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观察,就是:在一个城市里,麦当劳和肯德基往往是挨着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商圈的聚集效 应,成本考量、品牌营销的方便等等,不过这些我们先不深入,而是把这个现象做 一点抽象。之前我们常说,商业最有意思 的一点就是它非常综合,里面有经济学、 有管理学、有金融知识、人际关系、思维方式等等,所以我们就借着“麦当劳旁边挨着肯德基”这个现象,来学习两个博弈 论的相关概念:霍特林法则和纳什均 衡。
“霍特林法则”
“霍特林法则”,是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在1929年提出的一个理论。它说的是,在一个理性的市场里,有时候竞争者最好的方案就是把产品做得彼此都很像。
在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这个例子里,就是说,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多重博弈之后,也就是相互的多次博弈和计算之后。会发现双方最佳的策略就是挨得很近。也就是说,在选位置这件事上,麦当劳和肯德基越像越好。
为什么是这样呢?举个例子。
现在你可以在脑子里想象一条从左到右的长长的横线,我们假设这条横线是1000 米长的一条街道。现在这个街道两头各有 一家麦当劳和一家肯德基。麦当劳在左,肯德基在右,也就是说两家店的距离是1000米。
由于麦当劳和肯德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差不多,我们可以假设,顾客在这个案例里面唯一在意的就是距离,哪家比较近就去吃哪家。所以,按照现在街道两端一边一个的布局,这条街上左边500米的顾客都归麦当劳了,右边500米的顾客都归肯德基了。双方非常公平,相安无事。
但是商业都是希望扩张和增长的,麦当劳和肯德基肯定不甘心这种平均主义,它们肯定都想超过对手,占据更多的市场份 额。所以,麦当劳和肯德基现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分得这1000米街道更多的部分呢?当然在竞争里面,不管哪一方,自己有所动作的时候对方也会根据这个动作来调整自己的动作。这时候,一个博弈问题就产生了。
有一天,麦当劳发现,如果它们能把店向右挪动100米。原来它们是在街的最左边,那么左边这100米的顾客,就都是它自己的了,因为这些顾客离肯德基太远了;但是右边剩下的这900米呢,麦当劳就可以和肯德基各分450米。所以,如果 麦当劳上来选址就是在离左边100米,它就能占据100+450=550米的街道,比平均分布的就多了。这就产生了第一次博弈。
但是肯德基肯定不甘心,它想,"你麦当 劳想动,我还想动呢。我可以从右往左挪 200米,那么不但右面这200米归我了, 中间剩下的700米。也就是刚才的 1000米,减去麦当劳挪动的100米,和肯德基挪动的200米,700米。我和麦当劳可以各分350米。”这一下,变成肯 德基拥有200+350=550米的街道了,它就占了便宜。这就是第二次博弈。
同样,麦当劳还是能对肯德基的变化进行应对。假设它再向中间挪动,它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街道部分,相信这个逻辑现在你 应该了解了。
所以在多重博弈之后,也就是肯德基麦当劳反复计算自己可以怎么动,而自己动了以后对方会做出什么反应之后,大家最优的方案就变成了,在街道的正中央挨着开店。最后两家还是各分500米的街道。否则,更靠近街道500米中线位置的店,就会分到更多的顾客。
这整个的过程,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霍特林法则。这在博弈论和经济学的层面,解释了为什么肯德基和麦当劳经常开在一起。当然在实际生活中,顾客的选择标准 不一定只是距离远近,还有产品、环境、 停车方不方便等等,但是这些考虑最终简 化出来的模型,都会和霍特林法则有所相关。
实际上,我们不仅能在商业领域看到这种现象,政治中也很常见。比如肯德基和麦当劳为了争取更多的中间客户,地理位置不断靠近。其实这非常像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为了拉拢中间选民,他们一般都会把最要紧的政治政策搞得越来越趋同。
如果你看过去几届美国大选,大家对最基本的一些问题看法都不会太远,只是在一些细节和表述方法上有所差异。这也是博弈论的另一体现。
“纳什均衡”
理解了这个理论之后,我们再来理解一下 博弈论里面的一个经典概念,纳什均衡。
什么是纳什均衡呢?定义是说:纳什均衡 是在一个博弈中,同一时间内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都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这个定义有点文邹邹。来换一个非常好理 解的解释,纳什均衡就是,大家经过博弈 之后形成了一个局面,在这个局面里,没有任何一方愿意主动改变,因为自己选择的策略已经是最优的了。这就是大家达成了纳什均衡。
关于纳什均衡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纳什均衡往往并不等于全局最优解。怎么理解呢?其实就是,纳什均衡对大家来说往往并不是那个最棒的方案,只能说是大家相互妥协的产物。
还是来举个例子,就用我们刚才麦当劳肯德基的案例。在一条1000米的街道的中 点有一家麦当劳和一家肯德基挨着,对于顾客来说可能并不是最优的。那什么是最优的呢?其实是,麦当劳在离左边250米开店,肯德基在右边250米开店。也就是,这一条街道上从左到右:麦当劳、街道500米位置的中点、肯德基这三个点, 把这条1000米长的街道分成了 250米一段的四等份。
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是对于每个顾客来说,这样的布局可以让他们不管在哪个位置,走最多250米就能找到一个店吃饭了,而且所有顾客加起来走的路也是最少的、如果我们把这个街道看成一个小社会的话,这时候这个社会的运转是最有效率的,而且主要的玩家肯德基和麦当劳仍然平分了这条街上的客户。
但是正因为刚才我们说的,基于霍特林法则的博弈,所以双方最终形成的结果是一个纳什均衡。在街道的500米位置的中点挨着幵店,一旦形成了这个局面,大家就都不愿意动了。所以这就是所谓的:纳什均衡往往并不等于全局最优解。因为 全局最优解是,大家平分顾客,而且顾客走路最少。纳什均衡往往是一种各方妥协的结果,并不是最有效率的。
在博弈中形成纳什均衡的状态,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大家可能是不会达成纳什均衡的。从乐观的角度讲,也就是说没有这个前提,双方是可能找到一个全局最优解的。
那这个前提是什么呢?就是:整个这个局里面的所有参与者,是独立不合作、互相 不沟通的。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一般不会商量开店方案,只是做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所以,最终大家达成的均衡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并不是最优的。
但在很多时候,我们和生活中其他人博弈的时候,比如和你的老板、同事,甚至家人、伴侣等等。当然这种博弈是一种比喻了。这时候我们并不是独立不合作、 互相不沟通的。所以大家经常说,要多沟通、把话说开等等,并不是一句空话,背后也是有博弈论基础的。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互相猜来猜去的过程中了,而且猜完了 你发现基本上也都是不对的,既浪费时间又消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