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开学在即,怎样指导孩子制定学习目标?

新学期开学,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让孩子制定一个新学期的目标。

有时候,目标是比较宏大,比较美好,但是往往没有实现。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发现,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让有的学生不敢再轻易制定目标。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比较流行的制定完美目标smart原则。

代表了完美目标的5个维度:具体化、可实现、可量化、关联性、时间限制。

1.具体化

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

比如:小明新学期他自己的目标是要学好语文。

这个的目标就比较含糊。怎样才算学好语文?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字来量化:考85分以上。通过什么途径能达到这个目标?小明可以回忆自己学习文方面的弱项:多做阅读练习、多背答题方法。

这样小明的目标就变成:为了语文考85分以上,我要多阅读,多背答题方法。

2.可量化

咋一看上面的目标好像比较清楚。但什么是多阅读?读多少才行?什么时间读?什么时间背答题方法?这个好像有点含糊不清。

于是,小明把目标修改为:为了语文考上85分以上,我每天在午自习时做一篇阅读题,每天大课间的时候背一个考点的答题方法。

这样小明的目标是数量化的或者是行为化的。如此,我们家长或者老师就能够靠孩子目标中列出的数据和行为,来检测孩子的目标是否完成。

3.可实现

看看小明修改后的目标,好像也不太容易完成。每天中午都要做一篇阅读题,还要背一个答题技巧,这个量是不是有点多?这符合小明的课余时间吗?

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之后,小明又又一次修改了目标:为了语文能考到85分以上,我要每周一、三、五的中午自习做一篇阅读题,每周二、四,大课间背一个阅读考点答题方法。

这样,这个目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了视力过高或者过低的目标,因为过高的目标难以达到,会让孩子觉得很受挫过低的目标容易达到,对提升自己没有太大意义。

4.关联性

我们可以给目标设定一些小规则,小奖励,这样会让孩子更有主动性。

比如:为了语文能考到85分以上,每周一、三、五中午自习做一篇阅读题,每周二、四,大课间,背一个阅读考点答题方法。如果坚持一周,可以奖励周末多睡30分钟懒觉。

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我们的奖励可以和孩子的生活相关联,要给到孩子一些权利,在目标完成的情况下,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5.时间限制

在制定目标计划时,要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个人能力拟定出完成目标的时间要求,明确的设定在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

小明的目标还可以这样修改:为了期中考试语文能考到85分以上,我要每周一、三、五中午自习做一篇阅读题,每周二、四,大课间背一个阅读考点答题方法。如果坚持一周,可以奖励周末多睡30分钟懒觉;如果坚持一个月,可以支配自己的50元零花钱……

还有一些能让计划坚持下去的方法:

公开目标:让孩子把计划张贴在家中的显眼处或者自己的课桌上。还可以让家人或者同学监督自己,也可以找个同学结伴,共同进步。这和我们大人有时候做一件事情,怕自己坚持不下去。就会把每天做的事情发到朋友圈里,请大家监督是相同的道理。

新旧习惯捆绑:把想完成的计划和每天都做的事情捆绑在一起。比如说,每天早饭后背单词,每天睡觉前读书10分钟。吃饭、睡觉,是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早就在我们人体内形成条件反应,如果把我们的目标和这些捆绑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比较稳固的习惯。

良好的计划,会让我们的学习更有序,更高效。怎么样,你学会了吗?大家可以试着用上面的5个步骤,制定一个新学期的计划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570.开学在即,怎样指导孩子制定学习目标?)