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高1米27的大学生
多年难遇的漫长的没有压力的暑假结束了。
莘莘学子怀抱着暖心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乘坐着拥挤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现代的交通工具,穿过祖国的崇山峻岭、江河湖海,带着青春的微笑,涌进了高校大门,开启了崭新的求学之路。此时此刻,红旗飘扬,歌声嘹亮,人来车往。一年一度,高校繁忙的迎新季。
来自全国各地两千多名男女新生,经过短暂的入学教育和军训之后,便进入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此间,学校安排用上大课的形式,让我给全体新生讲座《黄金般的大学生活,我们怎样度过?》。讲述中,我不时手握麦克风,与新生互动,“一对一”式地答问。
请问:“我为什么读书?讲出真实的理由。”“要我读”与“我要读”一样吗?
请问;“我们从小就听惯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考大学、考大学。’对吗?是‘考大学’还是‘读大学’?是‘考研究生’还是‘读研究生’呢?”
请问;“当年在小学、在中学,考试,做作业、问问题,总爱对标准答案。如今来到大学,这种学术思维好吗?大千世界存在标准答案吗?”
请问;“大学毕业了,我最想干什么?人生目标规划好了没有?”
一种平等、尊重、研讨式的互动,对于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城镇中学的高中毕业生而言,感到很新奇、很意外、很亲近。我在校园新生中赢得了回头率。从此有学生会来到我的工作室找我聊天。师生的亲善历来都是相互的。某天,无意中,在去就餐的路上,看见一位个头超矮的女生,夹着书,低着头,匆匆而行。或许,缘于多年心理咨询的职业敏感,我立刻对她予以关注。学工处老师介绍说,“是的,她是一名残疾人,身高才1米27。好像是遗传。家境很贫困。她表现顽强,高考分数不低。学校也是首次录取这种残疾人。”我请学工处转告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直接来找我。”
此后,在校园内,我会留意、观察她的身影;也会留意、观察她周边人的态度与眼神。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眼睛被手机捆绑的当下,人们的眼神还有光吗?人们还用眼睛去观察、去寻找、去发现吗?我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之。发现;有的心不在焉,我走我的,她走她的,相安无事。有的擦肩而过,猛回头,再看一眼。有的眼神相遇,点头,一笑。有的皱起眉头,睁大眼睛,一脸惊愕。有的迎面视之,就与同伴交头接耳,好奇讨论。不同的人,不同的眼神,不同态度,她会怎么想?她会怎么说?她会怎么做?在我俩未曾屈膝深谈之前,她的感受,我自然是一片空白。
(二)宿舍里的冷战与热战
某日,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走进我的工作室,希望帮忙做一件事。她带的班上有个女生宿舍,经常闹矛盾,时而冷战相互不说话,时而热战大吵大闹不罢休。她调理过几次,没有明显改观。所以,建议我到女生宿舍去开导开导。真巧,那位身材超矮的女生也住这儿。依照多年心理施助的临床经验,婉拒了这种请求。因为,在对她们冷战、热战的情况不了解、起因不了解、和解态度与诚意不了解的状态下,贸然行事,会无功而返的。为此,我建议:可不可以先在她班上安排一次心理健康讲座?题目就叫《从案例故事,谈大学生德行心理的疏导》。“这个主意好。我与班干部商量后,尽早落实。到时又得让陈教授费神了。”她办事爽快。握手道别。立即找个晚上,开成班会。由我主讲心理故事。
首先,我讲了三个大二男生,周末无聊,结伴在网吧玩通宵游戏。凌晨一点,进来两个小混混,居然逼着睡意朦胧的大学生,慌乱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来送给他人“消灾”。事后,心疼,自责,向我倾诉:“我们三个大学生身体强壮,面对两个小混混却乖乖把钱交出去,没有拒绝,没有反抗。我们被欺侮,被玩弄,被羞辱,太丢人了。我们读过圣贤书,什么大道理都懂,为什么依旧软弱?太可悲了。我该拿什么拯救我脆弱的灵魂?”
