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王树的《觉知的爱》时发现有好些具体可以落地的心理养育指导,在此摘抄记录:
儿童心理需求之归属感
(1)0~3岁
①从孕期开始,每天清晨对新生命说“欢迎你的来临”“欢迎你来到我们的家庭”“你将成为家庭中非常重要的成员”(即使孩子出生了,也可以在清晨醒来后告诉孩子这几句话。这样每天用1分钟连结,对孩子的成长百益而无一害)。
②不要将孩子寄养在父母以外的家庭之中。因为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以一对一的养育方式为主,尤其是与母亲!母与子还在延续母胎连结的能量中,此能量是建构孩子归属感的主要养分。
③2岁之后,家中有专属孩子的空间,器具、材质、尺寸大小应方便孩子使用。
(2)3~6岁
①无论进入到任何新环境、新团队,都要给孩子介绍团队中的人员及向团队中的人员介绍孩子。
②在孩子处于情绪的风暴时,倾听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就是接纳,爱就是从心里接纳每一个人,无论他的状况是好还是坏”。
③每周计划一次家庭时光,然后实施。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温暖的氛围,以及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很重要。
(3)6~12岁
①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孩子去体验被接纳和被排斥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并且让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
②启动家庭会议,让孩子体验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同样有责任、义务和权利。
③参加一项团队运动,通过长期坚持,让孩子了解团队合作精神。
④和孩子共进有主题、有仪式感的晚餐。例如:开学前一日共进晚餐、夏令营离家前与回来后共进晚餐等。
儿童心理学需求之安全感
(1)0~3岁
①母乳喂养,拥抱、抚触孩子,经常表达“我爱你”。
②让孩子与你的生活保持在一种有秩序、有规律的环境中。
③和谐的夫妻关系,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礼物,所以父母亲彼此应时常说“我爱你”。
(2)3~6岁
①任何的一次分离都需要如实地告诉孩子原因,并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同时遵守约定。
②尽可能地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如果发生争执,明确告诉孩子:“这是父母的情绪导致的事情,与你无关,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③到达新环境时,首先给孩子介绍新环境,并陪伴孩子适应新环境,直到孩子在新环境中自在放松,能够自己活动。
(3)6~12岁
①让孩子感受到“不论发生了什么,我都会和你站在一起,支持你”。
②时常和孩子分享:自己今天犯了一个什么错,在错误中发现了什么。让孩子体验到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③示范或者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关于儿童的接纳
(1)0~3岁
①觉察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出于他们有什么样好的表现,还是因为他们原本的样子。
②经常与孩子做能够让孩子和你大笑的游戏。
③经常表达对家人(孩子、夫妻中的另一半)的赞赏,是对这个孩子最好的接纳。
(2)3~6岁
①不要将某一个标签,视为你的孩子。带着好奇去观察、了解孩子。例如:“我的孩子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通常这样的表达并不全面,你的孩子除了听话还有许多很美的特质。去观察与发现,然后告诉他,慢慢地,孩子就开始学着了解与接纳自己了。
②接纳“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无关对错好坏,不要评判,只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帮助孩子学习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引导孩子认识和发展情绪,建议和孩子一起观看《头脑特工队》。
③接纳孩子重复练习的节奏,重复练习是孩子的智力体操。
(3)6~12岁
①接纳孩子的外表。
②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说“是”。
③接纳孩子的局限性,不要在孩子不擅长的事情上执着。
关于儿童的重视
(1)0~3岁
①及时回应孩子发出的呼唤、需求。
②感受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到被看见。
③蹲下身来,四目相对,缓慢地与孩子讲话。例如:当孩子说“妈妈我很害怕”时,回应:“妈妈听到了,你有点害怕,妈妈会保护你。”
④既要满足儿童独自探索的需求,也要满足儿童陪伴的需求。努力做到陪伴但不替代,参与但不控制。
(2)3~6岁
①留出专门的时间陪孩子玩,在游戏中扮演弱者,让孩子体验支配成人的经验。
②与孩子一起,尊重孩子的做事节奏。请记住:孩子的成长如同蜗牛爬行,需要慢慢陪伴,慢慢等待。
③阅读绘本《重要书》,并一起分享“做自己”的感受。
(3)6~12岁
①时常对孩子说:“我爱你,不需要别的原因,只因为你是你,你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②在社交时,如遇孩子在场,首先正式地向他人介绍你的孩子,并示范给孩子如何倾听别人的介绍。
③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认同的方式,时常对孩子表达欣赏。
④每周与孩子有专门相处的时光,多子女家庭父母更要为每一个孩子安排单独相处的时间。
关于儿童的尊重
(1)0~3岁
①不强迫孩子分享。孩子的语言来自于心灵,源于内心真实的流动,需要在放松的环境下表达。
②允许孩子哭。哭是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当孩子还无法用言语表达情绪时,通常会用哭来替代,同时孩子们还不会用“压抑”这一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自然,哭就成了一种情绪释放的通道。
③任何场合,不要去逗别人的孩子,也不允许别人逗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世界,一切都是真的,他们无法理解成人所谓用善意的玩笑来让大家开心的这种表达方式。
(2)3~6岁
①在孩子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才给予帮助。没有要求帮助的时候,就不要打扰。
②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尽可能和孩子保持同一节奏,切勿自己走在前面,把孩子留在后面。
③用邀请和感谢的口吻与孩子沟通,而非命令式的口吻。
④当孩子专注做事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扰。兴趣产生专注,而长久的专注形成意志力。
(3)6~12岁
①给孩子表达奇思妙想的机会:对于……,你怎么看?
