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秋,长江之歌(15):黄鹤一去不复返

长篇散文游记·连载


10月5日(4):武汉黄鹤楼

         乘车到武昌码头,直奔黄鹤楼。这个名气久远的地方一定要去。是的,从小就背唐诗宋词,那首唐朝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不说“倒背如流”,也是“滚瓜烂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来自《全唐诗》)


《黄鹤楼》书法(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诗中那种“岁月流逝,人去楼空,世事茫茫,何处是家”的感慨,读来使人陪觉心酸、郁闷、愁烦。


        但黄鹤楼却无缘一见,只能在蛇山脚下望“楼”(无形)兴叹了,还真个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不余黄鹤楼了。据说,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十年(1868),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武汉无黄鹤楼已近百年,目前(注:1983年 )政府正积极重建。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黄鹤楼(来自百度百科·侵权删除)


        黄鹤楼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据史料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繁荣,逐步演变成为商贾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黄鹤楼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


        乘渡船横渡长江前往汉口码头,江风吹着我和爱人都有些瑟瑟发抖。我真地很奇怪,胖胖的表姐,一身都打湿了,只穿一件薄薄的衬衫,居然还能挺住。

         晚饭与小廖小吴分开吃,当我们取回寄存的行李上船时,他们还没有到。我们侥幸住在只有12个铺位的客舱,并且还是一艘新船呢。在我们舱里,有一对父子,长得牛高马大的,他们脱下的鞋毫不夸张的说,像四只小船,引起我们好一阵笑。

         一切都计划得非常周密,晚上乘船即节约了时间,又省下了旅馆费用,一举两得哩。


        客轮在黄昏时徐徐起航,渐渐把江城武汉远远地印进脑海,留给我们最后的纪念,竟是长江大桥辉煌的夜景:那灯火通明的长江大桥,把倒影投映在江中,便像两条巨龙一动一静,蔚为壮观。很久很久,我都遥望着那两条亮亮的带子,直到它们缩为一线,甚至一点……

      (待续)



        注:此文(原标题《1983·秋,长江召唤,我们出发……》,为了标题更具时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练,故改之)是记叙散文体裁中的游记,且是沿着时间场景顺序,以日记形式和场景变换为行文结构(进行连载);同时,为了使内容更加丰富,采取“时空叠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间的不同时段的内容。

        本文为作者断续历时11年于1994年底完成,然后压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强了文中历史事实、时代特征、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史料性与真实性,尽可能做到顾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2020年6~10月第二次修改,对第一次增改再次补进文史地情内容,进一步加强了行游中从感受到感悟的内心演进,并修辞润色完善;全稿约8~9万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1983·秋,长江之歌(15):黄鹤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