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闸或逻辑门是集成电路的基本组件。
简单逻辑门可由晶体管组成。这些晶体管的组合可以使代表两种信号的高低电平在通过它们之后产生高电平或者低电平的信号。
高,低电平可以分别代表逻辑上的“真”(T;true)与“假”(F;false)或二进制的1和0,从而实现逻辑运算。
常见的逻辑闸包括与闸,或门,非闸,异或闸(也称异或)。
逻辑闸是组成数字系统的基本结构,通常组合使用运算更复杂的逻辑。
常用的逻辑门有两种常用表示
皆由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IEEE(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Std 91-1984跟作为其补充的ANSI/IEEE Std 91a-1991。
“特殊形状符号”是用过去电路简图为基础以及50年代,60年代MIL-STD-806作衍生;
有时也描述成“军事”,而这个也反映了它的起源。
“IEC矩形国标符号”是以ANSI Y32.14跟一些早期工业用的符号为基础,再重新由IEEE跟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做微调而成;在每个符号中皆可以发现有矩形的外框围着所代表的字,且相较于旧的表示法,他可以涵盖更多的逻辑门[1]。
ICE的标准也被转换成其他表示法,像是欧洲的EN(欧洲标准委员会)60617-12:1999,英国的BS(由英国标准学会制定) EN 60617-12:1999跟德国的DIN EN 60617-12:1998。
IEEE Std 91-1984跟IEC 60617-12的共同目标是提供一套有系统符号来描述复杂的逻辑功能跟数字电路。
IEC 617-12以及接替他的IEC 60617-12没有很明确的标示出“特殊形状符号”,但是不可能不使用他们[1]。
然而在ANSI/IEEE 91和ANSI/IEEE 91a有提到:“根据IEC刊物第617期的第12部分指出特殊形状符号不会优先使用,但也没有和特殊形状符号有冲突”。
IEC 60617-12则包含了相应说明 :“即使非优先使用,使用其他由国家标准认可的符号-特殊形状符号,不应被认为和这个标准有冲突。
在使用其他特殊形状符号,以形成复数符号(例如使用如嵌入的符号)不应鼓励”。这项妥协方案使IEEE跟IEC协会遵守各自的标准。
第三种表示法较广泛用在欧洲,尤其是欧洲的学术界
在1980年代,示意图成为主要的方式用来设计印刷电路板以及客制化IC(例如逻辑阵列)。
F = A ⊕ B F = A ⊙ B A ⊕ 0 = A A ⊙ 1 = A A ⊕ 1 = A ˉ A ⊙ 0 = A ˉ A ⊕ A = 0 A ⊙ A = 1 A ⊕ A ˉ = 1 A ⊙ A ˉ = 0 A ⊕ B ˉ = A ⊕ B ‾ = A ⊕ B ⊕ 1 A ⊙ B ˉ = A ⊙ B ‾ = A ⊙ B ⊙ 0 A ⊕ B = B ⊕ A A ⊙ B = B ⊙ A A ⊕ ( B ⊕ C ) = ( A ⊕ B ) ⊕ C A ⊙ ( B ⊙ C ) = ( A ⊙ B ) ⊙ C A ( B ⊕ C ) = A B ⊕ A C A + ( B ⊙ C ) = ( A + B ) ⊙ ( A + C ) \begin{array}{|l|l|} \hline {F=A \oplus B} & {F=A \odot B} \\ \hline A \oplus 0=A & A \odot 1=A \\ \hline A \oplus 1=\bar{A} & A \odot 0=\bar{A} \\ \hline A \oplus A=0 & A \odot A=1 \\ \hline A \oplus \bar{A}=1 & A \odot \bar{A}=0 \\ \hline A \oplus \bar{B}=\overline{A \oplus B}=A \oplus B \oplus 1 & A \odot \bar{B}=\overline{A \odot B}=A \odot B \odot 0 \\ \hline A \oplus B=B \oplus A & A \odot B=B \odot A \\ \hline A \oplus(B \oplus C)=(A \oplus B) \oplus C & A \odot(B \odot C)=(A \odot B) \odot C \\ \hline A(B \oplus C)=A B \oplus A C & A+(B \odot C)=(A+B) \odot(A+C) \\ \hline \end{array} F=A⊕BA⊕0=AA⊕1=AˉA⊕A=0A⊕Aˉ=1A⊕Bˉ=A⊕B=A⊕B⊕1A⊕B=B⊕AA⊕(B⊕C)=(A⊕B)⊕CA(B⊕C)=AB⊕ACF=A⊙BA⊙1=AA⊙0=AˉA⊙A=1A⊙Aˉ=0A⊙Bˉ=A⊙B=A⊙B⊙0A⊙B=B⊙AA⊙(B⊙C)=(A⊙B)⊙CA+(B⊙C)=(A+B)⊙(A+C)
调换律:
若 A ⊕ B = C , 则必有 A ⊕ C = B , B ⊕ C = A ; 若 A ⊙ B = C , 则必有 A ⊙ C = B , B ⊙ C = A . 若 {A} \oplus \mathrm{B}=\mathrm{C} , 则必有 {A} \oplus \mathrm{C}= {B}, {B} \oplus \mathrm{C}= {A} ; \\ 若 {A} \odot B=\mathrm{C} , 则必有 {A} \odot \mathrm{C}=\mathrm{B}, {B} \odot \mathrm{C}= {A} . 若A⊕B=C,则必有A⊕C=B,B⊕C=A;若A⊙B=C,则必有A⊙C=B,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