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新时代爹娘必会十八般武艺之——三招定乾坤

有没有那么一些时候,觉得自己已是个一百分的慈父仁母,但时常还是会为娃的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懊恼抓狂,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这样???

反正我有!

当妈,我是认真的,不敢停止学习的脚步。最近读了一本《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作者是陈婕君。读完这本书,我忽然就觉得神清气爽、醍醐灌顶,觉得孩子以前好多无迹可寻的事都有了答案。忽然间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今天就分享几个感触颇深的小点给大家吧。

你以为的“幼稚”和“无聊”,其实是TA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前几天,七岁儿子每天问一遍,妈妈你爱我吗?开始我都会耐心地回答,妈妈当然爱你,你是这世上妈妈最爱的人。再后来,问了遍数多了,我就烦躁了,我凶巴巴地说,妈妈如果不爱你,干嘛大早上不睡觉早早爬起来来给你做早餐呢?我也想多睡会啊。还不是因为你不爱吃学校的早餐,妈妈怕你饿着。同样的问题天天问有意思吗?

儿子小声说:“有意思!”

我说,无聊死了,你明明知道答案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天天问问呢?

儿子默不作声。

读了这本书,我如梦初醒,儿子最近问这个问题问的频繁,大概是因为我最近太累,脾气有点暴躁,对他说话很容易表现出一种烦躁的情绪。他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产生了怀疑。父母的情绪是非常容易影响孩子的。

而处于他这个年龄段,其实正在建构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安全感,如果此时作为父母的不够注意这一点,会对他的成年后的性格造成一些影响。

比如,有些年轻人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对对方有一种自己觉得普通但其实是很高的期许: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能在自己不表达的情况下,轻易猜到自己的心思。这本来听起来是一种很浪费的的画面。

如果猜中,皆大欢喜,相互认为心有灵犀,如果果猜不中,多半就是期许方会觉得失望、生气,意难平。被期许方如果很爱期许方,就会深感压力,觉得自己做的可能还是不够好,不够了解对方。这样的一段关系中,两人都会累。其实这是期许方在童年时期未能建构好对世界的安全感。

而基础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个人有良好的自尊的前置条件。

明白这一点后,我就有意识地每晚睡觉前都对儿子说一句,妈妈永远爱你,晚安。然后这几天真的就不再问这个问题了。

所以,不要一意孤行,表达爱,非常重要!

放弃“谦虚式”育儿交流法 大方赞美自己的孩子帮助他建立良好的自信

“我们家孩子的房间经常搞得乱七八糟,也不自己整理。”

“一样的,我们家也是,什么东西都要我来帮他收拾,一点都不独立。”

“哎,是啊,小孩子都这样!你们家孩子其实比我们孩子好多了,都可以自己睡了,我还正在头疼怎么分床呢。”

“哪有啊,说是自己一个睡,还是要先陪着他入睡才行。”

类似这样的对话,熟悉吗?是啊,特别熟悉,这是非常传统的中国式育儿交流法,听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谦虚一下嘛,和别人聊天找一下共鸣,损一下自己孩子(况且说得也是事实),让别人不那么尴尬,不是挺好的嘛。

可是,我们是否有想过孩子是怎么想的?我曾经也这么做过,事后问孩子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妈妈把我的隐私暴露给别人,很不好,很不开心。有时候他也会刻意地在外人外面说妈妈的不好,似乎为了彰显平等和权利。那个时候,大人或许会恼羞成怒。其实平静地想一想,自己何尝不是那样伤害孩子的呢?

这类型的人,长大后,再面对别人的夸奖时,通常会说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一定程度的自我检讨是好事,如果过度,就变成了自我同贬损和不自信了。会让真心赞美你的人觉得你很假。

所以,请在别人面前大方承认自己的孩子在聊到的这个方面的确很棒,大方赞美他在某方面确实做得非常不错,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而对待在一边的孩子起到的则是非常重要的肯定作用,他会明白,我的爸爸/妈妈,是站在我这边的,他们很爱我,我在这方面做得很棒,其实我还可以更棒。

接下来的时间,你会发现,你表扬过他的长处会变得更好,良好的自信心逐渐形成。多次良性循环互动, 便是建立自信的正确过程。亲测有效,大家不妨试试哟。

正视儿童注意力发展规律,帮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

陈婕君老师在书中指出,一个3~7岁的孩子的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大约在20分钟,但是如果他总被严格地要求练琴1小时,由于他害怕自己的父母,也很想讨好他们,他就会欺骗自己的父母。

想一想你有没有对练琴二十分钟就开始在屋子里随意走动,甚至拿玩具的孩子咆哮过?或者对孩子说,宝贝,你一定可以的,这首曲子还不是很熟,要再多练十分钟。或者要求一天练琴时间不少于45分钟?

我有过。但当我明白孩子注意力规律的时候,我会让他分段练习,允许他练习二十分钟后休息一下再练,或者下午再练,再或者与其他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交替进行,来减轻他的疲劳感和和重复枯燥感。

否则,当你的怒吼让孩子不敢真实地表达他的想法和计划时,慢慢地他就更多地口头答应家长一定会怎么怎么样(大人的标准),然后一方面自己却根本做不到。有些孩子会出于应付父母,有些孩子则会为完成不了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感到自责。我想,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家长希望看到。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制订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偏向制订出一些自己完成不了的计划,并且从来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能力。甚至于,他其实根本不了解自己究竟能否做到。因为他在童年时,并没有完整地建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家长过度地拔苗助长,没有留给他建构这些能力的时间。

所以,从现在开始,请正视儿童注意力发展规律,不要对一个让孩子做出成年人的要求,甚至是成年人都未必能完成的要求。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并不是我们梦想的延续,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像之前网上传得很火的那些“学霸父母学渣娃”的帖子,说起来着实让人内伤。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脚步,他并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仔细观察,或许会发现他在其他领域有着更棒的能力。学习成绩毕竟不是孩子能力的唯一评判标准。另外,承认自己的孩子普通,也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而是学霸父母能做到的很伟大的事,你只管悉心陪伴,然后假以时日,静待花开。

再换个角度想,孩子健康平安,其实已是上天最大的恩赐,让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他才能建立正确的认知,让家长接纳真实的孩子,亲子关系才能健康互动。而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就分享这三个点吧。看过这本书的人或许会说,怎么我讲的和书里感觉不太一样呢?的确如此,这本书更适合成年人去自我求索,找寻现在些困顿状态的年少踪迹,进而形成破解方法。可以说内含中年危机的解决办法,也可以说是进一步自我成长的宝典。而作为老母亲的我,就是在这里面寻出了育儿的注意事项,把工作做在前面,这样以后我的孩子,也许就不用靠这本书来自我救赎啦,但还是可以学一下这本书去教育他的孩子的。

好啦,今日份读书分享到此结束,但愿能帮到你,多了解孩子自我发展所处的心理阶段和规律,少一些皱眉和怒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过渡。

愿你育儿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好新时代爹娘必会十八般武艺之——三招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