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四十年
四十年发展史和今后白酒发展消费趋势
白酒行业历史上经历了四起三落,行业从产量驱动转向产量+营销驱动、渠道驱动,最终进入品牌驱动,行业龙头多次易主,由泸州老窖到山西汾酒,再到五粮液,最终变成如今的贵州茅台坐稳头号交椅。
图:中国白酒发展几大阶段曲线图
四大发展阶段及特点:
1978-1988 年
产量激增,计划经济时代,但管控逐渐放松,卖方市场,供应不足
1989-1992 年
首次调整,限制名酒上桌,名优白酒价格受,到压制
1998-2002 年
二次调整,政策频出,限制政府,酒类消费,限制白酒广告等,增加税负。高档酒销售受影响,价格出现倒挂,行业整体负增长
2003-2012 年
跨越式发展,政策限制明显放松,09年后负面政策开始出 现。产品结构转向中高端化和品牌化,高端酒提价放量,营销精细化
2013-2015 年
深度调整,严控三公消费,政务需求大幅下降,行业价格带大幅下移,挤压式增长加剧
2016 年 - 至今
结构复苏,政务消费挤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居民,消费有效承接,对名酒偏好明显,龙头复苏、行业结构性分化
图:白酒产量增速与CPI曲线对比图(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酒业协会)
重要节点事件
1990-1997 年期间白酒产量逐年加速提升
此阶段下,白酒企业重视广告营销,开始进入营销驱动时代。在单一传播媒介质时代,中央电视台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平台,是酒企树立品牌形象和传递品牌价值的要塞之地,白酒行业逐渐进入广告营销时代,央视广告投放成为各大酒企的主要营销策略之一。
1995 年首届央视广告竞标山东酒企孔府宴酒以3079 万元夺得标王桂冠;
1996年秦池酒以 6666 万元夺得标王桂冠;
1997 年以 3.2 亿元卫冕标王,央视广告带来的知名度提升效果立竿见影,但由于产品稳定性差、品牌力弱、管理决策失误等原因很快失效。
在千禧年后,白酒总量下降的同时两极分化,白酒企业开始对品牌、渠道产生了更多思与实践,白酒行业由产能驱动逐步迈向渠道驱动,同时为后续品牌驱动奠定基础。
在此轮调整中,白酒企业开始优化品牌结构、加大渠道建设:
①品牌结构升级,产品向中高端转型,定位商务用酒的品牌不断创立。
开始采用双品牌战略,创立中高端大单品提升品牌形象,抢占政商核心消费群体领袖的心智,如全兴创立水井坊、泸州老窖创立国窖1573、洋河打造蓝色经典产品线、沱牌创立舍得、老白干创立十八酒坊、今世缘创立国缘等。
②渠道建设创新,各大酒企纷纷成立销售公司主动争取市场,构建符合品牌定位和主力市场的营销运营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有茅台主攻“政商团购”(高端,全国市场)、洋河“后备箱工程”(次高端,立足江苏拓展全国)、口子窖“盘中盘”(中端,安徽市场)、金种子“厂商合一销售体制”(大众,安徽市场)。
2003-2012年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时代,总量增长驱动行业跨越式发展,白酒行业进入量价齐升的“黄金十年”,产品结构升级,渠道快速扩容。
从2013-2015年,黄金时代发展势头暂缓,政策严打压,行业蒙阴影;严控三公消费、酒驾入刑、塑化剂事件等负面影响下,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此段时间是白酒行业政策负面影响最明显的阶段,此时四万亿政策效果逐渐弱化,房地产投资和白酒产量阶段性相关,且白酒产量滞后一年左右。
不过此阶段下,引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迅猛,日常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产生巨变,电商行业发展为白酒行业带来赋能,各大电商购物节纷纷兴起,单个购物节产生的销量甚至远远高于其他传统渠道,加之新媒体为品牌营销带来的品牌赋能价值,使各大头部品牌纷纷入局,组建电商部门,行业产生巨变。
也是在2013年这一年,茅台收入超越五粮液成为行业龙头。其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品牌优势,慢慢的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也造就了茅台白酒品牌化的传奇:
①难以复制的品牌文化。公司从早期领导人的茅台酒典故中挖掘出“国酒茅台”进行品牌定位,一举占领了档次的制高点。
虽然2018 年,“国酒茅台”已被国家商标评委会明令禁用,但茅台已坐拥“国酒”之名二十年之久,“国酒”地位早已深入消费者思想。2019年茅台尊重规律,放弃“国酒”商标,这是茅台在品牌建设上的另一种选择。在消费越发多元、理性、成熟的今天,茅台的品牌力量,不应也不能靠“国酒”的加持,而要尊重并契合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接受,事实证明放弃“国酒”商标获得了人心加持。
②独占酱香品类,独占生产要素。早期白酒香型以浓香为主,川酒六朵金花、苏皖名酒都属于浓香型白酒,茅台作为酱香龙头,口味更佳浓重,加上“喝完茅台酒不头痛”的宣传,茅台在精神属性上进行了更深入的挖掘和更持续的消费者教育。