②尊重孩子的独立空间,不随便翻阅孩子的私人物品。
③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④不随便在孩子面前评判他的朋友。
⑤遵守和孩子的约定。
⑥尊重孩子的努力,即使结果不如我们的期待。
关于儿童的界限和规则
(1)0~3岁
①不允许别人随便触摸自己的孩子,当需要有亲密接触时,需要和孩子提前沟通,比如给孩子换尿布、穿脱衣物时。
②不强迫给孩子喂食。
③允许孩子说“不”,并且留心孩子说“不”的敏感期(参考《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2)3~6岁
①建立全家人共同遵守的家庭规则,用规则来保障每个人的界限被尊重。例如:吃饭的时候不看电视、不看手机。
②不代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
③帮助孩子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练习承担家务的责任。
(3)6~12岁
①尊重孩子的隐私,不随便在外谈论孩子。
②尊重孩子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并帮助孩子培养承担结果的能力。
③当孩子逐渐投注更多的时间到外面的世界时,如参加学校活动、交朋友等,应理解孩子会逐渐将父母的位置排在朋友之后。
精神需求之美学需求
(1)0~3岁
①为你的孩子创作一首摇篮曲。
②每天播放经典音乐。
③经常置身于自然中,让自然中的色彩、声音、气味滋养孩子的感官。
④为孩子选择色泽柔和、质感柔软、选材自然的日常生活用品。
⑤满足孩子对物品要求完整的需求(参考《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的审美与完美的敏感期)。
⑥母亲充满美感的说话声,就是最好的催眠曲。
(2)3~6岁
①母亲的形象美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有意识的模仿时期,父母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中体现的审美标准,会被孩子吸收模仿。
②清晨用音乐或自然的光线、声音唤醒孩子。
③让孩子阅读优秀出版社出版的经典绘本。
④时常向生活中的一切表达赞叹和感激。
(3)6~12岁
①带孩子去看经典演出。
②带孩子参观有美学设计的空间。
③创造参与各种艺术活动的机会,去滋养感官、体验美感,不要仅仅关注技巧、技能的学习。
儿童精神需求之自我选择
(1)0~3岁
①观察孩子0~3岁成长中的敏感期,尤其是自我意识建构、执拗的敏感期(参考《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
②给孩子自己做的机会,帮助孩子先从身体上迈向独立。
③提供安全的、可接受的选择范围。
(2)3~6岁
①认同和欣赏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例如:自己选择穿的衣服,自己选择参加什么样的游戏。
②一旦孩子的自由选择受到挫败时,要鼓励孩子,让他明白: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就有承担后果的机会,它们是一体的,要学会为结果负责。
③孩子有能力自己做的事情,给孩子空间自己做。
④别急着告诉孩子答案,给孩子空间让他得出自己的答案,这比父母所谓正确的答案更珍贵。
(3)6~12岁
①鼓励孩子在更大范围做自由选择,并且给予相应的引导,例如: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完成作业、阅读什么样的书籍、暑假如何过、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等。
②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让孩子学习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处处看到希望。
③鼓励孩子利用外部资源来达成自己的目标,以此提升对外交往能力。例如: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引导孩子通过外部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陷入对自己的苛刻要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