接着,我又讲了个女生宿舍的故事。手机多次被偷,人心不安,泼辣的室长,利用周末,关门自查一个通宵,硬是把“小偷”给查出来了。怎么处置?却犯难了。报告系里,倘若系里为荣誉不理睬,怎么办?报告学校,“万一学校把她开除或劝退,”怎么办?让她退赔,留在宿舍,恶习不改,怎么办?为此室长请教我。我约同学来商量,了解情况,统一认识。再把“小偷”请来面谈。我把同学发来的信息念给她听,她流泪了。坦白自己是“初犯”,源于纠纷,“报复”而为之。两部手机,一部弄坏,一部丢进厕所。她表达赔偿意愿。然后,从书包里拿出检讨书交给我。我让她念给室友听,边念边流泪,态度诚恳。同学无语。“现在看来,她的行为是拿,不是偷。她的道歉,大家能接受吗?”大家点头认同我的话。“既然同学原谅你的第一次,你一一鞠躬、抱抱,谢谢她们的宽容。”她照做了,大家均满意。矛盾没有扩大、没有上交。做错了事的女生,很珍惜同学的高风亮节,也感谢我的协调,进步很快。毕业前夕,她居然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
然后,我又讲了个新生的经历。某日凌晨1点10分,我收到一份2000多字的超长的心理求助的信息,他来自赣中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经历过两次落榜的辛酸。今年终于走进省城高校,却不是心仪的专业,感到希望渺茫。人生无聊,失去学习动力,整天床恋,无事就睡。一个月过去了,便改为网恋,玩游戏,看韩剧,忙网聊。一次不经意中,偶遇高中女生。“一来二去,先网络、后电话、再约见,开始了一段仓促的热恋。”不到两个月,往返外地的开销花去了四、五千元。“原以为这场恋爱会重燃我俩的生活激情。可沉重的债务让我苦不堪言。”为还债,只有骗老爸。前两天,老爸把四处借来的钱塞给我。“望着苍老父亲远去的背影,我第一次失声大哭了。陈老师,我想用眼泪告诉你,我不孝呀!我后悔了!课程落下一大半,马上期末考试了,父亲希望我带好成绩回家。”一年的大学生活过去了,父母的血汗钱被我浪费了。“像我这种人,还有什么资格存在?我好痛、心痛呀!”事态严重,他有轻生念头。我立刻与他通话,鼓励他。“青年人谁都有犯迷糊的时候,发现错了改正就行。浪子回头金不换。亡羊补牢,不为迟也。”后来,他接纳我的心理建议,彼此书信交谈,讨论他的心理困惑及解围办法。他抓紧最后时刻,静心学习,终于没“挂科”。暑假,他外出打工,用劳动洗心革面,为父母分忧。他变了人样。
最后,我讲了个直通灵魂的故事。到了开学季,我应邀在省城某高校讲座,话题是《与新大学生朋友谈心》。寒暑十余年,考入大学不容易,务必珍惜深造的机会。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明确方向,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尊师爱友,身心健康。读书、相处、办事、做人,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用身边的事、平常的话、朋友的情、通俗的理,娓娓道来,却赢得阵阵掌声与笑声。两个月后,校长遇见我,先夸我“太牛了,”后讲了一件“趣事。”那场演讲后,有位学生来到校长办公室,递上退学申请。“什么理由?”“听了陈教授的报告,心灵得到了净化。”“心灵净化,这是好事。为何退学?”经校长一再追问,该生最后道出“心结”的真相:“高考时,有两门功课舞弊获得高分而被录取了。陈教授要我们做有德行的人。这几天我心神难安,决定退学,复读再考。来年以真实的成绩走进高校。”校方与学生多次沟通未果,最后尊重学生的选择。初听这个故事,我颇为自喜。后一想,又为该生担忧。“返乡复读,顶得住舆论压力吗?父母认同吗?家庭经济宽裕吗?明年再考有把握吗?”我愿意帮助他,甚至资助他。直到第二年夏初,才收到回复哟。该生是贵州省盘水市人。根据这条线索,我写了封挂号信去,却石沉大海。我不甘心,后来请求贵州大学的文友帮忙查询。几经周折得知,他考取了贵州工业大学本科。我为他高兴,悬挂了一两年的心放下了。
在讲故事时,我特别强调大学与中学的同与异。毛主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同学理应团结奋进。通过磨合,求同存异。走进大学,我们几乎都是成年人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为避免一人满堂灌,我不时互动,听听同学的感受。中间,请她回答了问题,还送了一本题词、签名的拙作给她,权作鼓励。
在外地出差的班主任特地打来电话,说昨晚讲座比预期还好。那个寝室女生回去后,立即开会,坦诚布公,交换意见,矛盾就化解了。“谢谢你,陈老师。”“别谢我,是同学悟性高。”
(三)“老师,我能跟你聊聊吗?”
