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豆妈在读《最强大脑》科学判官Dr.魏(魏坤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的新书《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发现自己原来存在一个关于左右脑的误区,就是“开发右脑能够激发孩子创造力”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靠谱。
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虽然是教育学专业,又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对于左右脑之间关系的理解还是不够透彻!
想到很多家长估计也可能会走入这个误区,于是,豆妈就想写篇文章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新知。
“右脑开发可以激发创造力”的说法不靠谱!
人们对左右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诺贝尔得主斯佩里对于“裂脑人”的研究。
啥叫“裂脑人”?
在上个世纪40年代,科学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痫病人采用切断胼胝体的方法进行治疗,确实有效阻止了癫痫病的发作。但是这些人的大脑两半球却被分割开来,彼此信息不通,行动也互不配合,变成了“裂脑人”。
斯佩里教授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检测“裂脑人”左右脑各自的功能。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左脑半球接收来自人体右侧的感觉信息,比如触觉、视觉,并控制人体右侧的动作。右脑半球则接受身体左侧的感觉信息,并控制人体左侧的动作。
人的语言功能,包括说话、书写和计算的能力是左脑半球负责,同时,左半脑还负责逻辑理解、记时间、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推理等。所以,被称为“意识脑”、“学术脑”和“语言脑”。
而右脑半球则具有描述空间结构、临摹、直觉、情感、美术、音乐节奏、身体协调、想象、灵感等能力。所以,又被称为“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和“艺术脑”。
斯佩里博士因为发现了右脑的神奇功能,而被誉为“右脑先生”、“世界右脑开发第一人”。
这一切听起来都没有什么毛病,但是随着“右脑开发,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被当成一个流行在世界各国被大肆追捧时,人们对斯佩里博士“裂脑人”研究的误读也越走越远。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行为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从创造力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创造力并不是一个人右脑的想象和灵感等能力强这么简单,它是“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Dr.魏指出:这种误读的根本在于,我们正常人并不是“裂脑人”,我们并不能简单的地被分为左脑人或者右脑人。而大脑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左脑和右脑的协同。创造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脑活动,更需要左脑和右脑的协同工作。所以,他觉得所谓的右脑开发能够激发创造力并不靠谱,只是商家的卖点。
当我读到这个结论的时候,不禁反思自己也被铺天盖地的右脑开发广告给“洗了脑”,竟然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果然人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不能躺在原来的知识老底儿上睡觉。
“无用”却大有用的“大脑暗能量”
既然右脑开发并不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那什么才能够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呢?
Dr.魏又给了我们一个新概念一“大脑暗能量”,这是近10年脑科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热点。
“大脑暗能量”,其科学术语叫做“大脑默认模式神经网络”。
美国科学家马库斯.雷切尔为这个概念打了一个比方。
当我们什么都不做时,比如发呆或者出神,大脑好像很“清闲”,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关闭,仍然有很多脑区在忙碌着。而这些脑区消耗的能量,甚至比开动大脑完成某项任务消耗的能量还要多。雷切尔把它比喻为“大脑的暗能量”,就像在宇宙中,除了我们能感觉到的能量之外,还有更多的暗能量弥漫在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
这个“大脑暗能量”看起来“无用”,但实际却非常“有用”,它恰恰是创造力的关键。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西蒙顿教授通过研究科学家的创意过程后发现:那些所谓的新创意,其实是来自于人脑对旧知识进行的几乎随机的重新组合。平时很多奇怪的念头或者组合都会被人的意识压制住,但是当人的注意系统放松的时候,“大脑暗能量”就开始起作用,这些新奇的组合会进入人的意识当中,就变成了“创意”。
这让我想起有名的麻省理工20号楼,一个二战时期的临时建筑,却诞生了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42年,为满足二战对核能的研究需求,麻省理工学院临时建造了20号楼。但由于时间紧迫,整栋楼的设计只用了一个下午,而因为战时钢材料的短缺,建材主要用的是胶合板、空心砖和石棉。
所以建成后的20号楼,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同时,20号楼里面错综复杂,就像迷宫一样,既没有标识,甚至连防火墙都没有。显然,20号楼并不是理想的工作场所。
因为历史的巧合,本来将在6个月之内拆除的20号楼却一直没有拆,后来还变成了不同学科领域人才办公的地点,将历史延续了几十年。
就是这样一栋“危楼”,因为迷宫式的设计使得在这里办公的人员经常迷路,甚至要好久都找不到自己打算去的地方。于是,不同领域的人才不得不在楼梯间或者走廊相遇,进而互相交流,“浪费着他们宝贵的时间”。
可恰恰是在这些放松的、被浪费的时间里,“大脑暗能量”纷纷被启动,不同领域的人才因为“闲聊”,而产生了新的想法,激发了创造力。
于是乎,世界上第1个商业原子钟、最早的粒子加速器、哈罗德.埃杰顿拍摄的子弹穿过苹果的定格摄影照片、科学家杰瑞.莱特文在认知科学领域的重量级论文《青蛙的眼睛透露了大脑的秘密》、第1个街机风格的太空战视频模拟游戏《星际飞行》、世界上最早的消声室等等都在20号楼里诞生。据统计,在20号楼的历史里一共诞生了9个诺贝尔奖,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可惜在1998年20号楼迎来了谢幕,取代他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施塔特中心,这栋建筑虽然比原来的20号楼先进,可是关于20号楼迷宫般的奇迹却没有延续下去。因为,在这里的人们不再迷路,也没有太多机会跟其它领域的人偶遇闲聊了。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很多师生都为20号楼的失去感到悲痛。
