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志武金融通史课》8

根据西南财大的研究,68%的中国家庭从不碰股票,在美国这个比例只有37%,而碰股票的家庭中,43%的中国家庭,会把所有的金融资产都压在股票当中,在美国只有14%的家庭会这么做,换句话说,中国家庭,要么不碰股票,要碰就孤注一掷,只投股票。有将近一半家庭选择了这种赌博式的投资方法。但这些显然都十分的不靠谱,因为这样会让你的组合波动非常的大,不利于你长期投资。很容易半途而废,最后股票的长期收益很高,但你却赔了很多的钱。

投资股票的门道,这里最常用的指标就是市盈率,就是股价除以每股盈利,表面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股价现在已经是每股盈利的多少倍了。也告诉你,如果盈利要是百分百被分红,你能够多久收回你的投资,比如格力电器,市盈率10倍,就是告诉你,在不增长并且100%分红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10年收回投资。市场上都看好的公司,市盈率就高,不看好的公司市盈率就低。比如格力和美的,他两是对手,分红上,还是格力最大方,他现在要分掉利润的70%,而美的只舍得分40%。美的比格力更加多元化,所以在空调市场下滑的时候,美的的盈利更稳定,而且美的是后来居上,2013年他的利润还只是格力的一半,2015年就追到了旗鼓相当。所以更快的增长速度,让美的更加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所以从这点我们也能看出,分红确实能讨好投资者,但是跟增长比起来,还是要逊色不少。另外,美的的体制也更好,他是民营企业,还实行了经理人制度,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接,平稳过渡,而格力还面临着董明珠的退休问题。

投资圈都把格力叫做现金奶牛,因为他账上经常会趴着上千亿的现金,甚至占到了总资产的一半,现金太高,会让公司的运转很安全,但也同时会浪费效率。那么问题来了,做空调需要这么多现金吗,起码美的就要比格力少很多,现金占比只有10%左右,远低于格力30-50%。所以这绝不是行业特性,而且格力也没有偿付债务的压力,更奇怪的是他也不是为了投资,投资现金流也不高,整个的资金不断往账面上沉积。

格力的性质毕竟是国企,而且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董明珠也只持有1%的股份,高管团队收入虽然不低,但是也不高,每年税前年薪也就几百万,这对于一家一年赚上千亿的公司来说,甚至还有点低了。所以你想想这些高管的心态,收入一般,股权还低,那么怎么取得利益呢?当然就是资源,而大量的货币资金就是这个宝贵的资源。他们可以用这些钱去搞一些高消费,做一些企业福利什么的。把生活支出,转移到企业福利支出上。所以这就是体制差别导致的价值观冲突,股东肯定要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但经营管理者则要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作者研究过很多的企业,一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比较大的公司,通常都爱在账上留有大量现金。而不太注重股东的回报。

价值投资讲的是很有价值但被市场低估的公司,所以我们就应该在价格明显低于价值的时候买进。但问题是该如何确定价值低估,这是个特别大的难题,现在应用最广的方法就是未来现金流折现法也就是DCF,一个公司的价值等于其未来所有现金流的折现之和,计算的时候你把每年他产生的现金流都算出来,然后在相加。

理论上行得通,不代表现实中也可以操作,因为公司的经营,并不是固定的,所以债券这么算是可以的,但是股票这么算就问题很大。差之毫厘就会在最后谬以千里,估算业绩这事,实在是差距太大。

还有一种方法,分歧就小多了,那就是按照公司的清算价值来估算他的真实价值或者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公司破产清算或者解散的时候,这些资产卖掉还债之后,还能剩下多少钱。作者举了一个北辰实业的例子,这是一个开发商,在北京长沙武汉等地盖个房子,2016年开发面积129万平米,毛利18%,租金收入26亿,而A股里的靠出租获得收入的开发商,通常市值是租金收入的8倍,那么也就是说,北辰这些物业资产大概是值200亿左右,成本是50亿,实际价值就是200-50=150亿,净资产是122亿。这么算下来,北辰的清算价值大概在300亿左右,而2016年股价一直在4块钱,总市值130亿左右。所以显然要低于他的清算价值。差不多打了四折,作者说2017年4月,北辰实业股价涨到了6块钱,如果你4块买入,获利50%。但是这种方法,其实也并不一定靠谱,还拿北辰实业来说,他股价涨到了6块钱以后,市值是也就是200亿,离300亿的内在价值还差的远呢,但是后来他却一路下跌,2018年10月跌倒了2块多,到了2019年9月也才3块多。所以即使你算清楚了他的清算价值,你买入北辰实业这只股票,依然是损失惨重。即使他有清算价值,但是清算价值也通常无法兑现。这就是价值投资的困扰。

投资怎么赚钱,一定是要买那些其他的投资者在你之后都认为他好的公司和行业。2个要件,1是确实有价值,2其他投资者在你之后才感知。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第一个,就变成了从众投机,高位接盘。没有第二个则价值无法回归。

那么到底该怎么投资,起码追热门是肯定不行的,99年的时候,申万推出了一个活跃股指数,他选了每周100只市场上换手频率最高的股票,纳入指数,每家公司都是1%的权重,不断的筛选轮换,这个指数起点是1000点,但是到了2017年,这个指数已经不再更新,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指数已经跌到了10点。换句话说,如果你每周都买市场上最热门的100只股票,不到20年的时间,你将损失资产的99%。这还只是指数本身的跌幅,还没考虑交易费用,如果考虑手续费,估计顶多也就是10年,你就血本无归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大热必死,持续追热门,就会死的很彻底。

当然申万也是挺聪明的,他不光做了这个活跃股指数,还做了一组低价股指数,也就是选择股价最低的100只股票组成一个指数,每周轮换,这个指数1999年的时候起始点也是1000点,到了2017年,已经涨到了9175点,涨了9倍。这17年中间的年化回报是13.8%,相当可观。还有低市盈率指数和低市净率指数,也分别上涨了6倍和7倍,年化回报是11.7%和12.4%,而同期的上证指数只涨了一倍。足以见得低估低价才是王道,热门和活跃是条不归路。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是有效的,但也要放低预期,如果算上手续费和摩擦成本,最后收益也没有这么高,而低价股这个策略,可能就更扯了,他未必一直有效,这与A股之前炒壳有很大关系。现在已经加大了退市的力度,未来可能未必有这么多收益。甚至还有不少的风险。事实上在香港和美国,低价股的表现都很糟糕。

对于大资金而言,流动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一些小股票虽然有很好地价值,但是由于不活跃,所以流动性有很大的问题,你买进去的时候,自然就已经冲击了价格,虽然看到了市值不断上涨,但是要想兑现的时候,可能会非常麻烦,找不到人接盘,随便卖点出来就遭遇到了跌停。所以我们看到大的机构和基金,基本不怎么碰小盘股。进去容易出来难。除非到了特大牛市,机构们很少去炒这些中小创。而反过来说,一旦中小创上天了,基本上就意味着牛市到达了顶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陈志武金融通史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