“格、格、格。”清脆的敲门声。我抬头一望,是她站在门口。
“老师,我能跟你聊聊吗?”请进。“当然可以”。她来到桌子旁。我握握她的手。“请坐。”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她。圆圆的脸蛋,柳叶眉,短发,一双有神的眼睛。说话的声音有点沙哑。或许第一次面对面,略显紧张。“没课?”“刚上完。”随性的闲聊,她恢复了自然态。“老师很幽默,那晚讲的心理故事,从来没听过,很新鲜,耐人寻味。”她从书包里拿出我送她的书。“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赠书,会好好收藏的。这本书我看了四分之一,让我长知识了。”自此以后,隔段时候,她会来我处坐坐,聊聊,谈谈感想,问问难题。她很敏感,渴望尊重,期待平等。与之交谈,我很小心,怕伤害到她。很幸运,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对她很友善,用一颗平常心与她相处。袁副院长和我有时请客吃饭,特地约她作陪。一般状态下,她还开朗、热情。
有一次来找我,心情不好,气鼓鼓,脸色难看。坐在我对面,眼光直射地面。“怎么啦?有人借钱不还?不高兴。”一句调侃,差点笑了。抬头对视一眼,说话了。“今天早晨在操场跑步,几圈之后,不远处有两个女生跟着跑。老师,她们为什么要嘲笑我?”听清楚啦?她俩讥笑你?说什么来着?“清晨有风,断断续续,我也没听清楚。回头看她俩的表情,猜疑是说我。”显然证据不足嘛。猜疑不能算事实。你想想:都是晨跑的同学,她们为什么要讥讽你?有很大可能,她俩边跑边说感兴趣的事情。或许,在夸奖前面跑步的你。退一步说,即使议论你的残障,只能说明对方人品低俗,你犯得着自生闷气么、伤害身体吗?这种捕风捉影,是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多疑而自卑的表现。她不语。或许在琢磨我的心理分析。人要放弃或否定自己的惯性思维,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需要判定的。
继续讨论。“平日里,与人交往,你最在意什么?”当然最关注语言、表情与眼神。走在路上,坐在车里,进了教室,我有意无意会留心别人怎样看我?平静的眼神、冷漠的眼神、惊讶的眼神、鄙视的眼神、友善的眼神,不用说话,透过眼睛,我一眼就能看穿那人对我的态度。“我怎么啦?不就是1米27,比你矮一截而已。犯得着用异样的眼光盯着我看?”情绪一变,脸色难看。停了一下,她感觉自己失态了,淡淡一笑,抱歉说,“如今经历多了,也习以为常,大多数时心情比较平静。”相比无声的眼神,有声的语言闯入耳帘,更容易激化心态异常。“老师,这是不是自卑惹的祸?”你说呢?“挑战,来自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身体健康,一半来自心理健康;人的身体疾病,一半来自心理疾病。
(四)寻找自信
