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生活做减法?

(《奇异博士》电影海报,来自豆瓣网)


《双城记》里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套用这句话,我想说,这是一个最适合偷懒的时代,也是一个最适合奋斗的时代。

这个时代,有无数的娱乐活动充斥在我们周围。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个哪个时代,有这么海量、廉价的娱乐方式供普通人消费:电影、电视、小说、动漫、游戏、体育、音乐、戏剧、纪录片、宠物、旅行……“丧”是主旋律,足以让人沉迷其中直到地老天荒。

这个时代,也有无数的窗口向我们打开。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有这么海量、廉价的学习渠道供普通人探索:理财、投资、创业、时间管理、自我提升、健身、读书、写作、艺术修养……“忙”成为了唯一的政治正确,不争分夺秒不足以体现人生态度。

但二者之间的博弈却是零和游戏——可做的事情越来越多,现代人睡眠时间越来越短,但时间永远是稀缺资源。

我身边的年轻人无不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处于两个极端中间范围的正常年轻人,想财务自由、想环游世界、想出本书、想弹弹琴、还想要马甲线和A4腰、想精通3国语言、想开店……如果让我用清单列出想做的事情,5号字写上3大页一点问题都没有。就像选理想男友一样,随便找一个少女就能给你列出诸如又温柔又霸气又高冷又逗比等等无数属性。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切实或者不切实的想法,显然不可能全部实现。

我曾经简单地算过时间的余额。

(1)假如从现在到我丧失工作能力还有40年,其中1/2的时间用于睡眠、吃饭、通勤、日常、娱乐,那么还剩下40*1/2*365*24=175200小时。(听起来好像很多)

(2)扣除掉每天上班的时间,假如我的老板特别nice严格遵守8小时工作制一点都不让我加班,那么我40年中的工作时间大概为:8小时*22个工作日*12个月*40年=84480小时,剩下的属于我自己的时间为:90720小时。(还剩9万小时呢~~)

(3)哦对了,我还没有算上养孩子。谁跟我说养孩子不需要花1万小时你的数学一定是体育老师教的。假如每天平均在孩子身上投入2小时(其他时间假定他可以自己喂饱自己跟自己玩),只算到孩子上大学18岁,那就是2*365*18=13140小时。还剩下77580小时。(执行2胎政策的孩子爹妈请在这一块算上双倍时间)

(4)77580小时看起来没有什么感觉,如果折算成《异类》里说的1万小时称为一名专家,也就是说我还有7次机会可以在某个专业领域达到一定水平。(咦??就只剩7件事了!!??)

当然,这种算法并不精确,也许我并不需要在每件事情上成为专家,而且说不定我天赋异禀只要9000小时就能搞定。以上只是粗略估算。但是,想想我那3大页纸,再想想7这个数字,是不是觉得有点紧迫感了呢?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人生只能做好7件事情,你会选哪7件事呢?

其实在时间这件事上,上帝已经足够公平。我们不能够像奇异博士一样暂停时间,也不能像周星驰一样逆转时空。我们能做的,就是充分的减法和足够的聚焦。

就跟花钱一个道理:先算清楚总共有多少钱(时间)能花,再把要花钱(时间)的项目按照重要程度(包括目前和未来)顺序排好,同时平衡好消费(娱乐)和储蓄(学习)的关系。

投资的复利惊人,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时间投资的复利只会更加令人惊叹。

抓紧时间,做好减法。把时间留给最美好的瞬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留给最关心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要给生活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