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的背后,是怎样的利益牵扯?




近年来,偶像文化与粉丝经济以极快的速度进入人们视野,频繁占用公共资源的明星热搜也成为人们争相吐槽与诟病的对象。




我国娱乐产业整体质量呈现直线下降的不可控趋势,但明星收入的愈发提高更是与这样下降的质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郑爽“208万”事件到吴亦凡的再次塌房,其粉丝对其的包容度之广可谓令人唏嘘,资本玩转其中稳赚不赔,而这一切的背后,又反应出了时代怎样的弊病?








01




在人们现在的普遍认知里,这一切的源头似乎都是恶臭饭圈搞的鬼,但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带有刻板印象的,只看到了消费者价值,而忽略了销售者和商品的问题之大。




娱乐公司通过对旗下艺人进行包装,为他们建立人设,本质上是将其作为公司商品对外售出从而变现,粉丝作为消费者从一开始的主动变为现在的被动,究其原因还是我国娱乐产业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




纵观海外,类似于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偶像文化,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富有创新性和本土性。




他们整体产业的质量之优很难不让吃到国家经济发展红利的资本家注意到。




有人可能会问,没有偶像文化基础,培养就好了呀。但资本家等不了,他们作为生意人当然愿意用更少的成本去换取更大的利益。




自《偶像练习生》的火爆之后,将未练习几天的训练生快速打包出道已经成为了各大娱乐公司获利的主要方式,也就是为什么娱乐圈这么多优秀的演员歌手,却依然没“内卷”起来的重要原因。




拉低娱乐圈整体素质,对资本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粉丝作为消费者,最终从“顾客是上帝”的信条中跌落到即使幻想破灭,还要为此买单的悲剧状况。




而这,正是很多粉丝正在经历的事情。




粉丝追星不过是为自己寻个开心,满足自己对完美形象的追求,毕竟人都喜欢追求美好的事物。




然而明星塌房,本该是偶像失格;黑历史或种种劣迹,本该是需要接受公众批评的,粉丝却对此视而不见,硬是想将黑的洗成白的。




说到底,粉丝并不是真的多爱或者多相信自己的哥哥,他们是不想因此而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眼光,否定自己为“美好”而买的单。




这种现象,目前也是越来越低龄化了。网络荼毒青少年的速度远比其受教育而塑造世界观的速度要快得多,真是令人悲叹。








02




如今,我国的娱乐业早已形成了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资本家看重的远远不是粉丝对于偶像的购买力,而是大众都要对其贡献一杯羹。




从蔡徐坤的篮球事件到吴亦凡的大碗宽面,各类网民玩梗进行网络狂欢带来的意象不到的热度恰是资本家所乐意看到的。




公关和人设的种种内幕远比大家想像的要复杂得多。




就例如,鹿晗爆出恋情一事虽然使他掉了一大波粉丝,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个像他这样的上升期偶像这样做。




你说他负责任也好卖人设也罢,但他确实在曝光恋情后走向转型,穿越火线的表演也为他带来一大波好感。




粉丝效应远远只是一时间的,越来越多明星在圈子里浮浮沉沉,资本家只是生意人。




要想立足脚跟,只能是磨练自己,获得大众的认可。







03




现今,我国对于娱乐业的整改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因其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早就大于积极影响。




纵使明星洁身自好兢兢业业,他也受其公司或其他因素控制。网络时代使事件的完整性断裂,所以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在一时之间了解到真实的情况。




而作为所谓“路人”的我们,更应该擦亮双眼,看清这件事的利益牵扯。如果被随意带了节奏,久而久之,思考问题的方式只会片面而消极。




最后,如果有追星女孩看到这篇文章,请千万不要对偶像的要求和标准降低,这是偶像的基本素养。请各位正视自己的内心,别跟自己过不去。希望我们都能看清真相,热爱自我。




图片|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粉丝经济的背后,是怎样的利益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