慢慢地,我俩成了忘年交。她不时把烦心事告诉我,想听听我的看法、分析和建议。她说,在中学里,只晓得读书、做作业、考试,要好成绩。考了大学才明白,求学就是求师。学问、学问,就是要大胆问,学会问。问什么?问“学”。大学毕业就走向社会了。这个“学”字,不光指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更是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大学问、大智慧。它太需要人生导师的指点指教。同时,她常把开心的事儿也讲给我听,分享她的喜悦。诸如,她被评为系里的“三好学生”。她多次获得学校的“专业奖学金”。她勇敢地参加学校“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取得较好名次,获得奖励。有一天晚饭后,我俩在教学大楼前相遇。匆忙行走的她,不好意思轻轻说了一句:“去听党课”。“好事!加油!”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恰似路边盛开的一朵朵竞艳的樱花。
暑假前夕,她来看我。我给她布置一道暑假作业题:《寻找自信》。希望她利用假期充裕时间,好好梳理自己的人生,把它写出来。她惊愕,沉默不语。在我的劝导下,勉强答应试试。后出现反复,理由是“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回忆简直是往伤口处撒盐。”人为什么总愿沉浸在痛苦、烦恼、纠结、阴冷的“过往”中?能不能“脑洞打开”?用反思、用总结、用发现,淡忘“过往”,寻找自信,拥抱阳光?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自卑。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二是自信。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三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使自我强大。“寻找自信”,就是要我们克服自卑。一旦战胜了自卑,找到了自信,才有可能走向自强。自卑是自信的绊脚绳;自信是自强的垫脚石。跨过自卑、自信、自强三大步,其核心要素是自己、是内因;而不是他人、不是外因。
过了一段时间,我收到她的来信,一篇厚厚的万字文。工整秀气的字,没有修改,猜想是誉抄过的。用心通读两遍,突然发现,自以为熟悉的她,成了陌生人。她的经历、她的故事、她的感悟,修正了我的似曾相识。其性格的主导面,并非单一的自卑。自卑与自信的纠缠、自弱与自强的搏击、自弃与自爱的取舍,构成她不断成长过程的性格多元化和复杂性。在此,用其自述的案例阐释吧。
1、自卑起源于家庭
自懂事开始,知道妈妈生过一场大病。几个月后又顽强活过来了,落下病根,身材矮小。家里太穷,兄弟姐妹五六个,怎么可能送她去读书?外婆对我说,“女孩子终究要嫁人。读书不是浪费钱,好了别人?”从小只得参加田间劳动,做家务,一辈子没文化。等她刚长大成人,就给她相亲,嫁给一个也是身材短小的残疾人。“之后有了我。一个女孩成了贫困家庭的包袱。”爸爸脾气不好。夫妻之间经常吵架。有时,爸爸打妈妈。她只晓得哭,忍气吞声,最可怜。婆婆也嫌弃我们,从来不到我家,过年过节也不让我们去团聚。“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个错误。”特别看见父母吵架妈妈挨打时,我担惊受怕。也会吼叫:“你们为什么要生孩子,让我来到这个世界遭罪?”在这个无法翻身的家庭,活着有什么意思?夜深人静的晚上,想着想着就泪水长流。“我也曾多次想到死。迟迟不见行动,是因为妈妈。可怜的妈妈从早忙到晚,从春累到冬,没享半天清闲半天福。我是妈妈心里的唯一寄托。”“独生女儿死了,做娘的怎么活?”母女俩只好相依为命。“认命吧!”
