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不破的樊篱,才是你心中最大的魔咒

愿你如向阳花开,蒸蒸日上

1

走在初冬空旷的原野上,最吸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天空那一行行一排排飞过的大雁。

它们呼朋引伴,“嘎嘎”叫着,相互借势借力,彼此扶持,从寒冷的北方,奔赴温暖的南国。

凝视天空,我不知它们究竟飞了多远,以及还能够飞多远,直到它们逐渐消失于我的视线,只留下那一串串的小黑点儿。最后,小黑点儿也看不见了。

有一个能飞的翅膀,真好啊。

陪朋友到鸟类放飞区参观,许多游客看到笼中那些供游客欣赏的丹顶鹤、白鹳、大天鹅,纷纷拿出手机给它们拍照。“好优雅啊”,“好漂亮啊”,“羽毛好白啊”,游客发出一声声惊叹。

那些笼中的鸟儿,一点儿也不怕人。见到游客成群过来,竟讨好般地一齐发出响动,有几只干脆在笼中搞一个小小的飞行表演,姿态优雅大方,博得游客阵阵喝彩。一只白鹳看游客走来,竟把长长的喙子从笼子小口中伸出,游客拿手机去逗它,它便迅速地去捕捉,反应极其敏捷。但囿于笼眼太小,它只能伸出一点点嘴巴,就被拦在那儿了。游客爱恋地骂着它“皮”,其他游客则哈哈大笑。

我却很不喜欢这个地方。一下子关着这么多本来可以展翅飞翔的大自然的精灵,这是何等的残忍啊!

天空才是鸟儿真正的天堂,你把它们关在笼中,究竟算什么事啊?

我一次跟那儿的饲养员聊天。他说,每天四次放飞,他们并不担心放飞出去的鸟儿不再回来。因为鸟儿天性喜欢集体行动,每次放飞之后,饲养员都把准备好的鱼虾喂给它们。时间长了,有现成的食物在此,谁还费劲外出觅食啊。

“就没有个别的,趁放飞后独自飞走的?”我问完便开始后悔自己的想法既简单又幼稚。

“也有啊,但它们逃跑之后,根本没有了野外生存能力,出去也大多会饿死。”

本来以为它们“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肯定重经风雨,重见彩虹,谁成想竟落得如此惨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笼子里享受惯了的鸟儿,即便某天有了重新飞向天空的理想和机会,也会因为能力退化的现实而将自己摔个粉碎。

想想,其实这个世界真的很公平。

你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将来打下伏笔。那个内心冲不破的樊篱,才是你人生最大的魔咒。

2

女儿出境读书,很少和我们联系。

最长的纪录是半年没打过一个电话。微信也很少能够立即回应。

妻子要求她每天冒个泡的想法,也终究成了泡影。

那个只有三个人的微信群,通常只有我来推送一些文章和实用的知识,供全家人学习阅读。某晚在单位值班,晚上寂寞无聊,便微信问问她在干嘛,而那边却迟迟没有回应。等到我第二天早上打开微信,才发现她回了“在图书馆”,时间是23点。

后来想想,多少有些心疼。一个女孩子,熬夜,究竟是不太好的。

我知道那个地方对学业水平要求很高,通常情况下,你不可能“混日子”。你若是再想要个好的结果,比如GPA绩点3.8以上,名额有限的单科A+,那就得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价值越大的东西,想得到往往越不容易。

大学生活并没有想像的那么轻松。如今象牙塔中的女孩子,哪个不是咬着牙拼着命往塔尖爬。

忙碌一些,这终究是件好事,我已经习惯了自我安慰。

后来想想,我倒挺高兴了。不摆弄手机,不做“手机控”,这本身是个好习惯。假如她经常秒回,我反而会觉得她平时整天抱着个手机,耽误了正经事儿。在这个信息化社会,手机究竟害了多少人啊。

她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不愿低配,不想庸碌无为,这倒给我们省却了不少心事。只不过时间愈长,回头看看,竟有那么一丝丝失落。

朋友曾打趣我说,随着时间流逝,你这种失落感会越来越强烈。

随他去吧,后半生,我打算孤独终老了。我笑言。

中国的家长,在孩子身上考虑得很多。有人说,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长远。你处心积虑地为她打点将来,孰知她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更成熟、更自立。

孩子大了,如鸟儿羽翼丰满,她其实应该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了。

只是母亲常为我的将来担忧,怕我将来老到不能动了,就一个姑娘怎么伺候?我安慰她俗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我将来不用别人伺候呢。健康老去,多么完美的结局!

母亲还是迟疑地劝说我们再要个孩子,趁身体、经济条件都可以,何不再生一个以备将来?我说还是算了吧,毕竟这个已经这么大了。若再生一个,两孩年龄相差太大,虽说有割不断的血缘,但缺少耳鬓厮磨的亲情。将来?谁知道将来怎样呢?

将来无人扶养,就“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彼此相依到老,退隐江湖,相约而去。怕给子女增加负担,那就调整好心态,锻炼好身体,尽量不拖累别人。老了,也要做个不那么让人生厌的好老头,足矣。

3

那天和表外甥聊天。他在银行系统工作,他说,去年一年,本市建设银行系统离职了五十多个年轻人,原因是企业还不上银行的债务,导致银行运转不动,拖垮了银行,员工拿到手的工资很少,根本不够年轻人花销。

银行系统也这样了?我怀疑。银行,一个曾经让多少羡慕的单位啊。读大学,学金融专业的,那都是高大上,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啊。

“建行这还算好的,有的银行,比建行还惨!”他说。

我给在本地中国银行的表哥打电话核实,他说,的确如此。

既然单位发不了自己想要的工资,那么就及时止损,果断离去,绝不拖泥带水,年轻人差点儿亮瞎了我的眼睛。

其实,每个主动离职的人,都值得我们刮目相看。

因为写作关系,认识一个在省级政法部门政治部工作的作者,他文笔很好,功底深厚,个人创办的公众号拥有过万的“铁粉”。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回家码字,基本达到了日更,一路走来非常辛苦。后来因为各种的不适应,在权衡之后,这哥们竟不顾家人反对,毅然离开体制。他在离职申请上写到:

尊崇本心,我想去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他那个单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拼命往里挤的“体制内”啊,可他就是不想呆了,自有他的理由。不要说他草率、任性,也不要猜测人家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每一个离开体制的人都是勇士,每一个坚守体制的人都是英雄。

想干,就努力干好。不想干了,就果断离开。

事业如此,婚姻莫不如是。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离婚毕竟是不好的了。即便对方家暴,即便对方出轨,即便种种不耻于人的奇葩事。但好好想想,假如爱不在了,又何苦再去死缠烂打、寻死觅活?

爱了,就好好珍惜。爱不在了,就放手离开。这不需要理由,这才足够明智,也足够大度。

内心的篱笆,撕开了,心自然解放了,灵魂便恢复了自由。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冲破樊篱,让精神恣意生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冲不破的樊篱,才是你心中最大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