害怕,但她没有自我隔绝于情感的沙漠里。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我陷入困境,绝望地想要放弃时,我总会问自己:

在放弃之前你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吗?

那么……你去寻找治疗师的帮助了吗?

只要不自我隔绝,就一定会有转机。

05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这并不是作者对我们的建议,这是治疗师洛莉在面临困境时,她朋友给她的建议。

作者在书中通过自己作为来访者寻求心理咨询的经历,清晰地告诉我们,作为治疗师,她首先是个人,有着身而为人的弱点和苦恼。当面临困境时,她的表现与普通人一样无力,甚至可笑。

治疗师是不是会比普通人更懂得应对困难?会更少痛苦?

是。也不是。

治疗师确实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去应对困难,但治疗师所经历的痛苦绝对不会比普通人少,那些知识和方法也不会让治疗师的“痛感”比普通人弱。

如果经历分手,你会怎么办?

大部分人都能自己熬过去的。

而身为治疗师的洛莉,她没有选择自己熬过去,她去找治疗师聊聊了。

06

如果说人能够与书籍共同创设出一个场域,并且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那人与人之间创设出的场域就更加富有力量了。

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疗愈性因素,是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构建出的一个特殊的场域。在这个特殊的场域里,治疗师会努力创设这样一种氛围:真诚、慈悲、中立、包容……来访者会与治疗师在共同创设的场域里开展一段冒险之旅。

在咨询室之外,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可能创设出一个疗愈性的场域?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一名治疗师,我非常习惯孤独地去理解自身的弱点,去寻求应对各种困扰的答案。

我相信自己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找个人聊聊也未必有什么益处。

可是我们的认知往往会被突然打破。

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我漫无目的地和朋友聊天。聊着聊着,我的眼泪没有预兆地流了下来——生完二胎以后,我似乎更容易不由自主地流泪——这真是让人尴尬的事啊。

我和朋友正坐在热闹的餐厅里,我就这么流泪,很久很久。我的朋友在我对面静静地坐着,没有问我:“你怎么啦?”,也没有说:“你冷静一下。”,她甚至没有给我递纸巾。

但我知道,她就在这里陪着我。时间一点一点流过,我们之间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场域,周围的事物似乎不复存在。我们俩谁都没有说话,我就在这个奇妙的场域里深深地与自己独处。现在回想起来,那就像武林高手经历了一场深山的闭关一样,等我“出关”——开口说话时,我感受到自己的每个毛孔都像是被洗涤过一样,浑身舒畅。

这就是疗愈性场域的力量。

如果你看过武侠小说,你会更明白我在说什么。

而我对面的这个朋友,她也是个治疗师。

07

“最近你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让我们高兴高兴。”

这是朋友间聚会时,我最喜欢听到的开场白。

往往大家就会开始嘻嘻哈哈地说出自己近来的烦心事。

你有没有发现,人与人之间相对无言的时候越来越多了。在人群中,我们尤其容易感到孤单。

可是,我们到底是害怕孤单,还是更害怕与人沟通?

有人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世界上好的倾听者少之又少,以至于我们越来越难以言说。

可是,不管是否得到倾听,不管是否得到理解,一旦被说出来,那些痛苦、悲伤、恐惧、无助……它们就会被看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卸去了力量。

透过诉说和倾听,人与人之间才有机会创设出一个促进彼此理解和成长的场域。

我不在乎人类的悲欢是否相通。

我知道,这不影响我去透过别人的际遇去理解自己的命运,去透过别人的悲欢去获取自己的力量。

这也不影响我决心成为一名倾听者,去鼓励别人说出自己的故事,去与人创设出一个个疗愈性的场域。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说,我听——读《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