2、倔强的她第一次尝到“胜利”的滋味
“暴躁且大男子主义的父亲从来不怎么关心我。从没享受爷爷奶奶半点关爱。不打我骂我,就烧高香了。唯一心疼我的只有妈妈。”正是老妈的坚持,她进了幼儿园,读了小学。应该说,“童年是快乐的。那时候,性格比较开朗,还有点调皮。”小学里发生过一件难忘的事情。有一次,课堂听课忘了控制声音。老师提醒,没有注意,气得老师让她“去后面罚站”。倔劲上来了,硬是不动。生气的女老师从讲台走下来。“上课一直交头接耳,自己不听课,还打扰其他同学。”拉她站后面去反省。“我用尽全身力气抱紧桌子脚,然后坐在地上,死活也不去罚站。老师也扯不动我,又回到讲台拿来教鞭想逼我就范。我一看不妙,爬起来在教室里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几圈下来,没打着我。继续上课了。我回到座位,用心听讲咯”。事后,妈妈知道这件事,第二天带我去学校,向老师道歉。大度的老师笑笑,“没事。她还是个孩子。”自此之后,她改了上课说话的毛病,把遵守纪律、爱师爱友、认真学习,放在了心上,进步很快。“期末的最后一天,老师安排我和另外两个同学把教室打扫干净。其中一个女生大胆问老师,‘让我们打扫卫生,是不是因为评上了三好学生?’老师笑着摸摸她的脑袋说‘真聪明’。”回到家,她把奖状展示给爸妈看,为娘的连声夸道,“女儿真能干。”这时更要感谢班主任罗老师,她宽容学生的调皮、违纪、倔犟,用一种爱去关注学生。自卑变成了自信。散漫懒惰被“点石成金”。她品尝成功的甜美滋味。“老师的关注对一个学生来说,真的很重要。”
3、灾难般的青春期
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她的身高慢慢比别的同学矮半个头。跟着麻烦就来了。“小矮子、小矮子”,叫得心烦。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期待改变。进入初中,青春期让少男少女象春天里树竹花草竞相争艳,一个比一个抽条疯长。男孩变声了,嘴边露出毛茸茸的小胡子。女孩的乳房开始隆起,迷人的曲线美既让人兴奋又羞涩。一个个都长成大人似的,太羡慕他们了。她也来例假,女人的第二性征也有的,就是个子不长,看上去还是个小学低年级的女生哟。青春期,男孩的荷尔蒙是女孩的15倍。校园内,那些躁动不安、不用心读书的男生,天天挖苦她、讥讽她、羞辱她,甚至追着打她。心里生气,真想反击,却力不从心,唯泪水洗面。更让她痛心的,连女同学也有人捉弄她。有一次,下了课,女生值日擦完黑板,回座位,居然用粉笔擦敲打她,弄得一头一脸的粉笔灰,引得班上同学哄堂大笑。一个差班,没几个好好读书的,都喜欢以欺负她为快乐。她无力反抗,也没伙伴站出来帮她、保护她,孤独无援。她不想上学,妈妈不答应。为了自我保护,她远离同学,尽量不与同学讲话打交道。放学了,她最后一个离校,走在路上总是提心吊胆,害怕横祸从天而降。这种生活让她变成多疑、惊恐、孤寂的性格。“那时,我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低着头走路,两只耳朵精灵地听着,特别盼望有件隐身衣,好让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见我,不会伤害我。”可哪里有科幻中的“隐身衣”?
校外情况更糟。走在路上、坐在车中、进入商场,小孩、老人、成年男女见着她,总喜欢停下脚步,张望、议论、讥讽,异样的眼神,令她心酸。清早起来,爸爸带她去吃早点。来到一家饺子店,人很多。爸爸买好一份薯粉饺,叫女儿坐着等,他急着去送货走了。好一会,服务员把饺子刚端上来,她正准备吃。旁桌一位女人抢着把碗端走,还说,“看什么看?老娘先吃了。”那时她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两只眼盯着这个不讲理的横蛮女人。“我真想冲过去,朝那碗里吐一口痰。我太懦弱,不敢这么做。人格被侮辱了,自尊心受到伤害。我只能忍着、忍着、忍着。可怜的残疾人!”
她太想长高了,成为一个正常人。爸妈也成天焦急,终于带她去大医院检查。结论很可怕:患有先天性二级肢体残疾,无法医治。天呀?命呼?