茅台的核心技术人员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才将茅台的酿造过程标准化,出酒率得以提高,酒质得以稳定。茅台镇酒厂可以勾兑出茅台酒类似香味的酱香酒,但不能勾兑出跟茅台酒一模一样的白酒。茅台公司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其垄断了酱香酒口感的解释权,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最好的酒,从而独占一个香型。
③与意见领袖形成紧密联系。茅台天生是个高端品,在走向市场以前,政府消费占用了茅台很大一块销售计划。因此,在走向市场之后,茅台自然选择了政务客户和大型集团客户(尤其是国企)。
这些客户具有两个典型的特点,第一,这些客户都是白酒消费的意见领袖,第二,这些客户的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网状化布局。因此,茅台在招商时,特别强调经销商在当地具备深厚的政商务关系和强大的公关能力。在 2012 年三公消费对茅台形成冲击之后,茅台管理层快速转变营销思路,在稳住现有经销商的同时,开启新一轮的招商进行渠道下沉,深耕挖掘高端消费人群。
图:2000年后个品牌品牌营销模式对比表
2016年至今白酒行业整体特点和趋势:结构分化,名酒复苏,酱酒火热
结构分化,集中度提升。2016 年后 GDP 增速中枢进一步下降至 7%,投资拉动经济效果逐渐弱化,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且人均 GDP 超过 8000美元后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2016 年至今白酒行业产量保持个位数低速增长,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由 2016 年的 1578 家下降至 2018 年的 1445 家,行业呈现出明显的集中度提升。白酒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保持高增长,收入、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分别为 27%、39%。
消费结构演变,品牌壁垒逐步形成。2015 年后对公消费逐渐被挤出,居民消费成为主导,房地产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支撑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对高端消费拉动效果开始逐渐明显,名酒消费结构由过去公务、政务需求主导逐渐转向居民需求,且名酒品牌优势已基本形成,头部相对进入稳定格局,强者恒强的逻辑在白酒行业显著成立。
图:图为茅台旗下汉酱酒
酱酒火热,有望成为白酒下一轮发展红利,行业格局拐点逐步出现。2018-2019 年酱酒成为行业发展热点,根据行业协会数据2018 年酱酒品类销售收入达 110 亿元,净利润 440 亿元,占行业总利润 35%。酱酒有望承接白酒行业下一轮红利快速发展,酱酒红利从高端向次高端、中端依次蔓延,
本轮酱酒崛起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的动力:
①消费升级,需求逻辑驱动。本轮酱酒热与之前浓香热最大的区别在于本轮为消费需求驱动,而非产业驱动或资本驱动,低端向高端迁移趋势的品质升级明显。
②茅台品牌价值与市场价格引领酱酒发展,进一步打开行业价格空间,千元价格带及以下品牌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③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品类教育完成加快,消费者不断加深对酱酒的认知,培育扩容了高端消费群体,根据白酒专家数据,目前高端消费人群中酱酒饮用比例超过 50%。
从竞争格局角度来看,酱酒格局拐点已现,未来 3-5 年是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布局市场的关键窗口期,本轮红利后格局会逐渐分化固定。
图:白酒市场需求结构变化
图:茅台引领酱酒火热,为酱酒品类发展打开空间,各大酱酒品类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0年之后,经济增幅减慢,稳增长态势下消费分层,为结构分化打开空间。高端白酒产品处于供给决定需求的状态,一方面厂家控价能力相对较强,另一方面品牌自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抗衡周期波动。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完成和延续,我国居民收入逐渐出现分化,高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和其他人群差距持续扩大,最终呈现出消费分层的结果。与 2011 年总量高速增长宏观环境带动白酒价格提升的逻辑不同,未来财富分化、消费分层为结构分化打开了空间。
#留言说说:
对白酒行业的市场变化,有自己的感知吗#
编辑:Cola
图:泉顶工作室
记得分享、点赞、在看,或者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