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7《技巧》笔记3

3 part 前行的力量

我可以接受我自己沉沦一天、两天、三天,我绝对不接受我自己一直沉沦,我还没死,所以,我不会停止前进,你们呢?

比你聪明的大多数也比你勤奋,你看不到的东西不代表没有发生过 有人会跑来问我,说Tiny老师你的演讲为什么那么好,有什么关于演讲技巧的书可以推荐吗?你每天都写一篇长文,能教教我怎么写作吗? 我从来没有看过演讲技巧的书,在我看来演讲技巧也没有任何的价值,我的演讲曾经有人说过有很多问题,我自己看的时候也发现过很多问题,比如站姿不够优美(这个体态怎么优美呢?),老走来走去,说话的时候比较碎的东西很多,经常有一些脏话,而且我经常在台上就突然说,这个点我忘了,这次不讲了。

但是,大多数演讲的结果都还不错,为啥呢?因为我在乎的是信息量,如果我没有能让台下的听众耳目一新的材料,我根本不会去演讲。一般来说,我答应做一个演讲后,很少做准备,往往是在演讲前一天的晚上才开始做Keynote(在OS X系统下运行的幻灯片),一般来说1个小时就可以做好,然后就睡觉,第二天讲。听起来是不准备吧?但是实际上不然,每一个我可以上台去演讲的话题,我一定是在小范围内跟朋友聊过很多次,经过了一些小范围的测试和锤炼的。手里没有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有人找我演讲,我根本不会答应。 10月份的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海,我是移动专题的出品人,按照往年的惯例,我也会做一个演讲,但是今年仔细想了想,我在技术方面确实没有啥可说的,就放弃了。

年纪增长的过程在最近几年对我来说就是内心越来越平和的一个过程,我越来越相信,虽然有家世、机遇、天赋等等的扰动,但是到底能否成功,更多的是看你是否努力,是否可以承压,是否可以不断地学习。 当然绝对的公平肯定不存在,就像打牌一样,只有靠运气好拿到一手好牌才能打好的人,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容易活得比较坎坷。

所以,首先,落差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用担心的。如果你到了公司单位里,发现你自己是最菜的什么都不懂的人,其实不用担心,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公司招聘之所以会分为校招和社招,就是因为有些岗位更需要有经验的人,有些岗位,是可以给你学习时间的。 你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努力学习,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地方,离开了学校,真正的学习才开始了。跟所有的同事学习,跟所有接触到的人学习,学校里面教你的所有东西,都是未来你真正的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而已。 问题不在于你不如你的老同事的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在这个阶段都明白,如果不努力,可能连试用期都过不去。

工作和个人发展目标不一致怎么办 大多数人的工作,都不可能跟他的目标正好一致。老板为什么要雇人呢?是因为他需要有人去做某件事情,他的目标不是给你一个个人发展的空间。这公平吗?非常公平,因为他不是免费让你打工的,他给你钱,他用钱购买你的技能和你的时间。 那你自己的目标呢?仔细看这个问句,你自己的目标,当然靠你自己来完成。如果你公司交派给你的任务跟你的个人发展目标相一致,当然好。如果不一致,你可以改进公司的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就像Lee做的那样。他做的Lava深受文曲星用户的喜爱,他提升了自己,也让公司的利益得到了提升,这是双赢的。如果你公司的目标怎么都不能和你自己的目标相一致的时候,你当然可以选择离开,但是你也要去考虑会不会每个公司都无法和你的目标相一致的问题,所以,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时间去学习,去努力。这个答案其实很清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想不到。 我工作14年了,在这14年里,在满足公司的要求以外,在blog上写文章以外,在微博上灌水以外,在胡吃海塞以外,在跟漂亮妹子逛街以外,我还是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习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追求高薪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现在社会的压力非常大,比如要结婚,先买房,而在上海、北京这种地方买房,对谁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钱。所以,我当然理解每个人挣钱的心切。但是问题是,你要考虑的是挣一年钱,还是挣一辈子钱。 首先你要理解的是校招和社招的区别(谈的都是IT行业)。校招一般来说,企业比较看重你的学校、你的成绩,因为你还是刚毕业的学生,所以,也谈不上太多社会经验。企业希望你是一个可以学习,可以培养的年轻人,所以希望你的学历好。而社招又分为两种,HR招聘和项目组招聘,HR招聘比较看重的还是学历,以及你的项目经验;而项目组招聘,其实很简单,只看你的项目经验和能力。 刚毕业的学生踌躇满志,想找一个相对更好的工作,是应该的。问题恰好在于你找到了一个相对来说满意的工作以后,你一定要明白,你的学历的价值在消退,慢慢地大家就会用一个对社会人的要求来要求你。就像我,我工作了这么多年以后,每次去应聘,别人对我的学校一栏几乎都是不看,因为学校对我的影响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塑造我的是我一步一步的工作经历。

