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的应用价值
历史与现状:早期交流胜任早期设备,而且直流无法解决高效变压问题;现在直流在交通牵引、后备电源上应用广泛;供电制式的选择取决于用电设备需求与技术手段的匹配;
高效:如果外部仍然是交流电网,只是将分散的AC/DC集中,节能1~2个百分点,节能作用显而易见,实际效益非常有限;如果有本地可再生能源,效率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但总体效益与接入容量和自我消纳比例有关;
经济:直流设备电源简化,减少AC/DC环节,减少滤波电容;增加直流供电电源,显著增加供电设备成本,可靠性和运维问题,直流开关的成本和可靠性不如交流;有利于用电设备低成本小型化,但供电系统要增加成本,需要不同项目具体分析。
安全:直流触电易摆脱,直流安全性高于交流。
总结:交流技术成熟产业雄厚,直流只有安全一个明显优点,前景堪忧;如果分布式电源规模大,本地消纳比例高,直流装置成本降低,直流机会才会更大
2 民用建筑低压直流的发展机会
电器产品逐渐电力电子化,发电侧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
1 电压等级
100V以下基本用于小功率及单个设备,100V以上与建筑场景有关,如照明、中心机房、电动汽车、光伏、储能、轨道交通。
电压等级的影响因素和选择原则:安全性、经济性、兼容性、电器需求;安全定上限,经济成本定下限,兼容交流电器,考虑直流电器技术趋势。
安全性:原则上安全性至少要高于AC220V;AC220V对应 DC+325V或DC-250V,考虑跳闸保护作用可以提升到DC375/400V;
经济性:考虑线路压降、经济电流密度、供电距离,确定电压下限326V;
兼容性:目前交流电器内部DC300~400V,无法实现安全兼顾;长远看直流电器需要重新设计;800伏以下的电压范围可以选用成熟的交流供应链;
电器需求:频繁活动区有更高的安全诉求,功能区有更高的成本和效率要求;功能区750VDC端子压接,375/400VDC插座16A;频繁活动区48VDC插座16A,本质安全且降低小功率电器防护成本;高压追求高效,低压保证安全。
2 接线形式
单极和双极形式:双极有两个电压等级,中性线电流部分抵消,线损低,供电能力强,应用广泛;双极直流系统没有三相交流旋转磁场的好处,而且负电压安全性很差,未来应该是单极性、多级电压。
小结:安全性上限-280V或+325~375V/400V;经济型下限300m距离,326V;兼容性<800V;电器需求,低压安全,高压高效,48V、375/400V、750V;电压等级的选择还与接地方式和保护有很大的关系
1 直流供电系统电击防护
电气设备电击防护措施:0类基本绝缘、一类保护接地(漏不出电)、二类双重绝缘(不漏电)、三类安全特低电压;
建筑物电击防护措施:等电位连接
供电系统电击防护措施:电气隔离、剩余电流保护(漏也不怕)、绝缘监测
2 直流供电系统接地方式
三种典型接地方式:TT电源和用户各自单独接地,保护特性复杂,直流基本不用;IT电源不接地或高阻接地,用户侧接地;TN电源侧接地,用户侧经PE线与电源侧地相连,电位关系清晰,保护简单;
TN:交流系统普遍采用,直流特性和交流差不多;接地故障电流大,过流保护实现电击防护;电击事故也可以使用剩余电流保护;PE线断线可能导致剩余电流保护拒动;
IT:目前直流系统示范工程大多数采用IT;单点故障因为大电阻阻值极大,几乎没有电击危险;两点故障危险显著增加,要求配置绝缘电阻检测(故障定位能力较差,电击保护和供电可靠性存在矛盾),双极IT系统预期接触电压最高可达2Udc;
接地方式和接线形式的组合:轻度危险,长时间触碰室颤概率很低,+280V/-190V;中度危险,<200ms,室颤概率较低,+375~400V/-280V;重度危险,<40ms,+450V/-325V;
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和接线形式综合对比选择;
3 几个与接地有关的小问题
并联电弧和短路保护:接地故障(碰壳),短路故障,TN增加电弧严重性;故障特性和保护与交流差异较大;
杂散电流:直流杂散电流会对地下金属产生腐蚀,地铁影响很大,民用建筑较好;
交直流混合系统的电击防护:电气隔离可以降低风险,简化故障分析保护,但增加的隔离变压器降低效率,提升成本;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传统RCD对于剩余电流波形敏感,直流RCD产品和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小结:更安全的组合,IT接地,单极,190V~280V,IMD保护;更经济的组合,TN接地,单极,375V~400V,RCD保护;优化组合,正常时,IT接地,单极,375V~400V,IMD保护。单点故障切换成TN,RCD保护。故障排除后恢复。
1 关键设备
工作原理:AC--变压器实现电压变换,开关实现电流通断,用电设备主要是交流电机;铜线导电,铁芯导磁;50Hz电压电流;DC--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电压变换,开关、功率半导体器件实现电流通断,用电设备是各种变换器;功率半导体器件;kHz~MHz开关动作+PWM;
过载能力:AC--变压器、开关、电机过载能力5~10倍以上;对过压过流不敏感;DC--过载能力2倍左右,基本没有过压能力;具有非常快速的电流控制能力,寿命长;
控制功能:AC--手段少、功能简单、速度慢,变压器分接头、开关通断、有级投切无功补偿;DC--功能丰富、速度快,电压电流功率控制,过压过流控制,下垂控制,虚拟电机控制;
