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独居老汉,有了个“女儿”,年满96岁

65岁的刘老汉,离开极力挽留的儿女,从城市回到了农村,一切都是因为他那个96岁的“女儿”。

张老汉家里有四弟兄。张老汉排行老三,在张老汉很小的时候,父亲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他们。那年,张老汉才五六岁,刚刚能记得一点点事。

噩耗传来的时候,母亲差点崩溃了。那时候的他,还不能真正明白生死的含义,只能懵懵懂懂的知道,父亲永远回不来了。母亲李天秀只是悲伤了几天,就抹掉眼泪,就毅然把家扛了起来。她一个人,拖着最大14岁,最小才3岁的四个孩子,顽强的挺了下来。

在张老汉的记忆中,母亲很能干,天没亮就去干活挣工分,一个妇女比有些成年男性挣得工分还要多。张老汉印象最深的,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那时候他才八九岁,天天饿的前胸贴后背。那时候大哥到村食堂里面帮忙,偶尔能从大食堂里面悄悄带些米面回来,勉强能吊住弟兄几个不至于饿死。张老汉父亲有一米八左右,而张老汉最终只长到一米七,张老汉认为跟那个时候挨的饿不无关系。

日子虽然苦,母亲也没有改嫁。村里有人介绍,母亲说:自己带四个娃已经够累的了,没有精力再伺候一个。就这样,母亲带着四个兄弟,把最困难的时候挺了过去。

苦难过后,自然是甘甜。兄弟几个都长大了,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大哥比较有眼光,赶上好时候,开始尝试着批发东西做点小生意。那时候做生意的人很少,大哥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那个时候,只要稍微有点头脑,做生意跟捡钱没区别。很快,大哥就积累了很大的财富。

大哥把兄弟几个都叫上,一起干。兄弟几个都分赴不同的城市,个个都干的不错。一直被人瞧不起的刘家,在村里一下子成了有钱人。兄弟几个出钱,在老家老房子旁边修了个大宅子,左邻右舍纷纷羡慕不易。也从那时候开始,愁眉苦脸的母亲渐渐有了笑容。不过,兄弟几个虽然都能挣钱了,但母亲却还是舍不得家里那几亩地,不忍心荒着,一有空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对此,兄弟几个没办法,只能由着她。

很快,兄弟几个都在打拼的城市安了家。母亲对此很高兴,夸兄弟几个有出息,她李天秀对得起刘家,父亲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有时候,刘老汉看着明显比同龄人苍老的母亲,都忍不住默默掉眼泪。

因为各自有了妻儿,无法时时回来看老母亲,兄弟几个打算轮流接母亲过去住。这个计划没执行多久就夭折了。一来住惯了农村的母亲,在城里住不惯;二来好强的母亲受不了和儿媳妇间的口角;三来想着家里的地就那样没人种了,心里发慌,还是舍不得那几亩地。于是,年过六旬的母亲又回去了。

兄弟几个生意越做越大,也越来越忙。最没头脑的,就是刘老汉。有了家庭后,将很多的精力放到了家里,生意也不愠不火。所以,唯有张老汉偶尔还回老家看望母亲,其他三兄弟很少回去了,忙的走不开。

在电话还很贵的时候,他们就给母亲买了部手机,但母亲不会用,从来不打电话。有时候打过去,因为干活去了,电话也没人接听。想着给母亲请个保姆,母亲也拒绝了。渐渐的,除了刘老汉,兄弟几个电话都打的少了。就这样,儿子们纵横四海,老母亲孤守空房,持续好些年。直到前些年,母亲由于腿脚不利索,刘老汉出钱请了个远方亲戚照顾,这才结束一个人生活。村里的邻居对此议论纷纷,有的老人就说,孩子出息了有啥用?辛苦到老却孤身一人~

转眼刘老汉都六十五了,成了真正的老汉。母亲也96了。刘老汉有儿有女,孙子也上学了。没事帮孩子带带孙子孙女,刘老汉也过的悠哉悠哉。这天,老家请的保姆打电话过来,说老人家老糊涂了,到处找父亲。张老汉一听,吃了一惊,赶紧跟子女打声招呼,回到了老家。

见到母亲后,张老汉还没来得及喊妈,母亲倒是先开口了:“老汉儿(父亲,方言),我到处找你,你走哪儿去了嘛,找你好久了。”张老汉听了,赶紧跟母亲解释,怎奈母亲已经得了老年痴呆,死活就认他当父亲。而且口口声声喊他不要走,让刘老汉给她买好吃的糖果。看着母亲小孩般的样子,这些年母亲独自生活的身影从脑海里浮现了出来。刘老汉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大哭:“妈,这些年您辛苦了,我们对不起您!”哪知,母亲却一本正经的纠正:“老汉儿你咋个变傻了哦,你啷个喊我妈呢,好搞笑哦!”

当天,刘老汉做了个决定,不走了,要就在这里陪“女儿”走过最后一程。刘老汉打电话给子女,让他们把换洗的衣物送过来。子女很快就过来了,但反对刘老汉在这里呆着,因为刘老汉也一身是病。但刘老汉坚决不同意回去。他说,老母亲现在变小了,成了我最小的“女儿”,你们都长大了,不需要我照顾,这个96岁的“女儿”离不开我,我要把她送走。

就这样,刘老汉有了一个96岁的“女儿”,每天带着“女儿”去逛田野,买糖果。外面的人来到村里,总能看到,一个老汉,牵着个更老的大娘,漫步在夕阳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65岁的独居老汉,有了个“女儿”,年满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