当你说你是一个程序员的时候,你有多少项目经历可以说,有多少代码可以support(支持)你,有多少经验可以跟面试官侃侃而谈?当你说你是一个设计师的时候,你有多少设计作品? 当你工作了几年,跳了几次槽的时候,如果你还是只能用你的学校说话,你就彻底错了,路是自己越走越宽的,不是越走越窄的,区别在哪里?在于你有没有真的成长,有没有变成行业的中坚力量,人人争抢的人才。

但是这个世界总有太多复杂的任务,不管是谁,都不可能靠拍脑袋解决。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方法的价值。 工作方法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就叫作任务分解。如果不做分解的话,没人能解决超级复杂的问题。卓越的人是擅于分解问题的,如果你不分解问题,你也不可能去理解一个问题,不可能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计划调度。 在工程上这个方法也叫作分而治之,当然我觉得更带感的是它的英文名字Divide and conquer,分解敌人,然后征服它们。这其实最早应该是军事术语,战场上人多是有绝对价值的,3万人和2万人拼刺刀的话,3万人一定会胜利。但是,如果你可以想办法让3万敌军分散成三股,一股一股地跟你的优势2万兵力对阵的话,以少胜多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分解任务,因为在他们看来,分解完了,这个任务不还是要做吗?对的。但是,问题在于,当问题过于大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没有办法思考的。

还有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事情看起来非常复杂,实际上有些部分是不需要做的,但是如果你不能先分解任务,你是不可能理解的。 其实,分解问题,是思考一个复杂问题的前提,如果你不能合理地分解一个问题,思考就是奢望。 需要我们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做复杂的事情之前先思考,就这么简单,不是吗? 记得那个经典的笑话吧,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几步? 有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让自己变成一个靠谱的年轻人需要几步? 然后,剩下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做就是了。

为什么有些人用一年时间获得了你十年的工作经验? 我一直喜欢跟优秀的人来往,和非常优秀的人工作,因为我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而我知道跟非常优秀的人工作的时候心情可以非常愉快。 优秀人才的特征:极强的学习能力必不可少 我自己创业的时候,我招的第一个员工,他毕业于漳州一个大学,在那个不是很发达的地方,他自己学会了怎么做iOS开发,并把自己的软件在App Store上线。 后来我看这个软件做得还不错,他的学历不是太高,也没有什么背景,我都不理解他是怎么学会这些东西的。然后我们开始给他“喂”一些材料,给他一点点做一些项目,我发现这样的人也是没有什么极限的,于是我给他做的东西越来越难。 后来我发现,原来在这个公司里我终于不用再做主要程序员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编程水平和我差不多的人,我不干活儿的人生目标终于达到了。 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怎么样把人变得优秀。我想要和优秀的人合作。 就有人在问:这样的人你怎么找得到呢? 前两个月,我验证了这么一个流程:让所有人远程工作起来。于是我就在论坛里发了一篇帖子,说我认为远程工作是这个世界的未来,我在想我们下个项目要不要找两个远程工作的人。

但实际上是怎么解决的呢?实际上每位司机都有一部手机,这手机并没有强悍到成为装在车上的一台电脑设备,但这部手机连接到了每一个人。这个世界正在不停地变化。 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做一个高级程序员很难吗?同样的一个黑人,可能在美国街头打架,也可能是奥巴马。你想想一个美国街头小混混变成奥巴马有多难,他需要跨越的阶梯更多。每一个你见到的比你更优秀的人,都是有什么天赋异禀吗?我不太相信这件事情。 我见了太多优秀的人,我不认为他们天生智商比别人高,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学习方法、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是不可阻挡的。我不知道高博之前在大学挂了11门,我在大学也挂了11门,我是我们大学里唯一一个家长被叫到学校的大学生。 我在校门口接我爸妈,我爸妈当时觉得特别丢人。但是走着走着,遇见两个人对我说“郝老师好”,我爸妈觉得特别惊讶。这两个人参加了我当时在另外一个系做的关于Word、Excel、Powerpoint的演讲。 当时我就在想:这个世界其实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也许我的大学觉得我应该被开除掉,但是我自己招人的时候看的不完全是一份简历,我觉得每个人具有完全可变的能力,但我们被自己的理解所束缚,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可变的人。 我们会听到别人说“学一门语言好难啊”,5年前有人跟我说“Tiny,该怎么学iOS”,我说“很简单”,5年之后他还跟我说“Tiny,该怎么学iOS”,我就无语了。 十年的工作经验,还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个人跑去问老板:“我都有十年工作经验了,为什么您还不给我涨薪水呢?”老板回答说:“你是有十年工作经验呢,还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我觉得在这个社会中有太多人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也有人提到《异类》,《异类》的理论是只有当你刻意去学习,不停从自己的舒适区跳出来,忍受一种痛苦和煎熬,改变了自己以后,你付出的时间才是算数的。 当时我们在珠海讨论学习的问题,其中有一个人说他在进公司前两个星期的时候非常痛苦,觉得他什么都不会,谁都比他强。但后来他可以轻松处理这些事情,他却觉得有些担心了。 我问他担心什么,他说他觉得这一年没有什么成长。我觉得他把我点醒了,我给的建议有两个:一是找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二是做一个副项目去挑战自己。