可靠性成本:AC--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目前成本有优势,但成本依赖于原材料的消耗,难以持续降低;DC--目前成本高、可靠性低,但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
2 系统特性
描述参数:AC--电压、频率、相位;电压电流谐波,THD;有功功率、无功功率;DC--电压;电压电流纹波,纹波系数;有功功率,纹波造成的无功极小,可以忽略。
功率特性和惯性:AC--电网通过频率紧密耦合在一起;电压相量差和阻抗决定了电流和功率;同步发电机转子转动惯量大,有助于系统稳定;DC--各级各区直流电网通过变换器可以有效解耦;电压差和电阻决定电流和功率,物理关系简洁;变换器响应快,惯性小;储能环节可以增加惯性,改善系统暂态响应性能;
感性容性:AC--一般呈感性,变压器电感、变换器交流滤波电感、线路杂散电感;电感限制短路电流、抑制电流谐波,电流关断时引起过电压;DC--呈容性,交换器直流滤波电容、对地杂散电容;电容充放电引起冲击电流,增大系统惯性,容易和线路电感引起谐振;
1 纹波
直流电压和电流中包含的交流分量;纹波系数=交流分量/直流分量,注意交流分量可能采用有效值、幅值、峰峰值,目前没有统一规范;
直流系统必然包含纹波,由变换器内部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动作导致;可以通过增大电感电容、提高开关频率、改变拓扑和调制PWM策略抑制纹波;
纹波的影响:纹波谐振;电磁干扰;纹波电压导致纹波电流,进而导致电容损耗,甚至损坏;
2 电压偏差
电压偏离设定值的比例,表现为稳态和暂态两种形式;
稳态电压偏差:线路压降;电压下垂(虚拟电阻)特性,用于不同变换器之间分配功率;
暂态电压偏差:故障扰动、设备投切、工况突变,功率快速大幅变化,系统功率平衡遭到破坏,电压暂态变化;与变换器调节性能、系统功率调节裕量有关;
电压偏差的影响:偏差较小基本没有影响;电压过高引起设备损坏,电容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电压过低容易引发过流、损耗增加、停止工作;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为电力电子设备对电压非常敏感;
1 供电系统
源网荷储设备、开关、线路
电压保护:过压保护--电力电子器件、电容等电压裕量一般不大;欠压保护--欠压可能引起电流过大;变压器正常工作对直流电压有一定要求,即直流侧电压大于交流侧电压峰值;谐振保护;
电流保护:过电流(短路)保护--电缆和导线的力效应和热效应;电力电子器件电流耐量、热效应和关断失效;开关电器的灭弧和分断能力;过电流对直流系统可靠性的威胁比交流系统更严重;
交直流系统过电流特性差异:AC--故障电流主要由变压器提供,变压器过流耐受能力强,断路器实现选择性保护;DC--变换器惯性小、动作快、过电流耐量低,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故障电流组成情况复杂,上升率快、幅值高、变换器短路保护速度远高于断路器;
短路故障穿越技术:变换器维持限流输出,利用断路器切除故障点。
直流系统过电流保护措施:机械式断路器;使用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固态断路器;通过变换器控制和保护协调实现复杂保护功能,不同拓扑结构保护性能差异很大;
2 用电环境
用户、用电场所
触电危险 电击保护:充分参考交流系统电击保护技术成熟经验;针对it接地系统的绝缘监测技术和产品比较成熟,但是无法准确定位;漏电保护原理简单可靠,不易受现场条件影响,目前需要降低成本,与开关集成;
电气火灾 电弧保护:电弧是电气火灾的重要起因,直流电弧破坏性比交流更严重;电弧特性影响因素多,光伏电弧检测较为有效,配电系统电弧检测技术难度和成本更高;变换器呈容性,配合电感,有助于电弧过零熄灭;
1 深圳未来大厦低压直流供电示范项目
建筑节能合作项目,全直流供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加蓄电池。
外部AC380V进线,转换为双极DC375V,办公区DC48V,配置光伏和储能,IT接地方式,配置绝缘监测,可切换成TN接地方式,利用漏电流保护。
运行效果:稳态、暂态、保护等性能,达到设计指标,满足供电要求;直流系统电压、电流、功率的控制关系更加简洁、直观;利用电压差实现功率控制,暂态调节性能与变换器直接相关;利用直流母线,“源网荷储”直接高效互联;灵活协调,支持多种能量调度和管理策略;以上好处的关键在于有光伏和储能。
2 体会与展望
演讲者参与该项目前期论证,后期调试;
低压直流供电技术,已经可以满足工程化应用的基本要求,具备小规模推广条件;电压等级、接地方式、接线形式,理论分析和技术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是需要更多应用经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大规模推广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场景特点,开展低压直流适用性分析和筛选匹配;持续完善系统方案、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积累应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