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之人,必不会孤单,一定有人来亲近他,或者改变环境,影响出很多有德之人。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都在寻找同类。你若是有德之人,自然就有有德之人向你靠拢,你会发现满世界都是好人,好人多得不得了。

你自己坚持修养品德,很多人就会受到你的影响,也来修养品德,这样一来,修养品德的人越来越多,你就不会孤单。

❤️赋能王解读❤️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25章,也是本篇倒数第二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指的是有德之人。

有德之人一定不会孤单。

为什么呢?

因为你会聚集一批有德之人,或者说你会影响出一批有德之人。

说的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其实都在寻找同类。

如果你是一个有德之人,自然就会有有德之人向你靠拢,你会发现满世界都是有德之人。

同样,我们这个群的战友都是喜欢演讲的人,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都是热爱演讲的人。

大家因为热爱演讲,所以聚在这里,因为你在演讲,很多热爱演讲的人就愿意和你在一起搭邻居、做伙伴,互相鼓励,互相滋养,一起同行。

我因为热爱演讲,建立了这个社群,已经吸引了很多善于演讲的人,或者说启迪了许多人的心智,让他们觉得演讲很重要,也愿意来到这里。

在我们这里,战友们,你们觉得孤单吗?不孤单,对不对?因为有人陪伴你。

️先讲一个故事。

在中国的古代,大家都知道,封神演义里面有两方势力,一个是商朝的商纣王,一个西周的周文王。

从品德上来讲,纣王荒淫残暴,而文王礼贤下士,修养品德。

结果如何呢?

商纣王荒淫无度,宠幸妃子,骄奢淫逸,建造鹿台,草菅人命,无恶不作。他手下的贤人,要么被他杀死,比如比干等等,要么是去投奔了周文王。

本来是商朝的天下,结果商纣王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而周文王聚集的有德之人越来越多。

最后武王率八百诸侯去讨伐纣王,纣王的军队反戈一击,商朝很快就灭亡了。

可怜商纣王把自己搜刮到的珠宝堆起来,在鹿台上用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

其实就是对这句话正反两面的最好的例证。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商纣王众叛亲离,他觉得这个世界上都是坏人,其实原因只有一个,他本人是个坏人。

对于这段话,大部分人的解读说,你有品德就会聚集有品德的人和你做邻居,这是一种解释。

另外一个解释就是❤️自己是一个有德之人,就会发挥出自己的个人影响力,让很多人被你的品德而吸引,最终改变自己,也像你靠拢,最后成为有德之人,让你不再孤单。

这其实也是有德之人的作用。

想一想,咱们都想找一个好环境,但是环境在哪里呢?

好环境是创造出来的,一个好的国家,也是创造出来的。

从我做起,从我出发,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一个有德之人,你会发现你的行动,你的言行举止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波人,这些人因为你的品行品德而被触动,被感染,最终向你学习。

刚开始力量是比较微弱的,但慢慢的大家看到了你的坚持,看到了你的与众不同,也向你学习,开始们的修身之路,修心之路,你会发现你真的会身边聚集一帮这样的人,越来越不孤单。

无论是我们超级演讲家喜好演讲的战友,或者是Peter写作三六五那里写作的战友,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多战友都是喜欢写作,喜欢演讲的吗?不一定。有的想都不敢想。

再看猫叔的行动营,说白了就是一个读书营,很多人其实读书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人来呢?

其实就是因为,不管我也罢,猫叔也罢,皮特也罢,都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许多人,让大家觉得这是可以做到的,自己也可以做到。

然后由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人越积越多,大家想一想,当我们的人越聚越多的时候,大家有了共同语言,在距离上就会无限地接近,是不是也就不孤单了?

我们就是网络上的邻居。

我们能够坚信这一点,德不孤必有邻,那么你就会坚持的去做一个有德之人。

随着你的德行,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认可,你就会吸引一批人,或者影响更多人与你同行。

你的周围就会充满祥和安乐。

关于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用哦!

明天我们继续解读论语里仁篇的最后一章。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