改进自己从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开始 我们一直在讲该不停地改进自己,但是如果你不了解自己,改进自己就是一句空话,我们首先应该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也许有人看到这里就把这篇文章放下了,毕竟这听起来很像傻话,谁不了解自己呢?还需要你来教吗? 我要告诉你的是,大多数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1.没有镜子的话,我们活在茫然里 作为不爱照镜子的男人,我非常有发言权,我其实一直不太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所以每次照相以后,我都会很疑惑,我这么胖吗?我长这个样子吗?我记得我不是一个非常俊朗的男子吗?怎么突然就这么胖了? 仔细思考发现,原来是我太不喜欢照镜子了,大多数时候我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所以,突然照个相,或者照下镜子我就会被自己吓到。 大多数女孩儿都喜欢照镜子,可能你们很难体会这种感觉。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录制过语音节目,如果没有录制过,你们可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 打开你的手机,iPhone的话,打开语音备忘录,Android的话,应该也有类似的软件。录制一段你自己说的话,用最平常的语调、语气,然后回放一下。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我说的话吗?为什么跟我自己的印象完全不同呢?但是,你把这个录音放给朋友听,他们会告诉你,这跟你的声音完全没有区别。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无数的事情里,如果你不参加一个英语考试,你只是自己估计自己的英语水平,你往往会高估自己的水平,因为你会根据你的英语水平选择适合你阅读的材料,你就会得到一个自己英语很流利的假象,但是考试的时候会选择更有代表性、更杂糅的样本,你也许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了。 所以,历史上最灵的一种减肥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早晨称体重,如果比昨天重了,就略微加大一点儿运动量,同时控制一点儿昨天的饮食。但是,这个方法要奏效,需要做到三件事情,用精确的秤,精确记录运动量,精确记录饮食。

2.自省的力量 前些日子,我的一个朋友在做一个Remote工作(就是无办公室,全员网络联系,不见面的工作方式)以及自由职业者的工作状态的研究,她找我做了一个访谈。我介绍了我们公司的一些管理经验,她很惊讶。我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很有意思吧,“没有干活儿”“今天心情不好,没有干活儿”“今天初音未来演唱会,没有干活儿”“今天不舒服,没有干活儿”之类的东西,在我们的全职员工日报里面超级常见,可以写理由,也可以不写理由。 我对日报的要求是: 1.必须诚实,没干活儿就没干活儿,干了多少活儿就说干了多少活儿,我们不会因为写了没干活儿就不发你那天的工资,因为我知道没有人可以精神饱满地天天工作。 2.必须写清楚细节。 3.必须每天都写,如果哪天漏了,第二天要补上。 一般人会觉得这么松散的要求,一定会让公司的项目天天delay(拖延)吧,错了,我们的项目从来不delay,虽然我们也从来不加班。我跟很多业界高手交流过,他们都难以相信,我们用这么少的人力和时间完成了这么多的事情。 首先,我们不招不能自主学习和自主工作的人。所以,他们值得尊重,他们可以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做事情。 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个日报系统的意义。这个日报系统虽然是每天发给我的,但是核心意义是给他们自己看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我曾经跟我的CTO讲,虽然你是一个很自觉的孩子,但是如果不认认真真地记录自己的工作,你肯定无法持续稳定地产出。在你工作状态好的时候,你可能天天都产出惊人,但是你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你就可能一天都没有产出。这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天就忘掉了,以为自己昨天很努力,所以,你也很懈怠。慢慢地你就可能陷入一种状态里面而不自知。 他跟我一样都是精神好的时候很自觉,但是情绪不佳的时候就会陷进去的人。持续的自省,会让我们这种人变成产出非常稳定高效的人。 我不给人写日报,我自己有一套工作系统,叫作one plan(单一计划)。每天要做的一些小事情,列成列表,每天自动重复,这样我才能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英语学习量,日语学习量,等等等等,学习也变得非常持续稳定。 在这套系统的帮助下,我看了数百个TED视频。我的微信公众号也如此,本来是写着玩的,写出感觉以后,就不管如何都逼着自己一天一定要写一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27《技巧》笔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