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互惠

无论是互惠原理本身,还是它的变式互惠让步原理,我们若想消除这种影响,就要认清自己真正的对手——互惠原理。所以解决办法有二:

拒绝别人给我们施惠的机会,例如拒绝他人强塞的赠品,远离路上分发赠品的人,等等。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拒绝别人给我们施惠的方式变得更加隐形,例如外卖网站和购物网站经常会赠送购物券和代金券,而且折扣很大,你以为这是商家真的在为消费者让利吗?如果在使用前仔细看看使用须知,就知道这些代金券不仅要求购物满一定数额才能使用,而且对于所买的商品有着奇奇怪怪的限制。因此,往往最后的实际情况是,你用购物券不仅多花了钱,而且买了一堆在生活中你根本用不到的东西。

如果实在不好拒绝别人,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倘若他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另有所图,我们就置之不理。一旦发现他人送礼品是为了让我们购买他们的商品,那么我们也就不必为接受了他人的赠品而产生亏欠感了。毕竟,善意自然应当以善意回报,可对销售策略就没这个必要了。

不过,还有一种情况会让我们难以区分,那就是在商业社会里,我们可能习惯了施惠-给予回报的交流模式,认为他人在释放善意的同时也在期待我们给他们最大的回报。但实际上还有一种可能被我们忽略,那就是在人间总是有不想得到回报的施惠,或者说,对方希望的回报,就是我们真心实意地收下他的善意而已。

比如,某一次学校组织招待会,欢迎家长来学校参观,一个小女孩的任务就是在学校门口给所有进入学校的家长送花。女孩恰巧碰到一个男子走来,就赶忙过去向他送花,而这名男子的反应却是强硬地拒绝了小女孩的善意。这名男子把女孩送花的行为当作需要付钱的施惠,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份小孩子们的心意,男子的举动让这位小女孩很受伤,她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而自责。

以上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个提醒,面对对方的施惠,我们要辨别哪些施惠是出于真正的善意,而哪些又是出于利益和交换的目的。尽管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中我们很难辨别,但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有一颗相信善良存在的心灵。

你可能感兴趣的:(拒绝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