不得不说,麻省理工20号楼曾经的辉煌,恰恰印证了“大脑暗能量”可以解锁创造力。放松的游戏的时间,并不是无用的,人与人之间的“闲聊”也非常有意义。对我们家长而言,这也启发我们要学会启动孩子的“大脑暗能量”。
用游戏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负有改造它的使命。一高尔基。
魏坤琳教授在书中指出,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他也给出了两种提升孩子创造力的方法,都是跟生活和游戏结合在一起的。
1、发散性思维游戏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能够准确背下100首古诗,也许说明孩子记忆力还不错,但与发散性思维却没有多大关联。我们在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时,不要只盯着具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是应该多抛出一些能够打开孩子脑洞、拥有多样化答案的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问一下孩子,“杯子除了喝水还能干什么呢?”也许孩子可以答出,用杯子做舀米的量杯,可以擀饺子皮儿,可以罩住小昆虫……
再比如,将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结合。“如果你是孙悟空,能够72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这孙悟空就是“反事实想象”,而“变成什么”就是发散性思维。
当然,发散性问题并不仅仅是这两种,家长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自由地发挥。比如,我个人觉得可以将我们大人在工作中常常用到的“头脑风暴”引入到育儿中来,和孩子就一个话题畅所欲言,甚至“群枪舌战”一下。
2、联想性思维游戏
联想性思维是创造力中的一个关键能力。豆妈之前写过关于思维导图的文章,从一个点串到另外一个点,然后继续扩展到3级4级的点,这其中除了知识的丰富度之外,用到的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联想性思维。
魏坤琳教授在书中提到了一种创造力的测量方法一“远程联想测试”,非常有趣。方法是:给出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看孩子能不能找到第4个词,跟这三个词都联系起来。
比如,给出远行、红军、火箭三个词,你能不能想到第4个词呢?我是恍惚了一下的!但是,我拿它考大宝时,没想到她一下子就答了出来是“长征”。只不过对于火箭的关联,她不是因为知道中国的“长征号”火箭,而是因为她觉得火箭也是要到很远的地方,而她对红军长征的印象确实深刻,远行也跟长征关联,所以,她才能猜中答案。
可能家长会说,这种测试对于年龄小的孩子也太难了。确实,我也觉得这种测试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并不太适合年龄小的孩子。
所以,我更赞同用魏教授提出的第2种方法。用两个以上互不关联的词来编一个故事。比如,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开始,讲一个小兔子跟树的故事。当孩子把两个关键词的故事编得很顺利时,可以再挑战三个词串成一个故事。这个游戏玩起来并不复杂,但在编故事的过程中,孩子的发散思维和创意都会被激发出来。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个小“编剧”呢。
在联想性思维游戏中,有一个小的技巧,那就是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往不同的方向去联想。比如同一个物品,可以从用途、颜色、形状、数字等不同的角度去联想。
比如,我们小的时候基本上都玩过的“云朵像什么”游戏就是一种典型。同一片云彩,有的孩子会说它像天鹅,有的孩子说像数字2,有的说像恐龙。
像这一类的小游戏,家长在生活中可以信手拈来。这比起动不动就大几千的右脑开发课程,是不是更实用呢?
最后魏教授还推荐了一个更高级的游戏一“哑巴画画”。
找一张大白纸或者一块大白板,家长和孩子各自画一分钟,互相不能偷看。
一分钟之后,家长和孩子互看对方画的是什么,但是两个人之间不能够交流。
两个人继续画,必须通过两人的努力,把这幅画变成一副完整的关联的大图。
这其中就需要两个人找到本身不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孩子画的是飞机,妈妈画的是树,那飞机和树有什么关系呢?孩子可能会想到,透过树看到一架飞机在空中飞。这样一副完整的作品不就出来了。
特别提示:
1、如果孩子在玩游戏时,想法是天马行空的,甚至不符合常识和正常逻辑的,家长不要纠正、否定和打击,而应该鼓励和表扬。因为,这恰恰是孩子创造力的体现。
2、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度强调干净、规则和秩序。这就如同麻省理工20号楼的迷宫一样,正因为乱,没有规则,会碰壁,才能够激发新的想法和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力从什么时候开始培养?
有不少家长是在孩子上学之后,才开始关注创造力和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这时候已经晚了!
在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一项研究中表明:人类更高的认知能力,包括概念形成、解决问题、抽象思维、冲动控制、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等能力的发展高峰是在孩子10个月到4~5岁之间。
所以,如果家长想要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应该早一点着手,而不是等到孩子上学后才开始。
很多家长做得就很好,他们会从一些很小的游戏开始,早早就开始孩子创造力的训练。比如,很多妈妈在孩子学习数字时,就会用上这样的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圈,9像勺子来盛饭,10像火腿加鸡蛋。
谁又能说这种简单的儿歌再配上图画,就不是一个很好的联想性思维游戏呢。
豆妈逗娃寄语:
与其花上昂贵的钱去报右脑开发课程,不如家长多付出一些耐心,用一些简单好玩的游戏陪伴孩子,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点赞、转发、收藏都是对我的鼓励,谢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头条青云获奖者,多平台原创作者。一个走过南闯过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烟火气的俩娃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