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长诗 要趁早

     

        背诗这件事,简单好玩,就像踢球、下棋、 弹琴一样会带给你不同的气质。与其他爱好不同的地方可能 是,你记住的诗文会在你漫长的人生长河中激起更多浪花,抑或是这些诗文会将你人生的河流拓宽到寻常河水不曾到达的堤岸。背诗,越早开始,难度越小,趣味越浓。背长诗,更是如此。


        诗,就是古代的诗歌,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古时候,人们传递信息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就便于在民间流传了。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南北朝民歌,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莫不如此。唐诗也是用来唱的吗?应该说有一部分是的,熟悉李白的同学大都知道《将进酒》,诗文里写“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如果能穿越回到岑夫子、丹丘生和李白当年的小酒桌,那“听”字之后的部分,应该是李白“唱”出来的。所以,同学们最好能多背一些诗歌,因为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是提升我们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和想象力的最好素材。


        人的一生中要掌握多少首诗词才算及格?答案一定是多多益善。按照部编本语文教材要求,在上大学之前,学生需要背诵的古诗文总数是 208 篇,小学阶段 75 篇,初中阶段 61 篇,高中阶段 72 篇。数量还真算不上多,而且许多长诗或古文只要求背诵节选。“诗词大会”这档电视节目非常火,很多同学也有过想去现场参加比赛的冲动,那需要掌握多少诗歌才能站上那个舞台呢?500 首起步吧,如果低于这个数字怕是过不了海选,如果总储备量达不到 1000,怕是也只能混迹在“百人团”。所以,同学们最好能多背一些诗歌,这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要求,也是展示个人风采的新时尚。


        不论是互联网的发展还是人工智能的进步,都无法取代人的记忆力。记忆是人类储存知识和经验的重要工具,几乎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记忆力强的人,学习能力也相对更强。很多人只知道钱钟书是文学巨匠,却少有人了解,他的记忆力也是出奇地好,对于诗词和文献的背诵信手拈来,被称为 “移动的图书馆”。这和他爱读书,注意训练自己的记忆力是分不开的,他一生钟情于书,嗜书如命。他在清华读书四年,时间都用在“横扫整个清华图书馆”。所以,同学们最好能多背一些诗歌,因为这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也能有效提升我们的记忆能力。人的记忆力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发展极快,大概在 13 岁时达到顶峰,背诵诗歌则是训练记忆力的绝佳方法之一。


        鼓励同学们挑战较长篇幅的诗这件事,远方已经坚持多年。2014 年开始,远方走向了全国,随之走向更多城市的还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每年秋季举办的“长诗背诵活动”,主要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寒假举办的“校园话剧”活动主要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春季举办的“行动派·大讲赛”活动主要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力;暑假的“有奖征文”活动主要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最终都指向同学们语文水平的提升。从预备级到文学四级,每次活动你只有五次参加的机会,这些活动都是全国性的,我们希望你能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展现自己。毕竟,这样大的舞台不多。


        那么,我们为什么选择“长诗”而非“短诗”。不仅仅是难度系数的问题。约定俗成来讲,长诗是指长度在八行或以上的诗。在我看来。长诗像是贴心的导游,指引着你看不同的风景,娓娓道来每一处都发生过什么。而短诗更像是漫游的仙人,带你去山巅、去河谷,到达后,他不语,凝神静坐,你只管看,只管感悟。少年时光先啃硬骨头,且长诗容易理解,日后便拥有了极大的背诵信心,不再惧怕各类公式、定理。再长大些后,背短诗,轻松能懂,手到擒来。


        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情义志气。“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忠贞之 情,“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报国之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好学之志,“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的浩然之气,这些诗,像一本本心灵相册,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去走进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精 神世界。


        今年是远方文学第六届全国长诗背诵活动,总部和全国各校区都设置了丰厚的奖品,你的诗不为奖品而 背,但是奖励却要配给真正的勇士。今年的活动啊,老师们也会参加,我们共勉之,共成长。 与诗文同行,你看到的每一处美景,都会是久别重逢。

你可能感兴趣的:(背长诗 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