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王弼《老子指略》节选

会 钧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若温也则不能凉矣,宫也则不能商矣。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

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1]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中国政府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


无法想像,王弼,才活到24岁,怎么会这么有才?《周易》《老子》这些东西他竟通到这个程度,与何晏并称“王何”,可以说如果没有“王何”理论上的建树,魏晋玄学之风就不可能那么盛,更别谈王导、王羲之等人的魏晋风度了。真是天妒英才啊,天妒英才啊,像我们这样的废物竟活得比他们长,老天干嘛不让那样的人物多活几年呢?可惜啊,可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法:王弼《老子指略》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