4、读书改变命运
终身残疾?残疾终生?沿着母亲的路,女儿再重走一趟?妈妈不甘心。女儿心不甘。这人生的路怎么走下去?为娘的劝慰说,“记住,别贪玩,用心读书。”女儿懈怠时,妈妈还是那句话,“好好读书”。女儿把奖状领回家,妈妈抱住女儿,依旧是那一句话,“好好读书”。小学毕业了,她来到县二中,被分在普通班,其实就是个差生班。教室里,说话的、睡觉的、恶作剧的、发呆的。老师管过,没用,就懒得管了。“起初他们会在一起嘲笑我,让我难受。后来,我慢慢坚强起来,没有搭理他们,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有人讨个没趣,讥讽者逐渐消失了。”她牢记妈妈的话,“好好读书。”当心思全放在了学习上时,进步自然快。“我的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我明白并不是我有多么厉害,是差班同学不爱读书。”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因为名列前茅,就得到老师的夸奖,变成无形的驱动力。表扬、肯定可以内化为自信心。她问,“我是不是因祸得福了?”
这么个三口之家,残疾的父亲每天蹬个破三轮车,帮人家拉点货。长年多病的母亲,除了种菜、养鸡,操持家务,抽空帮乡邻洗碗、做饭、带孩子。所以,她上学没有家长接送。幼儿园时,就学会过马路,一人回家。她还会洗菜、烧火,做饭,自理能力比较强。针线活儿也会做,手工编织的白菜、茄子、小动物、小人儿,五颜六色,有模有样,讨人喜欢。在她的记忆中,“最难受的时间是在中学。”县城,离家更远。每天起早贪黑,时间消耗在路上,时不时会迟到挨骂受罚。周围的男女同学大多骑自行车上学,又快又潇洒。她也心痒痒,希望妈妈帮她圆梦。“你那么矮,腿那么短,又是个女孩子,骑什么车?”她又去缠爸爸,最后老爸花40元买辆二手旧车。她高兴得勤学苦练,骑着摔,摔了骑。那股倔犟劲又上来了,血呀痛呀,不管它啦。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她家出门去县城有一段很长的下坡路,溜车飞快到学校再也不会迟到了。谁也没想到,她是全班唯一考上县一中重点班的人。“在重点高中重点班,我得到了同学的尊重。大家都忙于学习,再也没人欺辱我。”“高中三年更辛苦。清晨到校早读,晚上10点下课。高三下学期老师建议到11点。晚上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去,没啥路灯。家里住在坡上,此时又饿又累又困,路上遇不着行人,心里挺害怕的,尤其是冬天的深夜。记得有个晚上,刮大风,下冰雹,穿着雨衣骑着车,满脸的雪水。湿滑的路面,走了一个多小时,到家人都没知觉了。”她牢牢记住妈妈的话,“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想过与现在不一样的苦日子,不甘愿一生重走妈妈的路。她在《寻找自信》中写道:“既然我改变不了那既定的命运,我就改变我能改变的自己。努力地学习,坚强的生活,尽量不依赖他人。我始终相信,别人能做的,我为什么不可以?生命可以创造奇迹,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呢?”自卑乎?自信乎?自卑与自信常常发生纠缠。失败了,掉入自弱的泥潭。胜利了,攀上自强的山峰!
高考,对于高三学子而言,谁不是既喜又惧?寒窗十二年,做梦都是上大学。愈临近高考,心理压力越大,怕考试失常。她的担心更多一层,大学会招收残疾人吗?等呀,等,直到她接听大学招生办的电话,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感谢国家的政策,感激学校的宽容。这是人性的举措。没有文化的妈妈,说出了最有文化的话来:“好好读书。”“读书改变命运。”当年,她是县一中重点班为数不多被大学录取的本科生。意想不到是,十多年一直嫌弃她的奶奶登门祝贺啦。从此亲人关系改善了。周边的邻里也以她为榜样,鼓励自家的孩子“好好读书”,走出穷乡僻壤,改变自我的人生命运。走进大学,她已是成年人了。生活的磨练,她更懂事、懂理、懂情,且更加成熟了。大二时,她荣获江西省教育厅颁发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大三时,她荣获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主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同时获得“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大四时,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她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即使如此,她告诉我:“自卑与自信、自弱与自强、自弃与自爱,依然会纠缠,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健康的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