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中的时间语义 和WaterMark

1. Flink 时间语义

Flink定义了三类时间

  • 处理时间(Process Time)数据进入Flink被处理的系统时间(Operator处理数据的系统时间)
  • 事件时间(Event Time)数据在数据源产生的时间,一般由事件中的时间戳描述,比如用户日志中的TimeStamp
  • 摄取时间(Ingestion Time)数据进入Flink的时间,记录被Source节点观察到的系统时间
    Flink中的时间语义 和WaterMark_第1张图片

在Flink中默认使用的是Process Time,绝大部分的业务都会使用eventTime,一般只在eventTime无法使用时,才会被迫使用ProcessingTime或者IngestionTime。
如果要使用EventTime,那么需要引入EventTime的时间属性,引入方式如下所

//设置时间语义为Ingestion Time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IngestionTime)
//设置时间语义为Event Time 我们还需要指定一下数据中哪个字段是事件时间(下文会讲) 
env.setStreamTimeCharacteristic(TimeCharacteristic.EventTime)

2. WaterMark

2.1 Why WaterMark

我们知道,流处理从事件产生,到流经source,再到operator,中间是有一个过程和时间的,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流到operator的数据都是按照事件产生的时间顺序来的,但是在遇到特殊情况下,比如遇到网络延迟或者使用Kafka(多分区) 很难保证数据都是按照事件时间的顺序进入Flink,很有可能是乱序进入。

Flink中的时间语义 和WaterMark_第2张图片

那么此时出现一个问题,一旦出现乱序,如果只根据eventTime决定window的运行,我们不能明确数据是否全部到位,但又不能无限期的等下去,此时必须要有个机制来保证一个特定的时间后,必须触发window去进行计算了,这个特别的机制,就是Watermark。


2.2 WaterMark 概念 (what)

  • Watermark是一种衡量Event Time进展的机制。
  • Watermark是用于处理乱序事件的,而正确的处理乱序事件,通常用Watermark机制结合window来实现。
  • 数据流中的Watermark用于表示timestamp小于Watermark的数据,都已经到达了,因此,window的执行也是由Watermark触发的。
  • Watermark可以理解成一个延迟触发机制,我们可以设置Watermark的延时时长t,每次系统会校验已经到达的数据中最大的maxEventTime,然后认定eventTime小于maxEventTime - t的所有数据都已经到达,如果有窗口的停止时间等于maxEventTime – t,那么这个窗口被触发执行。

有序流的Watermarker如下图所示:(Watermark设置为0)
in order Watermark
乱序流的Watermarker如下图所示:(Watermark设置为2)

你可能感兴趣的:(flink,flink,大数据,sc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